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内障手术的利器,选对人工晶状体很重要
引言
在现代医学领域,眼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为许多原本无解的视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白内障,作为一种普遍的眼病,长久以来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目前白内障为全球第一大致盲性眼病[1]。幸运的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Cataract surgery)为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这一技术不仅成熟可靠,而且安全性高,恢复期短。
我们的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白内障就相当于“镜头磨花了”——即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密度、颜色改变,导致晶状体混浊,光线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从而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眩光、重影等,在白内障手术中,医生会摘除患者眼中的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一个透明的人工晶状体以达到恢复视力。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人工晶状体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视力,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类型,如单焦点、多焦点或者散光型晶状体,从而实现近、中、远距离的清晰视觉。人工晶状体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目前常规使用的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一枚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就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我们系统阐述人工晶状体分类、区别和适用人群。
人工晶状体分类
人工晶状体从材质特性上可分为硬性和软性两大类。硬性人工晶状体:材料为PMMA,由于无法折叠,切口大、损伤大,已逐步趋于淘汰。软性人工晶状体:可以折叠后塞入眼内再展开,是目前的主流产品。人工晶状体从光学设计上可分为多种类型。球面人工晶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具有一定的抵消角膜球面像差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角膜球差的患者术后能获得相对较好的视觉质量。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和非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可以矫正一定程度的角膜规则散光,从而使得相应的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人工晶状体从颜色上可分为:蓝光滤过型、普通型。所有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晶状体都会减弱紫外线(UV)的透射,但一些人工晶状体(称为蓝光过滤人工晶状体)也会降低波蓝光的透射。研究表明,短波可见光可诱导视网膜光毒性,但至今蓝光过滤人工晶状体对黄斑健康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暂无明确定论[2]。
根据焦点分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点晶体植入是一种常见的晶体植入手术,它的原理是通过植入只有一个焦点的人工晶状体来改善视力。这种人工晶状体通常被设计为远距离焦点,以便患者可以在远处看清楚物体。然而,患者在进行单焦点晶体植入手术后,可能仍然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纠正近视问题,或者配戴老视眼镜来矫正老视[3]。多焦点晶体植入是一种较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它旨在提供更广泛的焦点范围,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具有多个不同的屈光区域,使眼睛能够在不同距离处获得清晰的焦点。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根据焦点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焦点、三焦点和连续视程的人工晶状体。这样患者可以在不依赖眼镜的情况下同时看清楚远距离、中距离和近距离的物体。
单焦点晶体植入和多焦点晶体植入在适应症上也存在差异。单焦点晶体植入通常适用于对远距离视力有较高要求的患者,例如需要进行日常驾驶或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而多焦点晶体植入则适用于那些希望摆脱眼镜和隐形眼镜,同时改善近距离和远距离视力的患者。关于效果方面,单焦点晶体植入可以显著改善远距离的视力,但在近距离的清晰度上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患者可能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进行近距离活动。而多焦点晶体植入可以提供更广泛的焦点范围,患者可以在不同距离处获得相对清晰的视力,从而减少对眼镜的依赖。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模拟人眼的连续变焦,实现了从远、中、近三个点以及三个点之间的任何一个点都能看清楚。更适用于羽毛球、乒乓球以及摄影爱好者。因此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效果可拥有全程视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多焦点晶体植入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由于其设计的复杂性,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光晕、对比度降低等不适应症状。年轻患者可能更适合多焦点或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以实现全程视力,此外根据职业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以提高工作效率。术前的评估和与医生的详细讨论是选择合适晶体植入方式的关键。
眼部生物数据测量与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前需要:1.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眼底检查可能发现豹纹状眼底、视盘弧形斑等近视眼病理性特征。2.全面关注眼部生物学测量参数,生物学测量仪可提供患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或称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及白到白距离(角膜水平方向角巩膜缘之间的距离,即角膜前表面中央直径)等参数并计算IOL屈光力。根据眼部生物数据,选择合理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以此确定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常规IOL屈光力计算公式按原理可分为回归公式(第一代和第二代回归公式)、第三代理论公式SRK-T公式、Hoffer Q公式, Haigis公式和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等、人工智能公式Hill-RBF公式等)、采用光线追踪原理的计算公式(Olsen公式、Kane公式等)。目前常使用三代以上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
术后恢复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恢复期相对较短。术后初期,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或视力模糊,但这通常在几天内改善。患者需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滴眼液,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举,以促进愈合。
结论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人工晶状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状体类型,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在选择手术方案时,患者应与专业的眼科医生充分沟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 我国白内障围手术期非感染性炎症反应防治专家共识(2015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51(003): 163-166.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 中国人工晶状体分类专家共识(2021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7): 7.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 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19, 055(007): 491-494.
本文作者:邱威 上海市同仁医院 眼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