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原来如此,“心机HR”这样用人效研报

2024-11-06 14: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也许,HR是个尴尬的职业,但HR们之间的境遇,真的是天差地别。作为咨询机构,我们多次见证某些优秀HR的快速成长,更多次见证了其余人的快速堕落。有些优秀的HR,就是能够鹤立鸡群,让老板和业务部门特别认可。

那么,这类HR做对了什么呢?我们发现,这类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特别能够吸收外部数据来充实专业。

这个很好理解,人力资源专业本来就是定量多过定性,所以,当一个HR有了数据加持,他的专业性就显得特别突出。试想,如果HR能够在老板和业务部门面前用专业数据侃侃而谈,还能谈及业务和战略,那TA的专业影响力还不上了天?

所以,这群“心机HR”的职业生涯发展异常顺利,几年不见,人家就是HRD、HRVP,甚至是CHO了。老板的认可,反映在晋升提薪上,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穆胜咨询自2020年开始推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这份专业数据宝藏,自然引起了这群“心机HR”的关注。我们对这份研报的使用者进行了调研,发现他们在使用数据上,还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活该他们晋级加薪!

我们总结了十大应用场景,让我们一起来进入“心机HR”的数据世界。

场景1——学习相关指标算法,捍卫人力资源专业。

“心机HR”们很清楚,传统人力资源专业并不是一个数据化的专业,它缺乏指标体系的支撑,让很多本来专业的工作只能凭借手感。所以,谁更早掌握指标算法,谁就有数据,谁有数据,谁就有专业话语权。用一位HRD的话来说:“你们已经把指标体系做得很成熟了,研报的结构就是一个大的指标体系,我们获得的先是几十种指标算法,然后才是数据。”

场景2——量化人力资源专业,跟上公司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当下,大部分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动数字化转型,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业务流、资金流、人才流都面临数字化。如何让人力资源这个缺乏数据的专业能够跟上这个转型步伐?穆胜博士认为:“标准化是数据化的基建,数据化是数字化的基建。”,用人效研报中的指标体系来推进这个“三化进程”,让数字化工作有“落地的指标”,再合适不过了。

场景3——获取泛行业Baseline,判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聪明的老板都拒绝HR的自嗨,他们不仅要求算出各类人效数据、人力资源数据,还要求判断这些指标的表现。说简单点,如果一个HR负责人在进行季度/半年度/年度人力汇报时,仅仅罗列数据,不能给出对于数据水平的公允判断,那这些数据就失去了意义。

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的DA总监(负责数据分析模块)说:“以前我们给出的参考标杆,老板总是不太信任,说我们‘找差生比成绩’,现在有了你们这种研究人效的权威机构,很好地解决了数据信任的问题。”

场景4——获取泛行业Baseline,设置本公司人效Baseline。

企业要做人效管理,首先应该做人效解码,也就是为前台业务单元和中后台职能部门设定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人效指标,也包括Baseline。人效指标好解决,穆胜博士的人效矩阵1.0和2.0已经把这个问题谈得够透了,但Baseline也得解决呀。

本年的人效研报进行了“大改版”,进行了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工成本投产比、人工成本报酬率四大指标的统计。某位“中字头”央企二级公司HRD说:“这次的改版太惊艳了,以前是统计一个‘人效水平’,没有落到这么细的指标。现在四大指标都有Baseline,我们可以在不同业务部门选择不同指标了。”的确,有的业务做进攻,有的业务做防守,哪能用一个指标“一刀切”?

场景5——快速理解人效管理的框架,试水人效体系搭建。

人效重要,这个谁都知道;要做人效管理,这个大多企业也知道。但怎么做?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个绝大多数企业都不知道。于是,当老板下达了人效管理的指令,HRD只有浑浑噩噩地开启尝试,效果自然不能让人满意。更糟糕的是,还会引发业务部门的强烈反感。

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呢?穆胜博士和团队研究人效管理多年,其成果已经写成了“穆胜人效三部曲”,完全可以使用这个框架,架起桥梁过河呀。心机HR们说,没时间看书没关系,先翻翻你们的研报,精华都在里面,看完再和老板对话,相当于开卷考试,拿捏!

场景6——引用组织类指标,判断组织设计优劣。

在商科中,人力资源专业是数据匮乏的重灾区,而组织设计模块,又是人力资源专业数据匮乏的重灾区。

穆胜咨询的人效研报,对于组织类指标特别关注,呈现相当丰富,本年,更是呈现了最新研发的“组织精炼检测罗盘”。其中,扁平化指数、战斗人员占比、组织体脂率、流程效率值等指标创意十足,设计简洁优雅,使用简单直接。

某位多元化大型民营企业的CHO说:“我们集团本年要启动组织变革,研报里的数据可以判断组织设计的优劣,作为进行组织变革的重要参考情报。”

场景7——引用人才类指标,作为人才队伍调整的数据参考。

当下的经济寒冬里,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对人才队伍进行调整,通过各种形式减负担、调结构。人才队伍的调整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千万不能简单粗暴,瘦身也要讲究科学性。运用穆胜咨询的人效研报,可以有效指导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的制定,涉及人才队伍的大幅调整,尤其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成本,都需要精确的数据作为参考。

多大的人才流入率合适?多大的人才流出率合适?社招率又应该保持在多少?我们的司龄水平健康吗?不回答这些问题,怎么调整人才队伍呢?

场景8——展示人效水平,展示公司水平。

很多人认为人效是内部指标,只能用于提升管理。但问题是,经营和管理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怎么可能分开?看懂这个逻辑的“心机HR”,开始用人效指标来影响经营。迄今为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VC和CVC来到穆胜咨询的人效论坛,开始关注到人效,他们的目的就是用人效来判断企业发展潜力。

一位官至CHO的资深从业者说,TA进入公司EMT就是依靠自己的“经营影响力”。几年前,在大大小小的业务会上,TA就可以提及人效。而后,更是推动企业对外披露人效数据,TA记得穆胜博士提过“人效是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通过人效数据向客户和投资者展示本公司的管理水平,大大增加了他们信心。

场景9——基于人效数据,进行战略制定。

人效,就是在不同业务上放置人力资源这个核心筹码的结果,放筹码的方式几乎就是战略。放得对,企业人效就高,放得不对,企业人效就低。

通过对比人效研报中的泛行业Baseline,对本司整体和局部人效进行判断,相当于进行了简单直接的效率盘点,这显然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和方向。

例如,一个企业的人均营收在行业里就是很低,他们再怎么投入人力来做地盘,效果都不会太好,那么,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战略方向可能不够聚焦,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领域过多投入,应该收缩聚焦,而非继续盲目投入。

场景10——对标行业/竞对/友商的人效水平。

企业是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在经济寒冬里,只要保持人效水平的优势,就能“剩者为王”。有的“心机HR”已经关注到穆胜咨询推出的行业人效研报,开始运用这些高阶数据来设定企业的人效水平,倒逼企业的降本增效。有位鲁姓哲人说:“在经济寒冬里,算细账的企业,运气不会太差。”然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