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旦踏入乌镇戏剧节,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为何开始新陈代谢?

2024-11-11 1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迈入第二个十年的乌镇戏剧节背后传递出,无论是戏剧界还是中国的戏剧生态,都如同一艘正在进行迭代的忒修斯船,悄然进行新陈代谢——纵观国内原创,“85后”乃至“90后”的戏剧人已然独当一面。

多年观看、观察戏剧节的本文作者在今年发现,戏剧不该只是曲高和寡的冷门艺术,它需要与时代并进,和真实世界一样,需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也需要参与到社会和生活中,“而那些在生活中用力活过的人,才有能力反哺戏剧创作,并借由戏剧滋养观众的灵魂。”

文 / 阿之

在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刚拉开帷幕时,中国戏剧圈对于世界戏剧生态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层面上,而这十余年来,乌镇戏剧节也常常成为中国戏剧人们的风向标,乌镇戏剧界带领中国观众认识了巴西仓库剧团、丹麦欧丁剧团,图米纳斯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大嘴突击队的《西方社会》等剧都通过乌镇戏剧节“出圈”并再度应邀来华演出,可以说,乌镇戏剧节在推动戏剧的民间影响力上功不可没。

如今的乌镇戏剧节,开始迈入第二个十年,无论是戏剧界还是中国的戏剧生态,都如同一艘正在进行迭代的忒修斯船,悄然进行新陈代谢——纵观国内原创,“85后”乃至“90后”的戏剧人已然独当一面,倒是孟京辉、李建军这样的中生代戏剧人虽然每年都有新作推出,但已经鲜少被津津乐道。

▲ 《人工智能与亚伯》剧照

这几年的邀请剧目,都会特设“学院观察”板块,创作者是高校师生。今年的“学院观察”,奥地利的莱因哈特戏剧学院带来的《人工智能与亚伯》由创作者和ChatGPT共同创作剧本并设计舞台布景,导演比安卡·托马斯出生于1994年,她有着戏剧导演和心理学的跨学科背景,她想在这部作品中,讨论人工智能的社会角色以及编程者的责任。而《维特:改编自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一部小说》则是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主导的一次国际合作,由德国戏剧构作塞巴斯蒂安·凯撒执导。上述两部作品,今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讨论,甚至多于作为戏剧节发起人之一的孟京辉执导的《等待戈多》。

和《人工智能与亚伯》相类似,“薪传实验剧团”发起人王翀带来的新作《躺平2.0》的文本由人工智能协助完成。每场演出的观众上限是22位,观众进场前,必须脱掉鞋袜、关掉手机,进场之后全程躺平参与此戏。戏的背景设定有些科幻意味,观众会被告知,他们将要参加一场星际旅行,要去往一颗叫“躺星”的行星,旅程有两名宇航员和一个叫“高菩提”的人工智能,而所有参与此戏的观众都是“游客”。剧中有很多互动部分,观众会在主创的引导下,思考哲学和生死。

▲《逆转未来》剧照

同样拥有科幻背景的《逆转未来》曾在去年于北京歌德学院进行首演,这是一部由健全人和残障人士共同完成的融合戏剧。参演的残障演员涉及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与肢体障碍,他们大多数是素人演员,这部作品也成为近年来共融戏剧里的代表性作品。《逆转未来》的故事发生在未来,守护地球文明的“保守派”和接受身体改造的“激进派”发生争端,而“激进派”认为,残缺的身体才能让人类的灵魂完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残障人士占据主导地位的反乌托邦故事。

《逆转未来》的导演马岩在采访中坦言,他主张“世界反转,理解万岁”。他对戏里的残障演员进行十期戏剧工作坊的训练,并且努力在戏剧工作坊中协助演员克服困难。由于戏里的演员很多是没有表演经验的残障人士,对于视障人群如何找到面光和地点、听障人士如何把握戏剧节奏,都需要在排练过程中反复打磨。而此次的乌镇戏剧节,马岩也带领了一个残健融合的戏剧工作坊,让戏剧爱好者们对于融合戏剧的创作,有更加生动的感性认知。

▲ 水上歌剧《漂浮歌后》

舞蹈剧场《盛会gala》也是一部由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士、素人演员和专业舞者共同完成的融合作品。初版的创排在2015年的巴黎,后来又有了厦门版和北京版,此次的乌镇戏剧界版本,经由重新的梳理,将平等的理念,在这种包容的艺术形式里贯彻到底。今年口碑最好的剧目是来自比利时的《指尖情愫》,这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肢体作品,它并非像残健融合的作品那样,有介入社会议题的强大野心,但在艺术层面上,它却是赏心悦目的——表演、影像、装置各种媒介相得益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淋漓尽致地在舞台上书写一部“当代微型史诗”。

▲ 文学原著改编的剧目

《指尖情愫》的编导格雷戈里·格罗斯让在“小镇对话”的环节里,分享《指尖情愫》的创作过程——为什么这部作品的灵感原点来自于手指?约莫十余年前,他曾经组织过一次头脑风暴,参加的人群有舞者、戏剧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他们通过一周的时间,来讨论三种艺术形式,可以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实验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手指可以做出多种模拟身体运动的表达,比如行走、跳跃,手指还可以活灵活现地模拟人体的四肢,而摄影师将“手的舞蹈”进行实时拍摄并在演出过程中投影到屏幕上,观众则可以同时看到表演者的原始创作素材和被镜头剪辑过的影像。

▲ 《我们走吧》《海边》剧照

除了科幻、残健互融、肢体表演,今年的乌镇戏剧界,“死亡”也是频频出现的主题。熟知戏剧圈动态的观众都知道,过去两年世界戏剧圈先后丧失了彼得·布鲁克、里马斯·图米纳斯等泰斗级人物,他们的作品,也都曾因乌镇戏剧节,被更多中国观众所熟知,他们的离去,让“哀悼”和“告别”成为绕不开的主题。哀悼和告别都离不开仪式,葬礼成了这届戏剧界的高频场景——开幕大戏《我们走吧》改编自以色列剧作家汉诺赫·列文的《旅人》,这部呈现了五个家庭的社区之间的羁绊的黑色幽默剧作,被戏谑地称为“八场葬礼的喜剧”;闭幕大戏《海边》的编导瓦日迪·穆瓦德被视为当代法语戏剧舞台上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这部剧讲述了一位经历丧父之痛的年轻人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寻找埋葬地点,经历了一段颇具奇幻色彩的旅程,并且在旅程中邂逅一群和他一样迷茫的年轻人,他们都在找回自己迷失的方向。

另一部闭幕戏《皆归尘土》是一名女舞者、来自法国的索伦·韦纳赫特的独角戏。她曾经经历了一场家族成员的葬礼,这场葬礼让她和疏离已久的家人重新取得情感联结,于是她在表演现场为她自己虚构了一场葬礼,观众都是来送她最后一程的人,借由这种构建和互动,来探讨如何与所爱之人进行告别。而上文提到的《躺平2.0》,互动环节也不乏“如果这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你希望能做什么”这样的灵魂拷问。

戏剧不该只是曲高和寡的冷门艺术,它需要与时代并进,和真实世界一样,需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也需要参与到社会和生活中,而那些在生活中用力活过的人,才有能力反哺戏剧创作,并借由戏剧滋养观众的灵魂。倘若说这届乌镇戏剧节能给观众什么样的启示,或许便是如此。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官网图

原标题:《一旦踏入乌镇戏剧节,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为何开始新陈代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