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酒馆里的Z世代:一周城市生活
2024年,围绕“给现代人提供精神的栖息地”这一议题,成都寻麓书馆开启了通识小论坛系列。8月3日,播客《水泥》主播、青年心理公众号“类人描写”主编对影以《我们为何抗拒成为“大人”?——在酒馆的青年访谈》为切入点,在“当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的通识小论坛中,分析了当代青年社会化困境与他们对新型社会化路径的探索。
对影访谈了数十位在酒馆的Z世代青年,用同龄人的视角和语言,探讨了“喝酒”这一行为的背后的心理需求。本期回顾,我们邀请对影分享她的观察与思考。
(本期主持:陈鑫培)
近期回顾
我是一名毕业刚两年的Z世代青年,与同龄人一样,正尝试在社会里探索自我位置,或者说“成为大人”。从事心理行业,一边工作实践一边学习成长,慢慢发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在对Z世代的主流叙事中,很多是上一代代替年轻人讲的青春故事,我觉得,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可以由自己来讲,对世界发问。
活动现场
在不同城市和社群空间的游历,我意识到有些年轻人喝酒并不是真正在享受酒的风味,而是通过酒进入某种自我的状态。在全国快速扩张的如“跳海”这类酒馆,与其说是“卖酒”,不如说其核心在于“安全的社群”,于是我开始在访谈中探索“在一个有人的关系的空间里喝酒”的背后心理需求是什么。
论坛分享主题《我们为何抗拒成为“大人”》中的“大人”是一个在社会关系里的相对概念,我把“大人”定义为“被允许和有能力使用权力的人”。而如何成为一个大人进入社会,找到自我的位置,是今天年轻人的成长焦虑,而如何面对父母这些大人更好地扮演“大人”也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
访谈于2024年初启动,历时三个季度,采访了二十位九五后,年龄从19岁至29岁,都处于“Z世代”。这些访谈对象生活在上海、广州、成都、长沙等一二线城市,主要来自跳海酒馆等青年社群。在其成为大人的过程中,面对家庭和社会有着类似的感受,比如成长中的无力感和惶恐。就算进入社会几年的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受访者,也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小孩在应对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过度消耗。
许多Z世代从小在原子化家庭中长大,缺乏真实有效的人际关系支持与自我对社会的现实感,个体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感,被迫进入高度内卷化的竞争中,一些人走进有酒的环境里才感觉得到了群体的现实支持和自我的真实存在感。
访谈者背后都有明显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困扰,他们的成长也有许多共同议题。
对影在现场分享
困在原生家庭中
Z世代的父母多数在1965-1985年间出生,父辈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时代进入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期,中国每年劳动力流动数量超过1亿,创造了世界历史上劳动力流动的最大规模,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印证。流动的劳动力人口中,男性更多在外寻找工作与发展机会,女性要平衡家庭、工作与自我。
在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存在本应成为妻子和孩子之间的缓冲带,避免孩子陷入无助混乱的状态。而现在的家庭中,男性是公司加班的主力,养育决策权与陪伴义务都交由母亲,更有许多家庭中父亲被动或主动“消失”了。
在此背景下,许多面临成人议题的年轻人不得不到酒馆中、到户外运动中寻找关系支持。我发现,男性喝酒更多是向外释放情绪,而女性喝酒更多是吞下情绪。首先,我分享两位访谈者如何借酒面对父亲。
有一位男性在讲述和自己父亲的关系时说:“在我看来,父子关系是君臣关系,现在我不会去和他对抗,但是在他发现我的沟通方式后,也会从我这里要想法”。他明白只有自己成长,自己成为一个有权力的大人时,自己才有机会和父亲逐渐平等。东亚文化的父子关系相比于西方的“弑父”,更多是哪吒式的“剔骨还肉”。关系里不只是权力的更替,还有背后对强大父亲的渴望和恐惧,他说对自己的父亲又爱又恨。而他日常中被封印的感情必须用酒来解封,从一个自我控制强的“男子汉”安全抵达到一个情绪放松的小男孩。
