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古至今,结个婚都不容易

2024-11-15 11: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了君 知了x FUTURE

在古代中国,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联盟。嫁妆,作为女方家庭赋予新娘的重要财产,既是家族地位的象征,也是女子在夫家的经济保障。由此,一个婚后财产所有权的问题便出现了:在古代,嫁妆究竟是妻子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又或者是整个大家庭的共享财产?妻子真的能独立支配自己的嫁妆吗?

有嫁妆,才有地位

在古代,男女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遵循三书六礼的程序。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有了它就有了对婚姻的保障,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而六礼指的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完成这六个程序,男女双方才算成为真正的夫妻。虽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结婚的礼节在有的地方已经消失,有的地方依旧保留,不过从古至今聘礼与嫁妆一定是结婚必不可少的。

男方出彩礼,女方出嫁妆,因此早在很久以前,陪送嫁妆的风俗就出现了,直到现在依然盛行。诗歌《氓》中记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描述了当时的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景。“你驾着马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可见嫁妆这一风俗由来已久。

由于古代男人可以娶小妾,但明媒正娶的妻子只有一个。为了保证正妻在家庭的地位,女方的父母都会准备丰厚的嫁妆,以保证女儿在男方家里不受气,能被男方父母看得起。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总说女儿是“赔钱货”,穷人家的女婴甚至在一生下来之后就被溺死。

不同的时代,陪送嫁妆的风俗也是不同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嫁妆大多还都是一对枕套或者两床被子,到了八十年代流行“48条腿”“三转一响”(指:床、衣柜、饭桌、梳妆台和厨柜,三转是指单车、手表、缝衣机;一响是收音机)如今的嫁妆车子,家电甚至房子也都是常见的。

在先秦时期,奴隶主贵族间以“媵婚”为婚制。“媵”意为“陪送”,贵族女子出嫁时必须陪送一定的媵妾、媵臣和媵器。《春秋公羊传》中就有记载:“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诗经·大雅·韩奕》中也有记载:“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是说韩国国君娶妻迎亲时,随新娘一起出嫁的,有数辆四马八銮的车和多不胜数的媵妾。

至秦汉,原本流行于上层贵族的奢靡婚嫁之风在上行下效中逐渐蔓延于平民阶层,“厚嫁女”成为社会风气,且内卷严重。据《盐铁论·国病》载,汉代无论贫富,举凡嫁女,妆奁定要极尽奢华;在旺盛的攀比心理之下,富人们有的为此倾尽家财以致破产,穷人们更是因之生计艰难。

厚嫁风一直延续到宋代。在宋代,嫁妆通常会是男方所出彩礼的两倍。南宋吕祖谦所订《宗法条目》就规定:“嫁女费用一百贯,娶妇五十贯,嫁资倍于娶费。”这就以家族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嫁妆要高于彩礼一倍的原则。如果是豪门富家女,嫁妆会更丰厚。所以在宋代,不开玩笑的说,女儿自打一生下来就要积攒嫁妆钱,就像今天的家长给孩子准备将来上大学的资金一样。南宋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还就此告诫世人,“至于养女,亦当早为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费力。”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准备,到女儿出嫁时一时拿不出钱,只好向如今去银行做抵押贷款一样,把自家房子抵押出去,或是向亲朋借钱,给女儿置办嫁妆。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嫁外甥女时,便借了200贯“以为遣嫁之资”。

到了明清时期,“厚嫁”之风盛行,嫁妆的档次也愈来愈高。当时流行的叫法叫“×抬”,那时没有现在的汽车运输,嫁妆都是人工抬到婆家的,故有此说。

在明清时期的京城,比较富裕的人家给女儿置办的嫁妆,一般是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而富豪家则多至百余抬;普通人家多在十六抬、二十抬,至于穷人家便没“抬”了,雇人用肩扛过去即行。

因为“厚嫁”和重聘礼,古代好多穷人家的女儿因此无法及时出嫁,儿子娶不起老婆的现象也很常见。如在清代,即便在“康乾盛世”,都有不少女子因为置办不起嫁妆成了“剩女”,甚至一些皇族宗室女也苦于没嫁妆而无法出嫁。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有奏折便称,有41位宗室女因贫不能出嫁。康熙皇帝看到后,便恩赐每人银百两,供其置办嫁妆。乾隆皇帝也曾下旨,赐给家境贫穷的宗室女“银一百二十两以为妆费”。

