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城乡绿色发展的细胞工程

2024-11-13 23: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文/袁兴中

湿地是大地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最为重要的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之一。2018年10月,在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政府递交的《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由此唤起了国际上对小微湿地的关注。从那年起,我国在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小微湿地保护利用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走在国际前列。

△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的概念与分布

小微湿地是指全年或部分时间有水、面积在8hm2以下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下、长度5km以下的河流湿地。但不能机械地理解其中所说的面积大小。事实上,在许多流域,因为地质条件、地形起伏和降水(包括地下水源补给)的差异,小微湿地广泛存在,且其面积大多数都远小于8hm2或长度远小于5km。

小微湿地包括自然型及人工型两大类。自然型小微湿地是因自然地形变化及水源条件(天然降水或地下水出露)的差异形成的,主要包括小湖泊、小河溪、水塘、壶穴沼泽、春沼、湫洼、湿洼地、泉眼等。自然型小微湿地具有面积小、生物多样性独特、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人工型小微湿地是指人为活动形成的小型湿地斑块,包括农田中的低洼地、污水处理湿地场、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养殖塘等。

《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中指出,“认识到湿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少数大型湿地和大量小型微湿地的异质网络”。小微湿地面积小微,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广泛分布。就其自然分布来说,在一个流域内,因地质条件、地表地形和水源条件差异(依靠天然降水水源或地下水水源),自然形成了大量的小微湿地,包括湿地塘、春沼、湫洼湿地等。除此之外,在山地丘陵地势低洼区,地质、地形和水源条件的差异创造了类型多样的临时性湿地。这些地势低洼区因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发育形成“山地洼地湿地”,如山地洼地沼泽、山地洼地水塘等,大多数都是面积小、分散分布的小微湿地。这些小微湿地群通过永久性溪沟和临时性沟道,最终都与河湖相连通。

△重庆市开州区澎溪河适应水位变化的消落带“林-塘”小微湿地

在乡村区域,与乡村的生产生活相依存,以塘为核心的“沟、渠、塘、堰、井、泉、溪、田”等小微湿地网络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乡村。乡村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但大多数乡村并未分布在大江、大河、大湖边。大多数乡村都是以环绕村落的小型河溪、村落周边的小型湖库及散布乡村的各种水塘、水井、灌排沟渠,形成沟、渠、塘、堰、井、泉、溪、春沼、湫洼、雨水湿地等组成的乡村小微湿地网络。小微湿地成为乡村景观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这些小微湿地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陂、泾、浜、涌、泡、箐等等。乡村小微湿地以沟、渠、塘、堰、井、泉、溪等形式存在,与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相依相伴。这些看似在空间上离散的小微湿地元素,通过乡村小流域的沟、渠、溪的联结,实现了功能上的有机联系。

在乡村景观中,小微湿地通常是以小型湖库、小河小溪以及水塘、沟渠、洼地、壶穴沼泽、春沼、湫洼等形态存在。在很多区域,尤其是在山地丘陵区,这些小微湿地,看似在空间形态上表现出不连续性,以离散状态存在,但实际上,这些小微湿地要素,通过线性的小型河溪及沟渠,形成了有机的功能联通(通过河溪沟渠实现水文流、物种流、营养物质流等功能联系),构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小微湿地网络。小微湿地网络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表现形式各有差别。小微湿地展示出的小微生命景观之美,广泛存在于世界。

△重庆市开州区澎溪河适应水位变化的消落带基塘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

《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中说,“湿地综合体内的小型和微型湿地为候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提供许多其他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优美的自然人居环境,提供蔬菜、鱼类等食物,缓解洪水,净化水质,调节微气候,提供防御或隔离”。人类住区、村镇往往与小湿地和微湿地联系在一起。由于湿地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特别是交通、供水和湿地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重要的景观遗产,例如,稻田景观中的古老水塘。由此可知,小微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小微湿地具有支持、供给、调节和文化四大类生态服务功能。小微湿地尤其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育、污染净化、局地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生态服务功能。