相比于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女儿和父亲更多时候会默契地回避彼此的情感。一位女性受访者说,和父亲从不讲述情感关系的话题,更多的是聊历史政治。她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妈妈对爸爸的厌弃,她也会跟着妈妈嫌弃爸爸的平庸。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优异的她,每当陷入低能量和阴影的状态时,她就会喝酒,因为深深嫌弃着处于阴影时候的自己,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躺在垃圾堆里”。
父亲象征着“社会性世界”,所以功能的强弱对子女进入社会的信心产生着更为明显的影响。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多围绕着“权力”的争夺,所以青春期冲突激烈的背后是“权力控制”争夺的程度,父亲想要建立权威,儿子恰好在对抗权威的状态。
而在父女的关系里,父亲想要在两位女性之中保持平衡,这在优绩主义社会中,对于男性更加困难,父亲的角色退得有多远,母亲和女儿的关系就会粘连得多强。
母亲的养育困境是一个系统的困境,随着父亲功能的弱化,母亲所面临的无助感会变成巨大的焦虑,母亲与子女往往会变得更加纠缠,母亲功能的强弱对子女的安全感有着强烈的作用。另外两位访谈者和“母亲”的故事显示,他们喝酒更多是为了获取某种家庭之外的安全感,而酒馆提供了这种“安全感”的支持。
一位男性访谈者说,“曾想过帮助妈妈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但是发现太难了,还是决定放弃了”。父亲在他很小时候就去世了,但他并不怀念父亲,因为那也意味着父亲对他的暴力彻底消失了。在成长过程中,他总是会受到母亲强烈的情绪化对待。他很久没有回家了,但在诉说和母亲的故事时,展示出对母亲复杂而又深厚的情感。区别于传统的男性,他非常细腻敏感。他形容喝酒时就像是在羊水里一样舒适。他会想象酒后的自己在一片树荫下,有细碎的阳光,但是不那么耀眼。
另一位女性访谈者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对她来说更多是一个背景。她和妈妈一直生活在高浓度的关系里,她没有办法想象离开母亲独自生活,但她内心希望妈妈能够给她支持,让她安全地离开,也就是安全地长大。但她告诉我:“(妈妈)对我的要求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但是不行,现在你要像一个大人,什么都行”。对于这位受访者来说,喝酒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力量来面对日常的母女关系。在和母亲力量的对峙中,她很难拒绝母亲。
当母亲和孩子成为家庭唯一的关系时,往往是女儿和母亲的关系更复杂和幽深。两代女性根植于相同的身体,在共生的幻想中分不清彼此,那是母亲的需求和期待,还是自己对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或者女儿无形中背负着母亲对父亲的愤怒和憎恨,来对母亲表达忠诚。
而男性要用另外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忠诚,比如回避与异性的亲密关系,或者与异性只保持肉体关系,回避情感的触碰。在中国传统的神话体系里,比如《宝莲灯》《白蛇传》,都是母亲被儿子所拯救,这也是很多父亲缺失或薄弱的家庭中,母亲所期望的。
活动现场
从家庭走向社群
家庭生命周期在社会学当中有广泛的学术应用,初创后就被心理学者广泛地使用、扩展和完善。经典的家庭生命周期从结婚到配偶死亡,划分为形成、扩展、扩展完成、收缩、收缩完成和解体的六个阶段。但现在年轻人自身的家庭期探索被大大推迟了,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承担着父母关系的责任和期望,一边忙着搞学业,一边忙着承担“丈夫”的责任以及母亲的苦难,另一方面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环境保障不足,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年轻人在如何出家庭和入社会中间左右为难。
很多访谈者提到“社会”,首先想到的一个情绪是“恐惧”。18岁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而在18岁以后突然就会被各界告知“你是一个大人了”。在家庭的期望和学校的优绩主义挤压之下成长,然后被推进了社会,不清楚如何在社会形成和家庭不一样的关系。
而成为大人的过程,就是在得到中体验丧失。
“酒”是最容易获取的大人的符号,在酒里获得关系和工作的释放,也同时得到关系的支持。酒,包括在有以青年为特征的社群关系的酒馆里喝酒,这是他们寻找到的介于家庭和社会的一座独木桥。它不像户外活动那么大费周章,也少有可能遇到危险。通过这座独木桥,年轻人不必在家庭中满足父母的期待,也不必在社会里做一个演员。
心理学本质是“关系学”,人们在关系里体验、在关系里生活、在关系里成长。心理学当中主要的流派,比如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后现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成长的探索和支撑,让大家关注如何获取一个良好的关系和内在的启发。
现场互动
