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泰国和老挝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2024-11-21 1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泰国老挝关系

作者|廿七

责编|Thomas

位于中南半岛的泰国和老挝,现如今是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历史上却渊源颇深。

老挝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同样信奉南传佛教,语言相似度高达80%,完全可以做到无障碍沟通。

▲泰语和老挝语相似度高达80%

然而,两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却大相径庭。

泰国坐拥两千公里海岸线,拥有丰富的航运、渔业和旅游资源,经济发展迅速,素有亚洲“四小虎“之称。

▲高楼林立的泰国首都,映衬其飞速发展的经济

而一江之隔的同门兄弟老挝作为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缺少出海口,境内多以山地为主,导致经济发展受限,长年上榜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

▲房屋低矮的老挝首都难掩其长期低迷的经济

既然老挝缺少出海口且山区多,而泰国拥有众多良港,以及中南半岛最肥沃的平原,完全可以弥补老挝的劣势,两国在历史上也曾因共御外敌而统一过115年之久,可以说既有统一的历史基础,又有现实的发展需要。

两个兄弟民族,为什么如今却没有整合成一个国家?

深居内陆,多山且缺少出海口的老挝,以及拥有众多良港和中南半岛最肥沃平原的泰国

一、北方来客,南下建国

泰族(泰国主体民族)、老族(老挝主体民族),并非是东南亚的土著民族,而是与我国的傣族、壮族侗族等均起源于一个祖先——泰老民族。

他们曾经广泛分布于以云南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山区地带,同一时期,云南还有白、彝、孟、骠族等众多民族先民杂居于此,是现今中南半岛诸多民族的祖先。

泰老民族先民在公元前5世纪在云南南部建立了第一个部落政权,史称哀牢国。

由于高原地形,中原王朝在秦汉时期始终对云贵高原地区没有形成有效统治,即便哀牢国后来被东汉灭了,但该地区依旧是独立发展。

泰老民族建立的第一个部落政权——哀牢国

在公元738年唐朝时期,云南这里建立了多民族的南诏国,其中泰老民族先民占有很大比例。

南诏国面积最大时达75万平方公里,人口数百万,民风彪悍。但因地理位置恰好夹在唐朝、吐蕃两大强国之间,一百多年来始终受到双方的侵扰,极大损耗国力,902年终因内乱而亡。残余力量开始南迁,进入中南半岛。

夹在唐朝、吐蕃两大强国之间的南诏国。

此后,云南地区又出现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包括著名的大理国,统治者虽说是白族段氏,但泰老民族先民仍是其境内重要组成部分。

泰老民族是大理国重要组成部分。

1180年左右,云南地区的泰老民族先民脱离大理国,以西双版纳为核心建立景陇金殿国,自称“勐泐(音lè)”,一直作为宋朝的藩属国存在。

景陇金殿国一直作为宋朝的藩属国存在。

13世纪初,蒙元军队大举进攻云南,各族民众不堪战乱和残酷统治纷纷逃离。泰老民族先民的南迁的速度大大加快,沿着湄公河大量进入中南半岛。

随着南迁的泰老族数量增加,实力大增,沿湄南河和湄公河流域建立了多个政权,均使用同样的壮侗语族语言和由梵语演变而来的天城文字。

▲多个泰老族政权由梵语演变而来的天城文字

其中,居住在湄南河流域(今泰国中南部)的泰老族人,在1238年打败原住民柬埔寨人,建立素可泰王朝。

1264年,居住在湄南河上游的泰老族人又趁势夺取今泰国北部,建立了兰纳王国。

而居住在湄公河中上游的泰老民族,受到素可泰王朝建国的鼓舞,在1353年打败当地孟人建立的政权,创建澜沧王朝。

之后,另一个由泰老族人建立的罗斛国(暹罗)崛起于如今泰国南部沿海地区,并于1350年迁都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处的阿瑜陀耶,意为“不可破灭之城”,史称阿瑜陀耶王朝,又称大城王朝,“暹罗”一词也正式等上历史舞台。至此,泰老民族已在中南半岛形成了四个稳定的政权。