以塘为核心的乡村小微湿地群,是区域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节点和“踏脚石”。从生态学角度看,塘是乡村地表生态过程的关键节点、乡村地表水循环系统关键调控点、乡村生物多样性热点。作为小微湿地的一大类,山地洼地湿地是两栖动物和蜻蜓类的重要繁殖和栖息地。由于人们对山地洼地湿地的认识不够,许多山地小微湿地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而且持续受到人类开发、水文变化、山地户外旅游活动的威胁。

小微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2018年,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进入国际视野,标志着我国对小微湿地生态价值的深刻认知及保护行动的积极启动。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决议》,倡导各缔约方采取有力政策、计划、方案、举措等,促进小微湿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小微湿地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由此将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推向了新的高度。

2023年,我国发布了《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首次以国家标准的形式规范了小微湿地的调查登记、恢复、保护及管理等。2023年4月,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在梁平成立。该联盟是围绕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合理利用、组织管理、科普宣教、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方面组成的交流平台。联盟聚焦探索小微湿地保护科学问题,践行“小微湿地+”理念,试验推广小微湿地保护前沿技术,丰富小微湿地合理利用内涵,拓宽小微湿地发展模式道路。

我国林草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力度。小微湿地的有效保护与监管工作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采取了积极行动。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小微湿地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省在2020年4月发布了《江苏省小微湿地恢复技术方案》,为小微湿地的科学恢复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江苏淮安市于2020年提出“建设一批特色游园小湿地、田园小湿地”的倡议,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24个小微湿地项目。2021年5月1日,《无锡市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工作中,重庆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遵循“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理念,在梁平和开州等地积极探索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模式。梁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进行“小微湿地+”的实践探索,将环境治理、民宿康养、自然教育等与小微湿地功能融合,构建乡村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为和美乡村、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梁平方案”。

重庆市开州区于2015年提出以雨水花园、生物沟、生物洼地、青蛙塘、蜻蜓塘为主的“湿地五小工程”概念,并开展了系列适应水位变化的小微湿地建设。2024年7月26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广,“小微湿地+”入选重庆市林长制试点示范名单。

广东省于2023年公布了首批小微湿地示范点名单,以点带面,有效促进了小微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2024年6月,广东省在《广东省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提出了实施“小微湿地+”建设工程,明确了小微湿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此外,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先后出台了与小微湿地相关的政策、规划,启动了小微湿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10余个省(区、市)陆续开展了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的实践探索。北京市于2019年启动小微湿地建设,通过地形构建、水生植物群落配置、亲水步道架设等工程技术,营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微湿地。北京亚运村小微湿地建设面积为4100m2,营造了多样化的生境,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提升了环境品质;江苏省积极推进小微湿地保护修复试点。常熟市在泥仓溇、沉海圩、蒋巷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建设了一批乡村小微湿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江西省从2021年起,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小微湿地保护利用示范点建设。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小微湿地提供了净化水质,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功能;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公园小微湿地已成为“家门口的湿地”典型样板,是武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窗口;广东省积极推进小微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广州市黄埔区在南岗河(长岭段)小微湿地示范点,通过低干预手法,营造沙洲草滩、河谷光滩、农田湿地、水岸林地等生境栖息地,改善水体环境和生物繁衍条件,使乡土物种与岭南特色河流生境充分链接;贵州省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探索形成了与喀斯特地貌相融合的小微湿地建设模式,在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

各省市开展的探索实践涵盖了不同的地域,从高纬度寒冷区域、华南热带地区,到江南水乡、西北干旱区域、西南山地丘陵区域,形成了我国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的丰富模式。小微湿地保护、利用与城乡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重庆市“小微湿地+”行动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重庆市以梁平为首的相关区县,持续通过探索“小微湿地+”,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重庆开州区的小微湿地实践缘起于对消落带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4)为起步阶段,重点针对澎溪河及汉丰湖的消落带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了基塘小微湿地与“林-塘”小微湿地。第二阶段(2015-2019)为创新发展阶段,2015年提出并在汉丰湖环湖滨水空间实施了“湿地五小工程”(即青蛙塘、蜻蜓塘、雨水花园、生物洼地、生物沟),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阶段(2020-2024)为提升阶段,重点针对环汉丰湖区域,实施多功能小微湿地群,发挥其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满足湖岸高地的面源污染净化,形成消落区立体碳汇生态系统,美化优化湖岸景观,为三峡库区移民新城的人民群众提供共享的优良绿意空间。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湖“湿地五小工程”—生物沟