社群是今天的流行议题,无论是品牌,还是社区营造,都会提到社群。在我看来,一个稳定社群的建构需要通过触碰真实的议题,回到Z世代的日常,关注生活,探讨家庭与家庭之外的真实关系。
成都是一座新型社群实践丰富的城市,同时心理学的团体活动在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里也日益增多。在“消失的附近”之后,年轻人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尝试建立一段真实的关系,才有机会获得进入社会的支持,类似成都这样社群活动丰富的城市,年轻人更有可能发现支持性的关系,这又会有助于让自身不孤单地“内卷”回到日常中,去思考关于内在性的成长和启发。
(文/供图 对影,青年心理访谈者、播客《水泥》主播、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正念疗法专委会副秘书长,在成都生活4年)
本周主题推荐
书|《酒:一部文化史》
长达9000年的酒文化史,放纵与克制的角力,从葡萄酒到金酒,一览人类与酒的爱恨情仇,理解酒与权力、性别、阶层、种族和世代的联系。
书|《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森舸澜在本书中主张,酒精是人类最早的随身携带的吐真剂,它带来迅速起效但温和稳定的理性掉线、创造性思维提升,一直是促进人类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要素。人类对酒精的痴迷不是意外,而是演化的结果。承认酒精的积极意义,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它在现代社会提出的新问题。
书|《蒲公英酒》
《蒲公英酒》是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童年故事集,记录充满奇思妙想的小镇日常,重温一段既不卷也不躺平的年少时光。
书|《酒徒》
小说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甚至是对自己的绝望,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和麻醉自己对真相的了解,对现实世界的意识,但醉后总有醒时,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死亡。
书|《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代际创伤的专著,对代际创伤的概念、原因、表征、影响、内容、疗法等,都详细地论述。
书|《原生母爱:如何告别母爱带来的代际创伤》
在本书中,作者基于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经验,深入讲述了各种心理辅导案例,重新审视了创伤的意义,给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来访者带去一丝光明。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上海更衣记:1910至1940年代的都市丽人穿什么?
详情请关注 烟囱PSA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在影像中释放的山水
详情请关注 little known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境象敦煌
详情请关注 敦煌当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我们的生活·致敬2000年代·顶层画廊·上海派对
详情请关注 弄堂longdang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王一玮:缀段耳语Episodic Murmuring
详情请关注 龟力空间Stasis Space微信公众号
深圳·分享|麓湖:一座新移民城市的共同体营造
详情请关注 遇见蛇口微信公众号
成都·嘉年华|2024独立书店阅读节
详情请关注 独立书店阅读节微信公众号
成都·展览|缺失的拼图——家庭关系缺失的童年
详情请关注 近悦儿童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温州·工作坊|找一个容身之处
详情请关注 弘美术馆HONG微信公众号
苏州·展览|NI YOUNG新展——有且仅有
详情请关注 NI ART MUSEUM微信公众号
昆明·展览|厉槟源“夜火蓝山”
详情请关注 昆明当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昆明·展览|雨林来信
详情请关注 昆明当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讲座|从想象到印象: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笔下的中国图像
详情请关注 上海文化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