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第六单元:间性城市

《探索与争鸣》
2024-11-11 17:38
专栏 >
字号

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六单元:间性城市”的主要内容。

张曦副编审主持

第六单元的主旨发言由《学术月刊》副编审张曦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郭武教授发言

甘肃政法大学教授郭武基于秦汉简牍和出土文物,探讨古代城市的人地关系。第一,夏商以来,中国古代城市类型经历了从单一都城到城市群,由中心都会到次中心城,从政治型城市向工商业城、边寨城、海港城的分区化、层级化、功能多样化发展过程,体现了“辐辏城市”体制向“矩阵城市”模式的跃升;第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和保护深谙人地和谐的传统智慧,具体表现为从“九周五服”体制下对经济地理要求的遵循逐渐转向对人地和谐、兼顾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日益重视。他强调,据秦汉简牍和出土文物所见,仅边寨城的建设和运维即可管窥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中对人地和谐关系的“偏好”。

凤媛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凤媛指出从空间而非时间的逻辑探究新文学的起源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转向,但在此过程中也呈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凸显“地方”的去中心化思路中,往往忽略了地方和中心区域的复杂互动,“地方”在成为反思“冲击-回应”说的宏大叙事的抓手后,也容易落入被碎片化和本质化处理的危险等。她以江南研究为例指出,以环太湖流域为核心,包括沪、苏、浙、皖在内的江南在新文学发生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将作为“地方”的江南和新文学如何发生的问题进行榫卯契合的对接,凸显“地方”江南在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中的主体性意义和价值,仍要落实到更多的在地性研究,并且需要借镜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域。

秦兰珺副研究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围绕人与地方的关系,探讨“平台经济时代的城市书写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在她看来,“平台”经济下的“地方”书写,本来就是个有点矛盾的题目。虽然此前,城市确实涌现出不少借助平台建立的“在地”互助网络。但在日常状态中,平台,往往意味着突破地方、超越地缘。在很多情况下,“地方”如果不是被彻底抹去,就是沦为地名/地名集合或打卡拍照的背景。因此,“平台经济时代的地方书写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根本,并非“如何书写”,而是“何以地方”。或者说,平台经济时代,我们如何重建“人与地方”的深度关联。对此,传播社会学和媒介地理学已经围绕着“消失的地方”“重建地方”“媒介地方感”等关键词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我们也需要更多来自文学和艺术的深度回应。

王鑫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教授王鑫从“沉浸”和“附近”两个维度探讨人与城市存在关系建构的可能。她指出,在越来越充满科技感的智慧城市中,人与城市的关系被科技和算法链接在一起。生活在其中的人似乎在科技编制的城市网络中成为矛盾的主体:一方面拥抱科技带来的“快感”,在城市之虚实交互的网络中穿行;另一方面又成为“被驱动者”和“被卷入者”,去适应智慧城市新形态。在亲切的拥抱和艰涩的适应中,审视自身在城市作为“人”的生活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提出“人文城市”的意义所在。因此,应“从媒介、与媒介和通过媒介”的理路,考察“从城市出发,与城市之间和通过城市”,城市如何因为人而有生命感,人如何因为城市而更加如其所是。

张娟教授发言

东南大学教授张娟以新移民作家的城市书写为切入点,探讨空间折叠背景下跨文化视域中的城市主体与文明互鉴问题。在这个空间折叠的时代,新移民作家的城市书写也呈现出丰富的意义向度,暗含着伦理判断,呈现出中西之间的文明互鉴;海内外乡村、城镇、城市空间的交互和凝视形成多元异质的伦理选择,体现出现代社会中城市主体的复杂价值向度。在海内外流动的城市空间书写中,乡土中国的集体“自我”逐渐演变成为原子化个体,并进一步呈现出后人类多元形态,体现出城市社会的人文性和主体性的自觉。她强调,在充满流动性的全球化时代,城市书写体现出新移民作家跨越中西的价碰撞与文明互鉴,也呼唤着城市认同与人文精神。

罗雅琳编辑评议

《文学评论》编辑罗雅琳担任本单元评议人。她指出,五位发言者的共同主题在于探讨关系中的城市,指向了城市的熵增现象与问题。郭武教授对古代城市的探讨,提供了人地和谐关系问题的一种观察视角。凤媛教授讲述了江南内部各个城市关系的互动。张娟教授探讨了海外跨文化的互动流动问题。王鑫教授和秦兰珺副研究员深入展现了人与城市的关系,尤其是通过对“附近”“体验”的关注来重建对城市精神深度滋养源泉的问题。这些探讨中隐含着“大地方”与“小地方”的对话张力。多形态的城市文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化的重要成果,值得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努力。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

    责任编辑:韩少华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