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城共舞追梦深蓝|山东日照:职业教育缘何越来越“香”
机器轰鸣的园区里,学生们正谦逊求教,钻研技术突破的核心点;烟火氤氲的酒店里,年轻大厨捧出顾客赞不绝口的美味餐食……职业教育因城市产业发展而兴,行业企业也向职业教育奔赴而来,如今日照的许多行业,处处可见职教学子的身影,他们用技术诠释着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10月底,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参赛队代表山东省荣耀出征。经过3天激烈角逐,由该校教师赵振铎、王立辉指导的王玉森、刘振宇、郑森、汤正航学生团队最终斩获金奖。这,也是日照市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夺得的首个金奖。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家庭。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日照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有力支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强链,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长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多项指标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小城市办大职教”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作为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日照市亦借力城市产教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使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激荡出助力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
空间聚合、部门协同:使职业教育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变量
近年来,日照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城市+大学”建设格局,统筹城市和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打造“大学城”片区发展圈,发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市技师学院等院校人力资源集聚、产业吸引作用,形成“一心一廊一带,两轴七组团”空间结构。
立足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优化职业教育办学布局的宗旨,日照市在市区南部涛雒镇划拨1000余亩土地建设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在市北经济开发区划拨土地1038亩新建日照科技职业学院、划拨土地727.7亩建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新校区,形成南北遥相呼应、功能互补、融入日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本着“共享公共资源、兼顾区位优势、功能各有侧重”的原则,日照市还专门划拨500亩土地建成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把原市青少年实践基地和土地划给市机电工程学校,划拨土地200亩扩建市农业学校机电实训楼和生产性实训车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空间。
动态匹配、深度融合:使职业教育成为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
“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有优势。”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李春勤介绍。
近年来,日照市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日照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先进钢铁制造等“十强”产业链,统筹专业布局、强化宏观调控。围绕“以产业需求办专业、以壮大产业强专业”的思路,出台《加强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形成从“海里”的水产养殖、航海技术,到“陆上”的汽车制造、信息技术,再到“空中”的通用航空等,全方位对接日照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
为了打造符合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照市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前沿,构建“一体育人、岗课融合、分段培养、在岗成才”人才培养模式,量身定制产业需求、行业需要、企业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日照市建成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5个、省级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项目8个。
依托全市十大重点产业链,日照市积极汇聚产教资源,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已成立由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院校牵头,市内外448家院校、企业行业等参与的钢铁、现代建筑、生命健康等10个行业产教融合联盟。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精准化实施人才培养。
服务人人、助力创新: 使职业教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先导力量人是城市的核心。
多年来,日照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城市、发展教育,将职业教育作为城市现代化的先导力量,为职教学子、市民提供适合的教育和培训,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群众普惠发展。
围绕“职普融通”理念,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思想,出台《关于开展高中阶段职普融通的指导意见》,探索实施高中段职普融通试点。围绕支柱、特色、新兴等产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新型农民等社会培训,实行“订单式”培养,年累计培训各类社会人员5.3万人次,为区域产业升级培育素质高、本领强的产业蓝领大军。
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发挥技术技能积累优势,是职业教育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循着这一思路,日照市围绕日照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支持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孵化基地,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校企共同研发汽车半轴管头、液压油井导向套等110余种产品,改造企业生产线137条,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7项,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
产教城融合发展的背后,无论对产业、教育、城市,都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态势,是在系统观念指导下的跨界融合发展,而发展的核心要义,便是为城市提供动能,使职业教育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变量,形成职业教育和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产教城发展新形态。
(吴志斌 蒋月阳 丁明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