大城王朝期间,泰族政权逐步走向辉煌,大力开疆拓土,向东打败柬埔寨,向南渗透到马来半岛,并于1438年向北吞并泰老民族的第一个建立政权——素可泰王朝。

▲大城王朝鼎盛时期版图

二、共御外敌,走向联合

就在泰老民族的各政权在中南半岛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南半岛西边的缅族建立了庞大的王朝,并着手向外扩张。于1556年开启了缅族与泰老民族长达两百年的战事。

面对劲敌的入侵,大城王朝、澜沧王朝和兰纳王国三个兄弟民族政权选择抱团取暖,但终究没能抵挡住缅甸的进攻。

1558年,缅甸先是吞并了靠北的兰纳王国。1560年,又继续向东进攻澜沧王朝,迫使其成为缅甸的藩属国。

紧接着,缅甸又南下进攻暹罗,于1564年趁大城王朝内讧占领国都阿瑜陀耶,至此,暹罗也沦为了缅甸属国。

大城王朝、澜沧王朝和兰纳王国三个兄弟民族终究没能抵挡住缅甸的进攻。

缅甸不满足对暹罗的占有,得意而忘形,大举向北用兵,陷入与明朝争夺云南的长期战争中,无暇东顾。1581年,在纳黎萱王子的率领下,暹罗很快复国。

得意而忘形的缅甸,大举向北用兵,陷入与明朝争夺云南的长期战争中,无暇东顾。

1596年,暹罗再次重创缅军,收回之前被缅甸征服的兰纳王国,代替缅甸成为了其新宗主国。

17世纪伴随着缅甸的逐渐衰落,暹罗和澜沧王国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本是重整旗鼓,大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没成想,澜沧王国的后院先起了火。

由于国王突然暴毙,没有及时立后,致使贵族争权,最终在1703年,澜沧王朝由北往南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三个国家。

1752年,缅甸经历一些列改朝换代,再次建立起强大的王朝,较之前任,新生政权更加穷兵黩武,再度开启对外扩张,并于1767年再次灭亡兰纳和暹罗,并一扫老挝三个小国。

但天无绝人之路,上天再一次眷顾暹罗,继续上演绝地反击的历史大戏,只是这次的主角并非泰族王子,而是一个名叫郑信的华裔,一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开始了驱缅复国的壮举。

▲吞武里王朝的开拓者郑信

随着不同地域的泰老民族各自建立政权超过三百年,泰族和老族已经有了明显区分,虽然承认共同祖先,使用相同语言,信奉同门佛教,但民族特性不同,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是缺乏。

然而郑信为了增强抗缅实力,粗暴地使用武力迫使老挝地区三个小国臣服,就此为两个兄弟民族的关系埋下了祸根。

1778年,仅用时十个月,暹罗便在郑信的率领下,收复失地,实现复国,同时也顺手把被缅甸占有的兰纳王国收入帐下,成为其新的宗主国。

但郑信打江山是把好手,坐江山着实差强人意,由于治国无方,轻信手下,导致被弑身亡。吞武里王朝仅存在了15年,便被拉玛一世建立的曼谷王朝所取代,并继承了对三个老挝小国的统治。

▲拉玛一世所建立的曼谷王朝取代吞武里王朝统治泰国直至今日

暹罗在成功将老挝三小国变为藩属国后,开始逐渐展现出“大泰族主义”倾向,加强了对老挝的控制。

为了维持统治,暹罗允许老挝各王国的国王作为暹罗的藩王继续享有统治权,只不过要在暹罗派驻的行政专员的监督下进行。

▲19世纪后期,暹罗驻老挝军队

随着暹罗“大泰族主义”统治逐渐加深,也成功激起了老挝的部分民众反抗,但均被实力明显更强的暹罗铁腕镇压。无数的流血事件,使得当年同宗同源的兄弟情谊出现了裂痕。

三、列强入侵,被迫割让

暹罗再度复国,并且刚建立了一个“大泰老民族国家”没过多久,东南亚的局势就发生了新变化,与之前泰、缅两族大战相比,这里新增了域外玩家。

19世纪初期,英国以印度殖民地为跳板,着手入侵缅甸,为暹罗清除了心腹大患。没有了缅甸的威胁,暹罗放开手脚,大肆东征,中途却遇上了半岛新星越南,两国对老挝和柬埔寨的争夺进入白热化状态。

