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做妈妈重要,还是做自己重要?深度访谈四十多个家庭,用五年田野调查来回答|翻翻书·送书
看,选择的自由和踌躇的负累处于天平的两端,无论你处在人生哪个阶段,居然都能被这个问题问住。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生,还是不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在《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中说,“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城”“孩子的出生不仅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也将女人和女人区分开来”。
生育之于女性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成为幸福快乐的母亲还是面临绝望的主妇?成为一名母亲对于女性而言究竟是无法逃避的天职还是一种自由的选择?选择生育几个孩子亦或更偏向于男孩还是女孩,是女性的自主决策还是另有原因?生育之后是重返职场还是成为一名全职妈妈?是否担心因为生育成为保姆式妻子?这些追问不仅是抽象化的提问,也是无数女性人生和命运的具象表达。对于绝大多数女性而言,婚姻、生育、母职从来都是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只有面对这些问题,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女性才得以寻回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人生。
同为女性,两名社会学者沈洋和蒋莱打开了这一黑箱。她们结合自身经历并对70后到90后这个庞大的女性群体进行研究,从性别视角将关注的目光放置于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直面中国女性的婚育现状,深度探讨了身份的转化如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职业、家庭、自我,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阅读这些故事不仅是故事,而是看到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的人。
第三十六期「翻翻书·写写字」的征集就为大家带来这部关于女性生育的调查纪实作品《新生育时代》,走进真实的生育故事,了解女性所面临的母职困境。
以下内容摘自《新生育时代》,经出品方授权发布。
(参与赠书活动可直接滑至底部,人人都能成为书评人。)
11月21日当天我们会选出3名读者,请留意公众号文章的回复。
生还是不生?
从何时起,生,还是不生孩子,竟成了一个问题?
对我这个生于 1970 年代末、有一个 00 后孩子的中年妈妈来说,这个问题问的是要不要紧跟政策潮流,跻身二孩家长之列。而本书的第一作者,1980 年代中期出生的沈洋老师,被这个问题纠缠许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生下一孩,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欣喜和惶惑中,却隐约遭受到生育新政的辐射,陷入新一轮的纠结。我们俩是分别在上海两所高校任教的女学者,出于对生育、母职、职业发展、社会角色、性别关系等诸多围绕女性生命特质展开的研究议题的共同兴趣,合作进行多项研究,也在对我们的研究对象——生育女性的观察和交流中,梳理出女性个人生命体验和时代、社会发展变迁的连接。
随着生育政策变化与生育文明的演进,我们逐渐感知到,从法定婚龄到更年期的女性普遍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抉择问题:是否要生孩子。年轻女性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需要考虑何时步入婚姻殿堂以及何时迎接第一个孩子的到来。而对于已婚并已为人母的成熟女性来说,她们已经在妻子、母亲、女儿、儿媳、雇员乃至领导者等多重身份中忙碌地平衡着自己的生活。同时,她们还面临着是否要响应时代潮流,选择再生一个孩子或多个孩子的决定。那些已经抓紧上一波“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新政的“老手”母亲们,则是最新的三孩政策的目标人群。看,选择的自由和踌躇的负累处于天平的两端,无论你处在人生哪个阶段,居然都能被这个问题问住。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生,还是不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生育之后会遭遇什么?
