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发师“晓华”走红,只是因为听劝吗?

2024-11-17 23: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字 | 黄友龙

资料 | 贾希亚‍‍‍‍‍‍

采访 | 刘妤轩 褚昊宇 周娉羽

运营 | 高  磊  赵  静

责编 | 张慧凤 黄玺澄  

指导老师 | 王辰瑶

最近,一位名叫李晓华的理发师火了。她火的很简单,仅仅靠老老实实按顾客需要剪出合适的发型这一点,便受到网友喜爱,被称为“听劝理发师”。

如此平凡的“走红”,可能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一些理发潮店的“反感”。

在好友的撺掇下,我有过一次去一家网红理发潮店的体验。

坐上拥挤的地铁来到新街口,跟着导航进入庞大的商场,再随着指示牌走上扶梯,多番打听后,我终于在商场顶楼的角落发现了我要去的理发店。

店铺不算大,大概二三十平米,但装修十分到位。白色的背景墙、铺在地上的灰色大理石和黑色的木质桌具。随处可见的镜子擦得锃亮,各种工具也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操作台上。

前台右边设有等待区,里面摆着同为黑色调的沙发,玻璃茶几上还放了包装精美的糖果。沙发上面坐着正在等待的顾客,有几位应该是约好了一起来的女生,她们热闹地聊着天,时不时发出笑声。

这时,一位店员热情地迎了上来,在将我引导至前台的同时还不断用耳麦和就在不远处的理发师交流。

当她问我是否有预约时,我有些发懵。我之前去的理发店从来没这样问过。“怎么,理个发是必须先预约的吗?”我有些无奈。

前台店员继续用耳麦向里面的理发师喊话:

“**老师,你有空吗?这里有个顾客没有预约。”

“行,请你去等候区等一下吧,**老师等会来找你的。”她对我说。

我有些尴尬地向几步外的等候区走去。

初次接触潮流理发店,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好大的排场”。

在互联网的相关讨论中,也有不少有过与我相同经历的网友,他们分享自己去这些店的故事,并吐槽这类潮店,昂贵、事多、“死装”。

“不大店面还要靠耳麦交流,多此一举。”

“剪个头发收了我68,结果和小区门口的手艺差不多!”

“理发前洗个头,他端出三瓶来问我用哪个档次的洗发水!”

图网友分享的经历

在李晓华这样平价理发师的“同行衬托”下,潮流理发店的理发价格和服务,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理发,到底值多少钱?

顾客的需求和理发师的“审美”,谁说了算?

不妨让我们来从“头”捋一捋。

01 一从“理发”到“美发”

“理发”一词在宋朝就出现了。宋代朱熹注疏《诗经》的《周颂》“其此如栉”句里说:“栉,理发器也。”

清朝,因男子一律要剃头梳辫,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不过理发主要出自剃头梳辫的需要,不是追求美观。提供流动服务的理发挑子是主要形式,但也开始出现固定的理发经营场所。

《沈阳市志》就记载了清末两家有名理发店的情况:“清末,沈阳较有名的理发店有广益堂理发店,1876年(清光绪二年),由业主张吉顺出资150元...在小北门望北楼附近开办;永合堂理发店,1894年由业主杜永春出资金350元...在中街鼓楼附近开办。”广益堂与永合堂当时在全国都有名气,这两家理发店一直延续经营到20世纪30年代。

五四运动后,盛行女子剪发。理发店开始增设女子部。《沈阳市志》还记载,20世纪20年代初,利用火钳烫发的技术就开始在沈阳流行…… ”。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时尚”的风潮又起,此后,理发服务越来越多地从基本生活卫生向个性化美观的方向转变。

图1962年电影《女理发师》中的片段

02 理发是怎么变贵的?

时下的潮流理发店,服务定价居高不下。一位本地潮流理发店的美发造型师告诉我们,“这种店(指潮流理发店)投资很多,可能光店面的成本就超过了千万,因此对店的定位也有更复杂的追求。”

图4受访者工作的店面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美发店往往开设在人流量更大的商业区。根据澎湃新闻《全国总监一半在理发店里,谁评的?》中做的调查,店铺租金占了支出的10%-20%,“不同地区和商圈,房价水平不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店铺,租金可能会占据较大比例”;人力成本占据了支出的45-50%。

根据中指云所公布的详细数字,“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100条商业街商铺为样本标的构成的百大商业街(百街)商铺平均租金为24.35元/平方米/天”,换算成以年为单位就是8887.75元/平方米/年。那么一个30平的商铺每年要在租金中花费大约27万元;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从事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65713。照此平均数,一家10人理发店的人力成本约60万元。考虑到各个地区的状况,大城市中这类人力成本可能会更高。

但除了店铺租金和人力成本外,潮流美发店之所以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也与行业对从业者的“过度拔高”有关。

根据人社部制定的《美发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我国美发师从学徒到首席技师分为八个等级。以初级工(五级)为例,需要累计从事美发工作满一年(含)以上,才有资格申请。从工作要求来看,低级工只要求会使用基础的理发工具,高级工则需要能够根据自身的审美知识进行造型设计。

图《美发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

但在理发店里,你很少能看到这么朴实的职业等级。理发师们的公开“title”多是“艺术总监”、“造型总监”等。似乎一家小小的理发店里,人人都是总监、首席、督导。

图某家潮流理发店里的总监们

美发师十三说,“总监”是对行业高手的称呼。但是“高手”的评价标准通常不是来自职业培训等级考核,而是行业内自定的各种比赛和培训项目。理发行业里的“大牛”,在同行看来是很受尊敬的,但外界看起来可能就“莫名其妙”。另一位美发师阿伟认为,title越响亮,就越可能要更高的服务价格。因此,美发师们有动力去参加各种行业比赛来“包装”自己。

在业内,有些比赛有较高的认可度,如欧莱雅PRO全球发艺设计师大赛,这个比赛始于1954年,是业内第一个专业美发比赛,被誉为美发业“奥斯卡”。世界技能大赛中也专设美发项目,中国选手聂凤和石丹曾分别在第43届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美发项目冠军。但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很难接触到这样高端赛事的胜出者。为我们服务的Tonny老师也许有的是一堆你从未听说过的行业比赛和培训证书。更何况,可能你也会觉得,有没有证书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你笑着离开理发店。

图欧莱雅PRO 2024全球发艺设计师大赛全国总决赛高定发艺秀合影

03 让消费者来选择

说到我的第一次潮流理发店体验,应该说是:不好不坏,完全符合我此前对潮流理发店的“刻板印象”。

美发师的服务的确周到:他会在洗头时介绍自家的洗发水,也会耐心地询问水温是否合适;在理发过程中和我聊天、不时提供他对发型的建议;在吹完头发后还给我递上一份饮水单,让我免费点一份饮料。

但价格也是不出意外的贵:一个简单的剪发,花了128元。这是我平时在小区理发店的数倍。

照照镜子,还算看的过去。但与我平时理完发的感觉差不多,并没有因为高消费而给我带来一个“惊艳”的发型。

对我来说,这显然是一次性价比不高的消费。

但我也能理解有不少消费者仍然愿意用更高的价格享受潮流理发店的个性化服务。

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能方便地自主选择。

李晓华理发师的走红,恰恰说明很多消费者希望身边返璞归真的理发服务能更多一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