因为嫁资、聘礼不菲,动辄多得惊人,有的朝代借此开辟新税种,收娶“嫁妆税”、“财礼税”。如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公元934-965年)便曾收“嫁妆税”,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婚姻之形态下》中所谓“五代后蜀遣嫁妆奁有税”,就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除了钱和物作为嫁妆,人也一样可以作为陪嫁“品”。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嫁女都会让女儿的侍婢,即后来所说的“丫环”一起陪嫁,早期还会让妹妹跟着,一起嫁过去。这些陪嫁女子,夫家往往照收不误,纳为媵妾,这“媵妾”就是俗话说的小老婆。

陪嫁丫环的风俗,在古代颇为流行。成书于东晋年间的《华阳国志》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孔珪的两个儿子所娶的媳妇都是富家女,陪嫁来的侍婢便有七八个。一直到清代,陪嫁丫环的现象都还很常见,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出嫁时丫环平儿便陪嫁进了贾府,后被丈夫贾琏纳为妾。

在古代,丈夫能动用

妻子的嫁妆吗?

答案是,当然能!但也不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嫁妆的权属和管理方式都有所不同,这既受到当时法律条文的制约,也受到社会习俗和家庭内部约定的影响。

在古代,嫁妆被视为女方个人财产或家庭赠与给女儿的专属财产,其目的在于帮助新婚女子在夫家建立起一定的经济基础,保障她在婚后的生活质量和地位。因此,在法理上,嫁妆并不属于丈夫的财产,他也不能随意动用。

例如,在《二年律令》中就有明确规定,离婚或丈夫去世后,女子可以带走自己的嫁妆,这显示了嫁妆作为女方个人财产的权属。

在宗法制社会中,嫁妆虽然属于女方个人,但往往会被纳入夫家的整体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家族共同财产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虽然嫁妆在名义上属于女方,但实际上其使用和管理可能会受到公婆、丈夫甚至整个大家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丈夫能否动用妻子的嫁妆,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更多地是一个社会习俗和家庭内部约定的问题。此外,嫁妆的具体使用情况还会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在秦汉,由于流行奢靡的厚嫁风,嫁妆的数额巨大,奁产的归属问题日渐突出。那个时期,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令规定嫁妆具体属于谁,但是竹简上的案例可以给出线索。《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有:“‘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媵臣妾、衣器当收不当?不当收。”

也就是说,在夫家有罪,罚没家产时,妻子的陪嫁不属于夫家财产,官府不能收走。而且,当时也有女子利用嫁妆来补贴夫家生活、孝顺舅姑的事例,可以佐证妻子对自己的奁产是有支配权的。

到了初唐,“财婚”逐渐流行起来,同时,科举制度也在当时崛起。也正因该制度,带来了一批新兴贵族,他们凭借优异的考试成绩谋得了不错的官位,先前的门第观念自然受到了冲击,门第在婚姻交易中的分量也随之减轻。

如此一来,出于与科举才俊联姻的需求,家族中若有未婚女子,家长们往往会为其准备颇为丰厚的嫁妆,甚至将具体的妆奁标准明文写进族规,如:“凡男女婚嫁之礼,(男)言定后用钏子一对,绯绿彩两段,下饷钱五贯……女则银十两,钱三贯。”

对于婚后嫁妆的所有权,《唐律》对奁产是否能够独立于家庭财产同样做出了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妻虽亡没,所有资财及奴婢,妻家并不得追理。”

即妻子从娘家获得的财产是可以独立支配的,并且延续了汉代“弃妻,畀(bì)所赍”的规定,女性可以在婚姻关系结束后带走嫁妆。

到了宋代,女子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较高,她们可以主动申请离婚和再嫁,这些在法律上都是被允许的,社会对此类情况也相对宽容。宋代法律规定,如果夫妻感情不和,女子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可以要求取回嫁妆,甚至可能得到赔偿。宋代的法律还规定了其他几种女子可以主动申请离婚的情形,如丈夫长期外出不归、丈夫亡故一定时间后等。

但是,法律条令的落地并不代表观念的退场。因此,在当时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嫁妆纠纷案。

“嫁妆”二字简单,可其背后的内涵极复杂。当我们在探讨“古代女子的嫁妆,丈夫能不能动”时,不仅是因好奇而求问一个单纯的家庭财产归属问题,也是试图在错综复杂的古代社会制度、时代思潮、民俗心理、法制史等众多层面中找寻古代家庭生活的往昔。

从古至今,结个婚都不容易

撰文 | Jane

原标题:《现在结不起婚的,在古代依然结不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