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第一单元:城市中国
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一单元:城市中国”的主要内容。
陈恒副校长主持
第一单元的主旨演讲由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上海市社联副主席陈恒主持,共有五名专家学者发言。
陈平原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河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围绕着“ 如何谈论城市”来进行设问、解释和回答。他从个人经验出发谈论城市的立场与策略,第一,作为学者,学者的责任是说出自己相信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第二,只要用功,我们谈古代城市,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一旦涉及当下的中国城市,则很可能捉襟见肘。之所以采用两套笔墨,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学术思路:在与学界对话的专著之外,选择了“杂感”,也就选择了公民的立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责任。第三,城市建设应更多考虑市民的需求,把适合于居住以及本地民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强调,小巷深处,平常人家,才是一个城市的精髓所在。
陈思和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思和以“城市文化结构中的岗位意识”展开论述。他以自己的专著《从广场到岗位》切入,并结合“掏粪工人”的概念隐喻,探讨作为知识分子的“岗位” 如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人文建构的作用。现代化城市脱离了乡村,有了更加精细化的分工,在现代化城市中,岗位间的平等意识有实现的可能性。广场的指向意义是从局部到全局;而岗位的指向意义则是从全局到局部,所以,它是建立在社会层面,通过为社会人群服务进而达到 “家国—天下” 的情怀。人文精神的影响与专业的实施形成知识分子岗位的两大特征。
刘勇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围绕“中国城市的文化底蕴”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带来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上海的魅力,在于它的融通与应变,在于它不可抵抗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上海人的务实和精明,源于上海这座城市急切发展的欲求,也正是这种欲求带来了上海迅猛的发展。他强调,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历史形成的,但城市的发展是由现实决定的。作为城市的文化领导者,要思考什么才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怎样才能促进这种底蕴持续发展,让人真正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气息。城市的领导者和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只有坚守自己城市的底蕴,城市的发展才有其独特的魅力。
孙甘露副主席发言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演讲的主题是“城市的秘密”。他从欧仁·苏的著作《巴黎的秘密》《人类的秘密》切入,指出马克思曾在《神圣家族》中对《巴黎的秘密》做了精辟的分析。这意味着,一个“秘密”往往需要另一个“秘密”揭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中除了有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建造,也有日常生活中密而不察城市人的行为。因为秘密的关系产生了秘密的书写,这就需要在城市的日常中制造“空白”。越是一个秘密,留下的空白越多,就无法被人揭露。此外,他从《千里江山图》串联起了秘密的历史,从隐秘战线的斗争观察上海和关于上海的文学叙事。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