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留自然于自然” | 周道生态文明(第308讲)

2024-11-19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绿会专家就物种新发现的情况、新发现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阅读:“发现新物种”背后折射了哪些问题?一些错误观点要纠正 | 周道生态文明(第307讲))面对这些问题,又应如何做好物种保护,绿会专家也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图片:桑吉志迈提供

绿会专家指出,其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讲得很好,里面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以及保护措施。“我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支持但也有很多国家不支持、不同意的‘留自然于自然’,所以我们第一要务是尽量的要围绕自然进行栖息地保护。第二要务是我们提出来的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周边的生物多样性‘邻居’之间的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绿会专家强调,企业和城市在建设过程之中有很多可以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比如让野草长,比如在小区里少喷一点农药防虫等等。遗憾的是,很多方式好像在做生物多样性保护,但其实都是南辕北辙,比如每年城市绿化防治病虫害,其实是人为干扰破坏了自然生态链。

“建议各地政府在制定生态保护施政措施方面,深入学习一下生态文明,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工作,做到真正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绿会专家指出,在这方面我们不是缺乏资金或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而是缺少深刻的学习和科学的理解。“真正的自然不需要修复,而是需要恢复,尽量减少人为干扰。而当下真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们全力以赴争取其丧失速度放缓。”

“我这10多年每天都在学习,跑了很多个城市,从海上到山上到河里都进行过调研,认真的去做观察。有一条特别浅水特别凉的河,他们说这条河里头没有生命,我拉他们去看,趴在地下非常仔细地看,一块石头下有10多只小鱼在那里。他们说可以随便搞的,我说不能随便搞的,一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如果搞成人工水池子,那就破坏了自然生命生存的地方了。”

绿会专家表示,人类要敬畏自然,因为自然演化了46亿年,很伟大,我们对它还要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需要每天去学。绿会代表团刚刚参加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6),现在又去了巴库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9)。“积极参加全球的交流,从自然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也从别人的错误和挫折中学习,以十分开放的心态面对全球的、自然的挑战。”

文/Quinn

审/Tammy

排版/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