还是从我们两人各自的经历说起吧。我们的年龄差距不算大,但都跨越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急剧发展、迅捷转型的高速增长时代,各自的经历都有背后代际群体的特点。
作为改革开放同龄人,我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整个国家面向世界的大门一寸寸打开的步伐,一边是膨胀无际的放飞梦想,另一边, 则是每一位女性长辈、前辈以亲身经历示范的必经之路:结婚生子,为人妻母。可以说,在我们 70 后这代人的词典里,几乎没有“不婚、不育”这样的关键词;这也恰恰和一度引发热议、如今已渐趋沉寂的“剩女”“剩男”标签有着一致的代际区间——当婚育不再成为必须,又何来被“剩”的污名?新世纪初我本科毕业获得保研资格将升入更好学府深造,母亲既得意又担忧,立刻开始张罗相亲大业,她既期待我事业有成,又担心高学历和事业心会吓退追求者;既谆谆告诫女人要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和社会地位,又放不下“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民间规训;既怕我嫁不好,更怕我嫁不出去。
与女性婚嫁归宿观念同源共生的,是结婚和生育之间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早已述明,家庭的功能围绕财产传递给血缘后代展开;在当代话语体系中,它呈现为婚礼上“早生贵子”的贺词和婚礼后顺理成章的期待。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单位就业,结婚不久便意外怀孕,于我个人而言,这似乎不是一个好时机,但周遭的声音是一边倒的赞同之词:既然早晚要生,晚生不如早生;两边老人年纪都不大能帮忙,只管生不用担心带;房子和单位都落实了,生完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拼事业,无须再面对“升职还是生娃”的选择题;早点完成任务,身材还恢复得快!在这套叙事体系中,生育被定义成女人不假思索、无可回避的一项任务,至于生育之后会遭遇什么,几乎无人问津。很长时间里,我都爱套用香港作家亦舒的“婚姻犹如黑社会”论来描述生育后的感受:“没有加入的人总不知其可怕,一旦加入又不敢道出它可怕之处,故此内幕永不为外人所知。”事实上,一朝分娩,这项“任务”便再无完成的那一天,回顾育儿一路上的奶粉、就医、玩耍、入托、上学种种,是无穷无尽的思虑操心;而自我的探寻、职业与家庭的关联和多个身份的平衡,也是自己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某种意义上,我认为生娃的“黑社会”性质更甚婚姻——孩子固然是增强夫妻关系的纽带,却在更多时候成为两性间的矛盾来源和离婚障碍,没有孩子的婚姻脆弱易碎得堪比恋爱分手,而有了孩子之后呢?即使不幸(或有幸)分开,因为这个承载两人基因的生命体在世间的存在,你永远都不可能与前任重返陌路了。
85 后青年学者沈洋老师拥有令我等“老”前辈艳羡不已的求学经历,30 岁就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下博士学位,回国任教顶尖高校,与同为海归学者的丈夫比翼齐飞,一边在“非升即走”制度的“鞭策”下大力发表英文专著和论文,一边发挥高知专长,理性规划落实买房、结婚、生育大事。在外人看来沈老师属于标准人生赢家,她却视婚育后的生活陷入“一地鸡毛”:试问育儿的烦恼曾饶过谁?踏在房价高点买房的沈老师,会暗自羡慕本书中一些生于70末80初的被访者,她们毕业和初入职场时赶上中国GDP持续10%以上的高增长时代,在住房收入比值尚合理的阶段踏准了买房节点,甚至在不限购的年代购买多套房,完成了很多90后和00后无法企及的资产积累,也为生育决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我俩之间,她对生育动机和行为有着更为强烈的反思性,还尤其擅长把生育放在社会和时代的结构化图景下考察,为理解这座“黑社会”的来龙去脉增添了充实的学理依据。
生育如何改变了女性?
把我俩联系在一起的,是从个人经历引发出的研究旨趣,以学术为工具,探究“生,还是不生?”这个每位育龄女性都不得不以实际行动作出回应的问题,如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职业、家庭、自我,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我的研究兴趣来自“二孩时代”开启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女性的新认识。一方面,过去 30 余年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最强烈、实施“一孩制”最严格的家庭基本上局限在城市、良好受教育背景、公有制单位、体面就业这几个标签下的育龄女性,在更广大范围的农村地区,二孩乃至多孩妈妈并不鲜见,所以对于真正受到二孩新政影响的少部分处于社会阶层上端的女性,是哪些动因和力量促动她们“再为人母”?另一方面,性别平等的提升并不总是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城市中教育水平较高的女性可能会发现,她们在校园里的成功并未能顺利转化为职场上的成就。社会政策和福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将育儿责任视为家庭私事,而女性则无偿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的照料工作。难道仅仅获得允许,我们就应该生二孩了吗?2015年我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单独二孩政策对妇女就业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走上了以学术探索化解自身纠结的道路;2017年邀请到刚刚回国的沈洋老师共同研究二孩妈妈,几年间不仅完成了“二孩三部曲”论文,还延伸出一批媒体文章,项目也于2021年终于结项。期间我最终没有选择再生一个,而沈老师在纠结之后决定生育,晋升为“新手妈妈”;并且在蹚过疫情的数年后,添了第二个千金,荣升拥有两个女儿的“一等家庭”。
记录每一次生育经历细细数来,我们调查和研究过的家庭,已经达到 40 余个,访谈超过 60 次。在一次次碰撞交流中,我们与受访者一起讨论了生育的动因和时机,生育前后的期待和失望,初为人母的挑战和压力。每一次生育经历,以及当下自己和职业、和父母、和配偶、和孩子(们)的关系与联结状况,分享这一路上的成就与缺憾、欣慰与辛酸、痛苦与成长,和对未来的想象、对孩子们的教育理想、对年轻人的忠告建议。
