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警告:2050年,极端天气将威胁到八成老年人!

2024-11-19 19: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16日报道,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月刊上的一篇综述警告称,今天34岁及以上的人到2050年将成为老年人群体的一部分。根据预测,到2050年,80%的60岁及以上人口将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到那时平均气温将上升,极端热浪将更加频繁和严重,海平面也将上升,老年人口将不成比例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老年人是极端天气的主要受害者

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老年学专家迭戈·桑切斯·冈萨雷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老年人是热浪和洪水等气候灾害的主要受害者。”他指出,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和认知能力较低,在应对气候方面非常脆弱”。

上述综述称,因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受热浪影响,与高温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将增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8年,85%与高温有关的死亡情况发生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身上,其中40%的死亡者年龄在65岁以上。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问题等慢性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很常见,这增加了他们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热浪来袭期间,糖尿病患者面临脱水、难以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高温也使胰岛素等药物难以安全储存。就心血管疾病而言,极端高温会增加心率异常、血压升高和死亡风险。

1995年发生在美国芝加哥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的极端高温达到41摄氏度,有700多人死亡,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2022年夏天,西班牙的热浪造成11000多人死亡,尤其是80岁及以上的老人。而最近在巴伦西亚自治区,风暴导致的洪水至少造成216人死亡,其中63.4%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几乎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到31%)。

气候变化是我们在短期和长期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

上个月发布的《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在全球多国引发极端天气,对全球人类健康和福祉构成严重威胁。

《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执行主任、伦敦大学学院的玛丽娜·罗马内洛博士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温引发的死亡人数增加了167%。炎热天气已经不只对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具有危害性,而是对全年龄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

罗马内洛:“气候变化正在破坏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根基,在我们的气候变化对健康造成威胁的15个监测指标中,有10个在去年达到了破纪录的危险水平。气候变化是我们在短期和长期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2024全球报告新增了夜间温度升高和睡眠时间损失指标。“2023年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们的睡眠损失时间大概比1986年—2005年期间高出6%,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蔡闻佳补充道:“另一个指标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教育和培训情况,越是中低收入国家占比越低,而这些地区所受的影响往往更严重,更需要科学数据来支撑应对策略的制定。”

《柳叶刀倒计时报告》封面图

从2024全球报告进一步聚焦到亚洲,可以发现亚洲地区所受的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绝对值往往高于其他大洲。“这背后既有气候原因,也有亚洲人口和结构的问题。”蔡闻佳解释道:“亚洲地区1岁以下的婴儿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热浪暴露天数大概占全球的50%—60%,与亚洲地区的人口成正比。

从亚洲再进一步聚焦到中国。2024柳叶刀中国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复合干热事件的暴露人数超过9亿,总的人口暴露量相比1986年—2005年的平均值增长了超过30倍,快速上涨的地区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另一个复合事件是高温和臭氧,高温往往跟高浓度的臭氧同时出现,并且会对人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2023年,全国的人均高温、臭氧的复合暴露天数是6天—7天,为1986年—2005年平均值的两倍多。快速增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

我国将开展专门行动防范气候变化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9月,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发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了10项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重点任务,这意味着,我国将开展专门行动,更好防范气候变化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方案》如何提升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适应水平?

——明确行动目标

到2025年,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系统建设,完成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首轮评估等;到2030年,我国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影响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基本建成等……据悉,国家疾控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形势、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形成了我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的策略与目标。

——突出10项行动重点任务

有了目标,还需有实施路径。方案部署了10项行动重点任务,包括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预能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卫生保障能力、增强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全球行动等。

——聚焦多部门协作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切实有效的适应行动能够降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

对此,我国将推进疾控、卫生健康、环境、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政策融合,出台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健康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综合干预措施。

——强调增强卫生保障能力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关键之举。

方案明确,要制定平急结合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演练,提升自然灾害下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控制、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等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增强卫生应急救治能力,包括加强医疗机构急诊、急救应对突发性大规模病患的收治能力和物资储备等。

守护气候变化下的百姓健康是一道“必答题”。根据部署,我国将加大对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相关保障力度,各地疾控部门将结合本地区实际牵头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实施方案,不断筑牢气候变化下的“健康屏障”。

来源:生态中国综合整理参考消息、新华网、中国环境、环球资讯等,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