▲19世纪初期,英国入侵缅甸,为暹罗清除了心腹大患

最终,暹罗与越南达成协议,老挝归属暹罗,越南则和暹罗共同成为了柬埔寨的宗主国。

膨胀了的暹罗在1830年撕下了伪装的面具,正式吞并了老挝三个独立的小王国,进一步激化了泰族和老族的仇恨。

19世纪后期,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随着对非洲殖民地瓜分的尘埃落定,中南半岛成为了英、法两大列强争夺的新焦点。

1887年法国正式成为越南和柬埔寨的保护国,并组建所谓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尝到甜头的法国以确保“印支”地区安全为由,对暹罗发动了战争。

▲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

1893年,为避免成为殖民地,暹罗向法国割让老挝,划入“印支”联邦。并于1896年与英法两国签订协议,通过继续割让部分领土的形式,保住了湄南河中下游的核心区域,以及政治上的独立。

为确保新占老挝地区的稳定,法国在当地大力推行“去暹罗化”政策。名义上恢复了被暹罗吞并的琅勃拉邦、巴塞、万象三个小国君主有限的自治权。

同时对老挝底层人民开展“愚民教育”,宣扬暹罗“威胁论”,激起当地群众对暹罗的仇恨;对精英阶层采取同化政策,大批贵族、知识人士被送往法国接受西式洗脑教育;强迫越南人移民到老挝,制造新的矛盾,转移对真正侵略者的注意力。

▲法国大力推行“去暹罗化”政策,注入大量法系元素,图为首都万象仿巴黎凯旋门的地标性建筑

泰国虽然保住了湄南河流域核心领土,没有沦为殖民地,也是东南亚唯一没有被殖民的国家,但代价却是丧失了半数国土。

一面是夹缝中勉强保持独立的泰国,一面是在法国一系列骚操作下苟且的老挝。两个兄弟民族在殖民地时期进一步分化,在分裂和敌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半数国土易手的屈辱,使得以收回失地为目标的“大泰族主义”在暹罗盛行,在二战期间达到了顶峰。暹罗于1938年成立军政府,1939年又以自身族名更改国名为泰国,并先后颁布了12个政府通告,从意识形态、语言等多方面,强制同化华裔在内的少数民族。

▲“大泰族主义”在暹罗大行其道,成立军政府

二战中日本入侵东南亚,暹罗趁机投靠,并向英法宣战,夺取部分被割让的土地,但在战后由于惧怕因前期立场不坚定而遭到清算,又不得不及时交还,告别了大泰族主义。1949年暹罗改名为“泰国”,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

▲二战中日本入侵东南亚,暹罗趁机投靠

四、反目为仇,分道扬镳

二战一结束,法国便卷土重来,企图重建法属印支联邦。但今非昔比,受到国际各殖民地独立浪潮的席卷,已然觉醒了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自然不肯答应,以越共为核心,联合起来抵抗法国殖民者。

1954年,越共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全歼1.7万法国精锐伞兵,迫使法国签署《日内瓦协议》,废除印支联邦,越南和老挝随即陷入内战。

▲越共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废除印支联邦

随着法国势力的退出,美国迅速补位。为了防止北越共产主义势力扩大,扶持了亲美的南越政权相抗衡,后期甚至直接参与作战。

同时在老挝方面,由越共在抗法战争中一手培养起来的巴特寮武装,夺取全国的势头正盛,美国则自然站在了更倾向西方的王室旧势力一边。

随即,越南和老挝陷入内战。

▲老挝内战中由越南一手培养起来的巴特寮武装

进入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不愿下场直接参与老挝内战,仅提供空中炮火支援,但收效胜微。关键时刻,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面对同宗兄弟家的内政,泰国由于担心老挝兴起的共产主义浪潮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并没有保持中立。反而充当了美国的马前卒,接受美国的雇佣,派出“猎虎”志愿军帮助老挝王室军队直接参与作战,当时泰国派往老挝的兵力有足足三十个营。

▲泰国派出“猎虎”志愿军帮助老挝王室军队直接参与作战

到了70年代初,随着美国撤出越南战场,老挝王室完全不是巴特寮武装的对手,加之有越南的帮助,使得战事完全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最终在1975年,巴特寮武装开进万象,夺取了政权,结束了内战,完成了国家统一。