重庆北碚区于2019年开始有序推进黛湖生态修复,对黛湖进行治理提升,完成了黛湖山地湖库小微湿地修复。缙云山黛湖山地溪塘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依托缙云山优越的生态、景观价值,整合黛湖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通过恢复湿地水文,增加湿地植被覆盖面积,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富有山地特色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构建了山地溪-塘小微湿地网络,形成了具有优良生态服务功能的山地小微湿地系统。

△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黛湖小微湿地

重庆南岸区广阳岛二期生态修复工程开展了小微湿地建设。小微湿地是岛屿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阳岛基于“生态优先”的策略,采取“轻梳理,浅介入,微创修复,系统修复”的方式,将沟、塘、堰、井、泉、溪、田、沼、洼进行有机连接。顺应岛内山地沟谷的海拔高差和地形起伏,通过对湿地塘横向与纵向的连通,构建起岛屿小微湿地网络体系。建成后的小微湿地网络优化了岛屿生物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

△重庆南岸区广阳岛小微湿地群

2016年,重庆万盛区在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湖湾,建设了乡村海绵小微湿地,是一个集净化水质、雨洪调蓄、涵养水源于一体的水质净化主导型小微湿地,实现了乡村雨洪管理、乡村污染控制、乡村水源涵养、乡村环境优化、乡村生境保育、庭院微型经济等多种生态功能。

△重庆万盛区青山湖乡村海绵小微湿地

重庆巴南区在惠民镇辅仁村实施了鱼菜共生型小微湿地的营建,是水质净化与生物生产互利共生的小微湿地农业模式,利用人工搭建的浮床种植水生蔬菜,实现了“水变清、鱼增产、菜增收”的目标。

荣昌区广顺街道柳坝村利用植物、基质、微生物建设小微湿地,处理净化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经分段净化后水质由原来的劣V提升到4类水质,向广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生产用水。该项目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益,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用水成本。

重庆市系列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实践不仅为市域城乡发展植入了生态和绿色基因,为生态旅游、有机产业、民宿康养、自然教育等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发挥了碳中和、调节局地气候、满足城乡水源涵养的多重功能,丰富和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障了水生态安全,为城乡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重庆梁平区的小微湿地保护利用

位于川东平行岭谷腹心地带的重庆市梁平区的小微湿地资源丰富而独特。区内三山五岭孕育了龙溪河等六大流域,以及广泛分布于丘陵区域的山坪塘、沟渠等小微湿地,沟、塘、渠、堰、井、泉、溪、田等小微湿地要素交织融汇,与临水而建的梁平城区和逐水而居的梁平人民,在全域境内相融相依、协同共生。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西岸小微湿地群形成的“林-草-湿”一体化空间

梁平的小微湿地广布,类型众多,给城乡增色添彩。梁平的小微湿地建设不仅是关联着大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细胞工程,而且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了基础保障,更是为全球小微湿地保护提供了中国样板、贡献了中国智慧。

梁平区把小微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作为全域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创新性地实施了“小微湿地+”系列模式。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山地梯塘小微湿地、丘区林团小微湿地、环湖小微湿地群、竹林小微湿地等小微湿地模式,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湿地农业、湿地生态养殖、湿地产品加工、湿地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湿地利用方式,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收机遇。

