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答记者问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十年审判工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2024-11-07 0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十年审判工作白皮书(2014-2024)》(中英文版)。近30家新闻媒体现场参加。

光明日报记者

光明日报:从刚才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建院十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了近20万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充分展示了专门法院的职能使命。作为专门法院,审理如此大量的案件,在工作机制和举措的创新上取得了什么成果?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委会委员、立案庭庭长 仪军

仪军:感谢您的提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10年间审理了近20万件案件,但法官人数经过两次增编目前为67名,2023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432件。为了用有限的审判力量审理好这些案件,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向改革要效率。在发布《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十年审判工作白皮书》中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院以来的改革举措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工作,这三方面的工作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质效提升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一是持续加大繁简分流工作。2016年2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了速审组,对事实相对清楚、法律适用标准相对明确的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实行集中快速审理。2021年8月,逐步将权利义务关系相对明确、争议不大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二审案件等简单案件纳入立案前端快速审理,实现了用全院17%的审判力量高效审结超过46%的相对简单案件的效果。

二是强调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一方面,多措并举推进批量案件实质性化解。通过发布各类典型案例和示范性裁判,加强规则指引,减少纠纷形成诉讼。例如,发布商标恶意注册十大案例,从源头遏制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减少此类案件形成;在审理的涉平台企业、涉数据等新兴数字经济领域案件中,通过示范判决,促成当事人纠纷“一揽子”和解,形成“裁判+治理”的司法导向;通过诉前约谈涉嫌恶意诉讼的当事人,规制批量恶意诉讼。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全流程调解工作。深化落实“总对总”调解工作机制,陆续吸纳了19家“总对总”行业调解组织,通过诉前化解、诉中调解、判后答疑,形成全流程调解机制。近3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民事一审、二审案件逐年下降,降幅达20%。

三是积极推进诉讼全流程电子化改革。2023年4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始探索知识产权诉讼全流程电子化和电子卷宗档案改革,今年10月15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档案电子化管理顺利通过北京市档案局评审,成为北京首家通过市档案局档案电子化管理试点评估的法院。同时,依托电子卷宗开展深度应用,启动了裁判文书自动生成试点,目前简单商标行政案件裁判文书的生成合格率已达60%,商标申请驳回复审案件的平均审理时长从146天缩短到57天。

未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审判机制,提升司法保护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为知识产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北京日报记者

北京日报:我们注意到发布的内容中包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一些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不仅涉及新类型的法律问题,而且很多涉及到新兴、前沿的技术问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们如何审理好这些案件?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副庭长 兰国红

兰国红:感谢您的提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专业立院,通过持续强化专业化审判,不断提高新领域、新类型案件的审判能力和水平。具体而言,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举措:

一是坚持庭室和审判团队的专业化。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建院以来,陆续实现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竞争垄断分别由相关专业团队和庭室审理的审判庭室布局。同时,充分发挥法官会议制度效能,按照专业领域分设专利、商标、著作权、竞争垄断、综合程序五个法官会议专业委员会,并在法官会议专业委员会下设调研组,注重结合审判开展调查研究,反哺审判实践,为审判团队妥善审理疑难复杂前沿案件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搭建高价值案件“四专机制”。针对涉及重点技术领域、新兴产业的高价值案件,建立起前端“精准识别”+后端“四专模式”审理的全流程工作机制,组建了药品专利链接、软件、数据、标准必要专利、种业、集成电路6个“专班”,采取“围绕专题、组建专班、借助专家、培养专才”的“四专模式”,以精细化的审判管理助推专业化审判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9月底,已识别并受理高价值技术类案件368件,审结184件,平均审理周期由2022年的167天缩短至2023年的140天,同比缩短了15.6%。

三是不断健全技术事实查明机制。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难的特点,于2015年10月成立技术调查室,并陆续出台《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技术调查官工作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不断优化技术调查官制度。依法提高人民陪审员的专业化程度,充分发挥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的作用。聘请14位“两院”院士作为创新保护专家委员会的首批专家,形成“院士导航、专家引领、技术调查官支持、多方辅助参与”的全方位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为新兴、前沿领域技术事实的查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继续深化专业化审判格局建设,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大局水平,为推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