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局部慢热”:一周城市生活
9月28日到10月27日,“局部慢热”气候艺术群展在广州进行。主办方有感于今夏各地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给人类社会带来致命冲击之后,人们的意识却依旧滞后,被局限的视角所困,因此想以一种民间的、本土的、集体的姿态,对气候危机发出有力而敏感的探索。
本次展览招募了6位艺术家,与139位公众一同历时156天共同创作而成,其中有荔枝记者完成的调查日志《愿“荔”与你同在》,今年两广的极端天气如何影响了你我的“吃荔枝自由”;通过观察和记录广东人烈日下在家门口晒东西的习惯,来隐喻极端高温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晒·命》;还有《苔藓共处实验室》、属于家的气候故事《纟》,以及创作有关气候变化的艺术作品本身会产生多少碳排放《试探试碳》。
本期回顾邀请到参展艺术家阿童,他借用“龛”这一南方街头常见的小型神圣空间,和参与者一起创作了20个造型各异的“龛”,每座龛都指向一个具体的气候行动倡议,不同的行动也会积累不同的气候“功德”。阿童将分享参与本次展览的经历,以及他是如何理解社会参与式艺术和气候变化的。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澎湃新闻《2022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及行动调查》曾向“知道气候问题但还没有实施环保行为”的受访者询问原因,最高票的两个答案是“一个人做没有用”“身边的人都没有实施环保行为”。报告指出,如果想鼓励中国公众实施环保行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是,要让每一个人知道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这也成了我在申请该“气候艺术”项目时的出发点:让身边人的气候友好行动(或未行动)被互相看见。
项目启动后,通过线上招募到了17位参与者,分至两场线下工作坊,分享各自对极端天气的理解和应对经验。
阿童的项目《“拜拜”极端天气》在“局部慢热”展览现场
因人而异的气候友好行动
除了如“台风天,窗户贴米字真的有用”这类“预防”行动,看过基林曲线(Keeling Curve)、对“人类行为会对气候变化造成影响”有所共识的两组参与者,都开始陆续抛出更多“环保”或是“能减少碳排放”的行动倡议。
“减缓”和“适应”,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具体到中国广州老城区,又能给出哪些本地可践行的行动倡议呢?针对不同极端天气挑战(高温、台风、暴雨等),不同生活习惯下的个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显然,我们无法给出统一的标准。例如,“少开空调”似乎是更节省能源更环保的建议。但在高温更频发的未来,预防中暑或许更为重要。此时,劝说节省的长辈去“公区纳凉”或“为长辈代缴电费,要求打开空调”或许会是更实际的倡议;同理,“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吃肉”、“买二手”等都因人而异,有各自的前置条件和相对的“执行难度”。
工作坊现场,我建了一个坐标轴,用以承载大家的碎片想法。横轴是每个行动倡议的“难易程度”,参与者在分享时会根据个人经验来判断其相对位置。而纵轴,本意是指该行动对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力”,在此我挪用了“功德”作为衡量单位,以此嫁接到后续的艺术创作语境中。
在地艺术作为沟通工具
广州街头,常见有许多信仰的具象呈现——门口土地神、天官赐福、八卦镜、泰山石敢当等。老一辈的广府人普遍熟悉各神位的设立与拜别要求。出于对地方习俗的兴趣,也为了创造与他们对话的契机,我发起了第二阶段的招募,邀请更多创作者各自以“神龛”作为创作容器,具象化一个个口号式的倡议行动。
熟悉气候议题的人,会用碳排放量作为衡量,能说出“牛肉的碳排放是猪肉的五倍”之类的话。但这样的衡量标准,并不在市民熟悉的话语体系里。荔枝是不是难买了,三伏天要去哪里艾灸,中元节快到了记得烧纸……或许是更日常的聊天内容。“通过挪用形成间离的效果、借已有的信仰体系去思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便成了这组作品的核心方法。
由参与者根据自身12次中暑及自救经验创作的作品《凉感龛》
鼓励大家好好吃饭,用瓜果、香料、咖啡豆、大米袋等材料创作的作品《一切始于一颗种子…》
