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校园流行新的“死亡游戏”,很多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原创 代天医 果壳
窒息的操作很简单,因此,避免危险的重点应该是意识到窒息的危害,主动拒绝窒息游戏。
切勿尝试本文中提到和未提到的任何窒息方式,并阻止身边的人进行窒息尝试。
最近,小学校园里开始流行一种“死亡游戏”。
这种“游戏”有很多名字,梦回大唐、死亡三秒、晕厥挑战,说的都是它。据央视新闻报道,“游戏”涉及深呼吸、憋气等操作。
孩子尝试自我窒息行为,主要是为了造成脑缺氧,达到短暂的欣快状态。窒息行为可能是自己做出的,也可能由他人完成。
但孩子不知道的是,如此简单的操作,除了会带来一时的刺激,真的可能导致意识丧失、脑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如此操作,为什么会窒息?
学生家长反映的这种“死亡游戏”,是孩子的自我窒息行为。
这种危险的行为并不是新现象,早在1951年就有医学杂志进行过相关报道。之后,窒息游戏一直没有消失,而是以不同的形态不断重生,已经在多个国家造成了一系列儿童及青少年死亡事件。
窒息游戏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很多,而造成脑缺氧的机制主要有两种。
如果游戏动作涉及压迫颈部,会直接压迫颈动脉,减少了大脑的血流供应,造成脑缺氧。而且,颈动脉受压时,血管内的压力感受器会导致脑血管舒张,进一步减少供氧。同时,迷走神经激活,降低心率和血压,与前两种机制共同导致脑缺氧。
第二种机制是过度换气。当孩子快速深呼吸(也就是过度换气),体内的二氧化碳会减少,血液pH值升高形成碱中毒,造成头晕、手脚和口周麻木刺痛等表现。原本,屏气时体内逐渐增多的二氧化碳应该刺激呼吸,让人不自觉开始吸气,但如果之前存在过度换气造成的二氧化碳减少,则会延长屏气时间。于是,大脑中的氧气逐渐被消耗掉,缺氧造成脑损伤。另外,碱中毒本身干扰大脑功能、引起脑血管收缩,让脑缺氧更易发生。
过度换气和屏气已经足以造成晕厥,如果再加上同伴对胸部的挤压,脑缺氧将更加严重。
为什么死亡游戏屡禁不止?
发现危险并避开,是生长发育和学习带给我们的能力。儿童和青少年这种能力还不足,冒险行为很常见,包括窒息游戏这类可能导致严重意外伤害的行为。
调查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参与窒息游戏的原因,主要包括寻求刺激和融入社会群体。多数研究者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这类游戏与自杀、自残和性窒息不同。
孩子可能相信窒息会带来欣快感,想要体验自己想象中的丧失意识、濒死的感觉。而且,如果朋友们都在尝试窒息游戏,孩子还有可能担心自己不参与的话会被嘲笑和排挤。研究普遍表明,窒息游戏是一项团体活动,只有0.5%~23%的人自己单独做出窒息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可能不知道窒息游戏的危险性。
研究显示,17%~40%的儿童及青少年认为,窒息游戏不存在任何风险,57%的人提到,如果事前知道它会造成脑损伤和死亡,就不会尝试了。
因此,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朋友,也许真的可以帮到一些孩子。
窒息游戏有多危险?
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氧气不足持续几分钟就可以造成脑细胞死亡。玩窒息游戏可能立即造成晕厥、癫痫发作,并且可能因为跌倒、同伴的挤压造成其他伤害,如脑震荡、骨折等。而且,即使只尝试过一次,如果缺氧严重,脑损伤将无法完全恢复,造成长期的注意力不集中、短期记忆功能丧失、认知功能受损、头痛、失明或瘫痪,甚至死亡。
由于窒息游戏的行为和后果难以确定,目前我们还不了解它流行情况、长期影响和死亡病例的准确数据。有研究者汇总了17项研究的结果,发现欧美国家0~20岁的人中,36.2%~72%的人知道窒息游戏,7.4%曾经亲身尝试过。
美国疾病与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一项研究中,在1995年至2007年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研究者认定82名6~19岁儿童及青少年可能因窒息游戏死亡,其中86.6%为男性,平均年龄13.3岁。
我的孩子参与窒息游戏了吗?
在因窒息游戏死亡的孩子中,有92.9%的父母表示,自己在孩子去世后才知道窒息游戏。家长怎样才能更早发现呢?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有可能是因为参与了窒息游戏:
提到与窒息游戏相关的词
眼睛布满血丝
面部皮肤下有瘀点(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尤其是眼睑及结膜处
脖子上有勒痕,或者身体上有其他伤痕
出现频繁、严重的头痛
在家具等物体上捆绑绳结、皮带、围巾等
孩子对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是非常正常的,但这种好奇心不加引导的话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身为成年人,老师和家长不仅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更要及时回应孩子关心的问题,让孩子在面对世界时有更多的知识武装,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更理性的判断——比如意识模糊和晕倒和窒息都是极度危险的,甚至猛于水火。
此外,学校也要多多关注学生之中的流行文化,如果发现危险游戏,要及时叫停制止,并且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也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了解他们“游戏”背后的需求,帮助他们提升身心健康的意识。
参考文献
[1]Busse H, Harrop T, Gunnell D, Kipping R.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harm of engagement in self-asphyxial behaviours ('choking game') in young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Dis Child. 2015 Dec;100(12):1106-14.
[2]Guilheri J, Andronikof A, Yazigi L. The "choking game": a new craze among Brazilia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Psychophysiological, behavioral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phyxial games'. Cien Saude Colet. 2017 Mar;22(3):867-878. Portuguese, English.
[3]Defenderfer EK, Austin JE, Davies WH. The Choking Game on YouTube: An Update. Glob Pediatr Health. 2016 Mar 16;3:2333794X15622333. doi: 10.1177/2333794X15622333. Erratum in: Glob Pediatr Health. 2016 May 13;3:2333794X16651782.
[4]Bernacki JM, Davies WH. Prevention of the Choking Game: parent perspectives. J Inj Violence Res. 2012 Jul;4(2):73-8. doi: 10.5249/jivr.v4i2.119.
[5]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5706a1.htm
作者:代天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