老挝巴特寮武装发展壮大历程与越南深度绑定,使得其在建国后必然选择了与越南相似的政治制度,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信奉资本主义且保持君主立宪制的兄弟民族泰国分道扬镳。

▲与越南深度绑定的老挝建国后废除君主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

经历了列强殖民、二战和长期内战折磨的老挝,此时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和政治稳定了上百年的泰国相比,无论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因此反应到民族的特性上,两者分歧愈加明显。

五、对立敌视,渐行渐远

进入70年代,由于两国在冷战大背景下各自阵营的不同,以及地理条件,国力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加持下,使得两国外交关系降至冰点,在经济社会发展拉开巨大差距,在同宗兄弟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两国关系方面,由于泰国在内战期间对老挝王室的帮助,加之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在冷战背景下被进一步放大,自老挝统一后,两国关系就异常紧张,因为历史领土的争议,双方时常爆发零星冲突。在1979年有42次,1980年37次,1981年31次,而到了1982年,仅仅是头十个月就有43次。

▲泰老边境严阵以待的老挝军队

在经济发展方面,新生于70年代中期的老挝,本就错过了二战后世界主流国家工业发展的黄金期,加之饱受战争摧残多年,致使国内基本没有发展工业的基础,农业占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全国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而缺少出海口和交通的极度落后,更是彻底堵死了老挝通过外贸易逆天改命的想法。

▲老挝80%人口从事农业,极度贫困

而反观同时代的泰国,一方面通过前期各种“神”操作,保持了东南亚唯一的政治经济独立,另一方面又凭借得天独厚的大平原地理条件,抓住朝鲜和越南战争期间为美国提供初级工业产品的机遇,已然累积了大量原始资本。

进入80年代,又及时把握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向海外大举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充分发挥本国优势,更是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

▲同时代的泰国经济腾飞,充斥着现代化气息

而在两国民众间,虽然语言文化相近,但受限于时局影响,并没有太多公开交往。倒是部分老挝民众因生计困难,在湄公河枯水期,越过边境逃亡至泰国。老挝政府为此,专门组建了一支5000人的“内河部队”,沿界河搜捕偷渡者,大大增加了偷渡难度,所以始终没有发生大规模逃亡事件。

而即使成功偷渡至泰国的部分民众,也不能像越过“柏林墙”的东德人民那样受到礼遇,反而会因为文化低和贫穷,遭到泰族人的歧视,被迫生活在底层。消息传回国内,无疑更是加剧了两国人民的仇视。

▲生活在泰国底层的老挝“偷渡客”

一系列官方与民间的对立,使得两个兄弟国家在各自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六、重归于好,殊途难返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更何况是在山水相邻、文化相近同宗兄弟之间。

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轰然倒下,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改变。老挝从向苏联、越南一边倒转向全方位外交,泰国政府也及时调整对老、越政策。泰老关系迅速得到改善,两国边境趋于平静,泰老边境口岸也全部重启通商,为了方便两国间的交通运输更是连修四座友谊大桥。

▲湄公河上的老泰友谊大桥

两国关系的改善,使得双方贸易往来日渐繁荣,进入21世纪,泰国已然成为老挝最大贸易伙伴国,而老挝同样跻身泰国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而始建于2016年的中老铁路更是为两国外交和贸易关系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对泰国来说,老挝的优势是可以直通中国;对老挝来说,泰国的优势是直通大海,泰国作为世界上旅游第一大国,可以通过泰国,把访泰的外国游客北上引入老挝观光。

为此,两国间的合作更加不遗余力,2022年泰老双方签订协议,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达到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历史最高点。

▲泰国老挝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时至今日,两个兄弟民族虽然依旧是同宗同源同声同气。但是饱受殖民和内战折磨的老挝,百多年来已经出现了比较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泰国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相比,国家意识层面差别越来越大,两个民族的特性也已然定型,相互很难再选择走到一起。

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老挝仍旧继续依赖泰国出海,同时可以作为连接中国和泰国陆路通道,获得发展,未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两国的经贸关系会越来越密切。

作者|廿七

历史爱好者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泰国和老挝同民族、同语言,老挝又是内陆国,两国为何不合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