提倡“身体嘴巴歇一歇,心静自然凉”,期望通过全民“慢下来”给地球一些喘息时间的作品《慢神》
“需要公共参与”是项目组在招募时就明确的方向。通过内部工作坊,项目组将气候行动的理念、方法论和参与式艺术的可能性同步给了各位艺术家。而后,我们回到广州、珠海、洞庭湖等地,各自选点,开展项目。线上征稿、线下走访、组织工作坊、定向邀约、线下偶遇……各艺术家触达公众的路径各不相同,呈现的面貌也不一定是“艺术”。有价值的内容,大多在聊聊天、唠唠嗑、吹吹水、动动手中发生。在这里,艺术更像是一种打开对话、创造影响力(effective)的工具。其打动人心(affective)的美学价值,也给后续的意识改变(awareness)带来可能。
项目对话现场
有限的公共参与
面对不同公众,对话难度也是不同的。在《“拜拜”极端天气》中,前两个阶段通过推文或朋友圈招募来的参与者,对活动主题、气候变化多少有所认同,更接近在同温层的对话。当艺术创作被集合成一辆巡游车走进广州的老城区,项目终于触达我最初瞄准的对话对象:街坊邻里。
地铁口、商铺外、巷子里,无论在哪,他们都会从听到吆喝“来投个票吧”开始,转而看见一辆装载了二十座“龛”的怪车。
每座“龛”前配有一个闲置的调料罐与一把回收来的咖啡渣,用作收集投票的工具。而所谓的“票”,是从同一社区回收所得、大家日常“拜拜”会用的竹签香。它们被插在那座名为“不关我的事”的“龛”前,等待着被大家取出,基于个人偏好,投给其他行动倡议。
上街后,陆续有市容管理人员前来关心这辆车上街的目的、是否有证照审批;有提菜阿姨会在等红灯期间上下打量。问其想法,摆摆手,说“我不懂的”;有下课的小学生上来拨弄机关,摸摸这儿,摸摸那儿,问现场可不可以做一个玩儿……
到这里,都还只是表面的对话。设想中,“理想的参与”是被形式吸引后的停留、交流、直至相互启发。但就像你不会拐进街边的每个商铺一样,只有少部分的路人会脱离原有轨迹,为此逗留并付出有限的注意力与时间。悲观来说,气候议题就像这辆车,或“房间里的大象”,那么刺眼,却鲜有人问津。不过,巡游现场也曾闪现过几个片段值得一提:
有个独自前来的小女孩,先为几个她觉得好看的龛投了票,还翻看了相关小书。在得知现场无法动手做,也无法购买任何一个作品之后,没说话便离开了。十多分钟后,她再次出现,拉来了在别处喝茶的弟弟和妈妈,主动介绍起“玩法”,邀请他们参与投票和选择;
一家服装店的老板,抽烟的功夫,与我搭话。在意识到作品大多在讲述的是环保行动后,狠狠夸了夸会关注这些的年轻人。随着对话的深入,烟抽完了,我们还在聊。“…以前的人,见义勇为的多,因为大家心思没这么多。现在都要各忙各的,社会风气不一样了…”“…很多东西不靠法律,还得靠家文化,靠信仰…”
也有不解的阿姨问“你做这些(巡游)有什么用?”“什么有用?钱最有用。别耽误我做生意了。”
小朋友翻看相关书籍
居民参与
在随访路人的过程中,我看到,即使今年广东遭受了印象深刻的台风和暴雨,气候议题依旧离大家的日常很远,也有很强的时效性。在一个明媚的午后,聊到预防措施,诸如加固门窗、预防中暑,大家普遍表示认同。但在街头临时的对话现场,很少有人能多想一步,去翻阅那本《气候变化下社区健康风险防范手册》,问问哪里寻找防中暑知识,或聊聊门窗加固的必要性。此外,在问及更多环保行为时,是有人可以秒回“多种树”的,但得追问“哪些是你能做到的”,才会想起“蚂蚁森林”或家附近的“红树林保护湿地”。
在我的观察中,收集雨水、随手关灯、一周两天吃素等各类减量(减少碳排放)行为对社区里的大多数而言,会被理解为省钱节能或一种利他的行为,没有直观的回报。推行这些,或许需要借助更多的是道德、是公民意识、是服装店老板说的家文化和信仰。相比之下,随身备水、多看新闻、辨识谣言、多关注高温台风预警信号等行动,因与切身利益挂钩,也更易在社区被推广和接受。
回到“气候变化x参与式艺术”,最初为与老一辈建立沟通而挪用的“拜拜”形式,并未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明显察觉到形成间离与反思的效果。反而是青年人,会在巡游和展览现场“秒懂”,并留下更多的感触。
年轻人“拜拜”
至于与那位“别耽误做生意”阿姨的故事,在后来我去她商铺买水果时又有了更新:“我记得你,上次推车的那个,后来投票最多的是哪个呀?”我想,展览会落幕,但关系已建立,讨论还在继续,而最初想“让身边人的气候友好行动(或未行动)被互相看见”的目标,多少也有所实现了。
愿大家都心怀敬畏、有意识地生活。
(图/文 阿童 艺术教育工作者、公益活动策划师)
本周主题推荐
书|《关于气候变化的10个误解:行动,从我开始!》
这是一本写给6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的科普漫画,适合对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有所意识的年轻一代;同时,它也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的普及性读物,因为它不仅能清晰解答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能给每一个关心地球和人类未来的普通人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
