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曝引导用户给陌生人转账,芒果TV客服回应
近日,有博主发文称,在“芒果TV”APP看电视剧时,通过页面的广告抽取到“充100元得200元”的话费券,但是最后交易记录显示给另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充了话费。另外,还有其他用户向红星资本局透露,他们也曾在“芒果TV”APP遇到类似情况。除了给陌生号码充话费,还包括“跳转到其他网址,需分10次领取完200元话费”,以及“钱直接被转给了另一个个人账户”等。
11月5日,红星资本局就此事致电芒果TV,其客服人员表示,芒果TV没有充话费的服务,用户是订购了第三方广告。用户可以提供支付截图,芒果TV将反馈给广告商,客服将通过“芒果TV”APP联系用户,退款预计将在3-7个工作日到账。
有律师告诉红星资本局,涉事第三方广告明显违背了相关法律,平台应采取删除、屏蔽、断开发布链接等措施予以制止,但芒果TV未尽到相关的审核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与“充100元得200元活动”
却给陌生账户充了值
11月5日,前述博主告诉红星资本局,她于11月1日在“芒果TV”APP上看电视剧时,视频下方有个“立即领取7天VIP”的活动,她没注意到右上角的“广告”二字,点击后跳转到一个抽奖页面,抽到了“充100元得200元”的话费券。“一直笃定这是官方活动,也没多想就充值了。”她说道。然而,在充值后却发现支付宝交易记录显示给另一个陌生的号码充了话费。
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博主再点了一次“立即领取7天VIP”,同样抽到“充100元得200元”的话费券,并且再次支付,结果这次页面显示不是给另一个号码充值,而是出现了一个网址,点击该网址后,页面显示只能领取20元话费,200元分10次领取,每月1次。
与此同时,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在“芒果TV”APP上遇到过此种情况。来自广东的杨女士在10月末也在“芒果TV”APP上将100元话费充给了另一个号码。之后杨女士在不付款的前提下再次尝试,并且录下视频。通过慢速播放录下的视频显示,在跳转到支付宝页面之前,“芒果TV”APP还跳转到另一网页,该网页显示给陌生手机号充值100元。不过该网页很快跳转至支付宝付款页面。据杨女士描述,她曾致电芒果TV客服要求退款,芒果TV客服称这是广告合作方推送的广告。在第二天,杨女士收到了退款。同时,杨女士称,其收到的退款来自某个人支付宝账户,且经过与有类似经历的网友交流发现,退款均源自于同一个个人账户。
广告“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网友不堪其扰
随着长视频平台商业化推进,呈现给用户的广告已花样迭出。不但数量越来越多,占据的时间、位置也是越发“见缝插针”,可谓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最烦人的是,即便充值成为了平台会员,不少用户仍不得不收看“小剧场广告”“创可贴广告”“暂停广告”等多个名目的广告。
作为长视频头部应用之一的芒果TV,近来被多位网友投诉其应用内广告“问题多多”,甚至连SVIP用户都跳不过。多位网友在不同社交媒体上反映,在芒果TV充值SVIP后观看《小巷人家》,发现四十分钟左右一集的电视却有四五个无法跳过的广告。网友们对此十分不满,称芒果TV的广告现在是“越来越过分了”。对此,芒果TV官方客服在答复网友查询时表示:《小巷人家》的广告是节目版权方自带的广告平台是跳过不了的,自带广告可以选择倍速播放。
不过,网友对这样的解释并不买账。有网友表示:“说了和没说一样,吃相过于难看!”还有网友质问:“那你可以不买带广告的节目吗?”另一位网友则讽刺道:“节目方比我平台方权力还大呢。很抱歉,我管不了他呢,他在节目里想干啥就干啥呢,别说是我纵容哦。”
律师:平台未尽审核义务需担责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告诉红星资本局,《广告法》规定,广告中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也规定,不得以多种方式欺骗、误导用户点击、浏览广告,因为上述第三方广告明显违反相关法律。
赵良善还指出,《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平台对违法广告应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发布链接等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对发布违法广告者采取警示、暂停或者终止服务等措施。“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规定,若平台明知或者应知广告主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赵良善说道,芒果TV未尽到相关的审核义务、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广告主的侵害行为,涉嫌对消费者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消费者来说,诈骗广告在各类APP里层出不穷,低价代充话费的广告是个‘陷阱’,所以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送福利、红包返利、抽奖等,切忌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赵良善建议,消费者若遭遇类似事件,可先向平台投诉反馈,由平台协调,亦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还可直接诉诸法院,依法维权。“此事也给平台敲响了警钟,有助于平台厘清责任边界,明确履责不到位的法律后果与风险。”赵良善说道。
另外,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在11月4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章中,也点名了“移动互联网广告推送槽点多惹人烦”的问题。文章指出,过度推送或套路推送广告不仅达不到预期宣传效果,反而会降低消费者体验和经营者形象。当前,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点击广告自动跳转免密支付。一些经营者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小额免密支付和部分银行小额交易无短信提醒的漏洞,在各类APP中植入广告链接,消费者无意中点击即被跳转扣费并自动续费。二是在特殊场景植入广告影响消费者体验。一些经营者在消费者需要快速支付或快速做出决策的场景中植入广告,且广告内容伪装成支付或领取优惠券页面,消费者无法仔细辨别便通过刷脸或免密支付购买了第三方虚拟产品。三是变相强制跳转广告。部分APP强制推送广告且无法关闭,或默认手机稍有晃动即为同意点击打开广告链接。
中消协还指出,互联网广告不规范推送行为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体验,甚至还可能损害消费者选择权或侵犯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伍世豪)
综合自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红星新闻、新快报、中国经济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