构建“沟-渠-田-塘-湖”小微湿地生命网络,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梁平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的重点,其湖岸带是湖泊水体与城市空间的生态界面,是梁平区湖、城、田、山空间的耦合中心。双桂湖湖岸空间原本是退化严重的公园草坪与废弃撂荒低产农田,面临着城市面源污染和集约化养殖污染等危机。针对湖岸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急剧下降问题,将多种小微湿地要素耦合镶嵌,设计引入梯塘、湿塘、洼地、湫洼、生物沟、雨水湿地等小微湿地要素。将小微湿地作为功能性湿地单元,将其作为湖岸复合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与应用,并与再野化植被相结合。从而丰富了湖岸空间异质性和生境类型,使原本被严重退化的双桂湖岸,重新成为昆虫、两栖类、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的自然空间,构建起完善的小微湿地生命网络,使双桂湖成为高价值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公共空间。

传承传统农耕生态智慧,营建双桂湖岸林-草-湿复合生境格局,形成农-林-湿-城共生生态系统。在湖岸空间,农田、林地、湿地三素同构,提供了诗意怡人的农耕与自然风景,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产品,如有机大米、水果等。恢复的湖岸生态空间成为梁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且也是居民户外娱乐活动的城市自然场所。

构建了以湖岸多功能小微湿地为核心的“沟-渠-田-塘-湖”湿地生命网络,营建起韧性生命湖岸。在湿地生命网络构建中,注重所有类型小微湿地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水文连通性,形成的连续湿地生境空间可满足林鸟、草丛鸟、游禽和涉禽等动物的栖息、庇护、食物、营巢等多种功能需求。

以小微湿地营建城与湖之间的生态空间,促进湿地之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城市建成区内建设了多种类型的小微湿地,在城市、湖泊和溪流之间形成廊道或生境踏脚石,为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奠定了重要基础。各种类型的小微湿地和农-林-湿共生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构建了满足自然野趣、健身休闲、科普教育等多种需求的共享绿意空间。

实施乡村“小微湿地+”,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梁平区在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中,统筹山、水、湿地环境综合保护与利用,建设全域小微湿地。梁平区政府与重庆大学联合成立了长江上游乡村湿地研究中心,提出并实施“小微湿地+”模式。梁平区把小微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山地梯塘小微湿地、丘区林团小微湿地、环湖小微湿地群、竹林小微湿地等,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湿地农业、湿地生态养殖、湿地产品加工、湿地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康养,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创收机遇。梁平区先行先试的乡村小微湿地已成为长江上游美丽乡村的点睛之笔,乡村湿地生命共同体蓝图初步呈现。

△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山地梯塘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展望

小微湿地面积虽小,但数量众多,在城乡绿色发展中蕴含着巨大潜能。小微湿地保护利用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应围绕小微湿地与城乡绿色发展,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利用,让其巨大的潜能充分释放。今后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蓝绿织锦,实施全域小微湿地建设。面上抓城乡小微湿地网络建设,点上抓广大乡村以“山-水-林-塘-田-居”为核心的小微湿地细胞工程。以点带面,点上创新突破,面上持续发展。将“山-水-林-塘-田-居”作为乡村的居住单元、生产单元、生态单元,有机融合“三生”空间,以流域面上的优良生态本底,支撑由点及面的最优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二是湿地润城,提升小微湿地生态功能。全面优化提升小微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重点关注城市区域内小微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增汇、人居环境优化、产业发展等生态功能,建成最优价值“林-草-湿”生命共同体。

三是明智利用,促进小微湿地产业发展。推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针对固碳增汇、生物多样性提升、生物产品生产,研发小微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技术,形成以农-旅-文为核心的小微湿地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研发技术体系。整合小微湿地生态工程和产品加工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要针对城乡小微湿地类型、空间分布、时空变化关系,进一步厘清城乡小微湿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关系,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的城乡小微湿地网络建设途径,加快推进全域小微湿地建设。全面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功能、各种模式的小微湿地营建。全面推进小微湿地技术研发,在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实践中,汲取传统生态智慧的营养,推动城乡小微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明智利用,让小微湿地点亮城乡绿色发展之睛。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4年9月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绿色中国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城乡绿色发展的细胞工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