书|《行动中的艺术:21世纪中国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话语实践》
社会参与式艺术是行动中的艺术,它消解艺术与社会的边界,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共生关系。社会参与式艺术呼吁艺术去干预、介入、参与原事物,使之成为一体,从而改变它,以一种与事物同命运而不是再现事物真理的方式介入现实。本书邀请见证了中国当代社会参与式艺术发展历史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策展人、艺术家,梳理社会参与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同时展望其发展前景。这些话语实践见证了一个行动中的21世纪中国。
书|《碳民主:石油时代的政治权力》
本书作者带我们追溯久被忽视的石油本身作为“帝国血液”的生产与流通历程,逐一拨开“民主”“自决”“发展”“经济”等理念和话语的迷雾,勾勒出一部与殖民现代性和自然政治深度交织的能源史。
书|《撒哈拉海计划:技术、殖民与气候危机》
本书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项大型气候工程——撒哈拉海计划、亚特兰特罗帕计划及东方总计划,并将其置于环境、文化、政治的背景下加以解读。
首届海南无墙艺术公期|招募信
详情请关注 无墙幼稚园微信公众号
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我们这个时代的县城文学
详情请关注 思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会|Alan Butler: 虚拟与现实的重构
详情请关注 XSPACE富士胶片影像空间微信公众号
上海·观影交流|《女人世界》导演映后交流
详情请关注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2024上海国际摄影节:我们的城市
详情请关注 上海市摄影节协会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摄影出版项目“重光:摄影的书写”
详情请关注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2024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成果展
详情请关注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明园珍赏——嘉定秋霞圃特展
详情请关注 嘉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OTHERS:分段4——上海展
详情请关注 群岛丨Archipelago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撄宁而生
详情请关注 震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广州·活动|GDMoA微寻宝:“看起来像……实际上是……”
11月活动场次:
11月10日(周日)14:00-16:00
11月17日(周日)14:00-16:00
11月22日(周五)14:00-16:00
11月26日(周二)14:00-16:00
详情请关注
广东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目击当代:一座城市美术馆的观察与见证
详情请关注 深圳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深蓝变奏曲:水的多元视界
详情请关注 深圳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重庆·展览|百年重百
详情请关注 重庆老街微信公众号
杭州·讲座|“为新中国设计”系列学术讲座五:新中国早期的北京建筑
详情请关注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CDM微信公众号
河南修武·活动|南坡秋兴2024:韧
详情请关注 离村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