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在《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中说,“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城”“孩子的出生不仅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也将女人和女人区分开来”。当中国社会郑重宣告三孩时代的来临,或许是时候打开围城,让更多人领略其中各色姿态、杂陈五味。生?不生?生几个?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回答,固然会通往相异的人生,但作为占据人口半数的女性群体,我们相信思想交汇、情感交融是身为命运共同体建立联结的最好方式,也是异性恋家庭中与对方性别——孩子们的爸爸互动和沟通、理解与体谅的携手并进之路。
纵观当下的文化市场,涉及生育主题的作品,不是孕产胎教,就是亲子百科,知识生产看似源源不断,核心理念却完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延展。似乎一旦进入为母通道,女性的身心价值便完全服务于孩子的福祉,除了孕育生养一个(或更多)好孩子,以孩子的价值代表自己的价值,她自己会遭遇什么、失去什么、选择什么、成就什么,都不重要。今天年轻女孩中蔓延恐婚恐育思潮、城市妈妈纷纷加入鸡娃大军,都和如此狭隘化、密集化、单一化的母职氛围有关。
在这本书中,我俩凭借研究者的敏感性和使命感,力图对新时代下的母职做立体而充分地探讨。我们的研究聚焦于妈妈们如何理解和实践母亲角色,包括职场妈妈在工作与家庭间寻求平衡、全职妈妈的家庭回归之路,以及二孩妈妈再次成为母亲的故事等等。但我们也注意到,书中的妈妈们多来自城市中产或富裕阶层,拥有高学历和房产,这限制了我们对更广泛母亲群体的覆盖。我们遗憾未能展现更多普通母亲的境遇,同时意识到,当今母职的履行对我们笔下的妈妈都如此不易,那么对于更多不具备这些“优势”的女性来说,她们所面临的生命之重更是何其严峻。
在对生育女性的要求远远超过支持的转型时代,在家庭友好、妇女友好、生育友好文化还任重道远的阶段。我们一起探讨家庭与工作关系,反思两性角色与父母职差别,想象新型代际联结的模样,推动性别平等加速发展,希望为所有已为人父母与将为人父母的读者打开一个认识“生娃黑社会”的新视角。
生,还是不生?看完之后由你决定!
▼ 第三十六期书目:《新生育时代》
《新生育时代》
沈洋 蒋莱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贝贝特 2024年10月出品
★ 家庭是权力斗争最隐蔽的场所!国内首部从性别视角聚焦生育问题的著作,直面中国女性的人生困境,揭开婚后生活的真相!
★ 决定生育前的必读书目!无论你是正青春考虑初育,还是在35岁的年龄节点上面临生育抉择,生,还是不生,看完自有答案!
★ 两位女性主义学者,历时五年,深度访谈四十多个家庭,用真实的田野调查,来回答那个纠结的问题:到底,做妈妈重要,还是做自己重要?
▼ 书籍简介
生育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上野千鹤子为何认为生育与否都是地狱?异性恋婚姻是否还值得期待?女性主义者是否能迈入婚姻与家庭?针对这些问题,两位女性主义学者——沈洋与蒋莱,带领你一起探寻生育这个黑箱。本书不仅是一份对中国都市妈妈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角色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妈妈的故事,读者得以一窥她们在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妥协中的真实生活,感受她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性别环境中应对生育抉择和母职实践的挑战。
▼ 作者简介
沈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性别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性别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公共政策领域,长期聚焦于从社会性别视角探索公共政策、工作和家庭的联结以及家庭互动。出版专著Beyond Tears and Laughter: Gender, Migration and the Service Sector in China。
蒋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拥有领导教育学博士学位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经历。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社会性别和领导学。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女性领导力研究》《女校教育的领导力培养与效能探究》等专著。
▼ 如何参加共读?
希望你
1. 关注女性群体、婚育现状等相关话题,具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
2. 有表达的欲望,能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
3. 尊重彼此的时间,遵守我们的约定
▼ 你需要做
1. 前往“湃客工坊”微信公众号,在文章评论区告诉我们为什么想读《新生育时代》,包括但不限于你对相关议题的了解及兴趣。截止时间为11月21日12时。
2. 11月21日当天我们会选出3名读者,请留意公众号文章的回复,并及时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发送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们会第一时间邮寄图书。
3. 在10天内(从收到书当日起计)把书读完,发回800-1000字的评论。你的文字,将有机会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及“湃客工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如果你成为当期的图书推荐人,我们将邀请你加入“湃客读者”微信群,让你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喜欢阅读、享受思考、愿意表达的读者交流。
策划:吴筱慧
实习编辑:张耀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