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圆桌|博物馆的未来,从观众需求、共鸣度等谈起
近日,“无限变革:未来博物馆的万象之门”论坛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办。此次论坛以“无限变革:未来博物馆的万象之门”为主题,聚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科技创新、以及跨学科艺术实践与策展。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角度,探讨“博物馆的未来”。
在论坛伊始,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该主题由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主持,与会者在数字化浪潮背景下探讨了博物馆的变革之路,特别是如何在当代数字生态中重新定义自身角色。
研讨会现场
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孟庆金梳理了自然博物馆的历史,“自然博物馆的发展起源于对自然物的收藏。最早的时候,尤其是几个世纪之前,欧洲的一些王公贵族,还有一些学术机构会收藏一些有一定视觉特征的自然物,尤其是奇特的自然物。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自然博物馆到今天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以展品为中心转变为观众维度,从相对内向的独立运营机构转变为外向的社会协同发展的机构,以及博物馆内藏品的单一学科转变为多学科等。”
国家自然博物馆
孟庆金谈及了自然博物馆所面临着未来挑战:一是要重新构建藏品的收藏体系,不能只关注传统生物体姿态标本的收藏,还要关注生态环境样本的收藏,以及生态行为的记录,以及研究手稿、科学化数字藏品,以及藏品背后的人物、科学发现的故事的记录。此外,现在的自然博物馆需要开展多学科的融合、多功能的交叉展示。
孟庆金强调了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必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演变,打破传统的壁垒。自然博物馆正通过拓展室外空间、结合多学科和艺术合作来增强科学普及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成为人与自然的桥梁。
枝脉蕨,国家自然博物馆藏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从观众需求出发,谈及了苏博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她表示,“观众是我们最大的根本,所以博物馆的未来一定要关注观众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一是观众数量的变化,二是观众画像的变化,三是观众参观兴趣的变化。在苏博,女性观众占到65%,在年龄段上,以19至45岁的青年观众为主,在地域上,外地观众占到了70%。而在观众入馆的目的中,通过调查可知,刚开馆时,七成以上观众是来看建筑的,随着我们提供的展览与服务,则变化为了1/3的观众是来看建筑,1/3的观众是来看展览,另外1/3的观众是为休闲而来。”
苏州博物馆
对于观众需求的变化,谢晓婷讲述了苏州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变化,包括博物馆在贝聿铭先生设计之初时就设想了呈现当代艺术展,希望观众看看古代艺术,再看看现当代艺术,感受艺术的不断发展。她以艺术史学家巫鸿策划的“画屏”展为例,讲述博物馆展览所实现的传统与未来的对话。此外,谢晓婷也讲述了针对苏州吴语方言的展览,用以保护苏州话,加强本地观众讲苏州话的意识。以及与国际上的博物馆进行合作,向观众展现世界文明,以此形成不同文明的展示与对话。
苏州博物馆西馆“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珍品展”现场
谢晓婷强调了观众是博物馆工作的根本,而创新对于博物馆的生存和吸引力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创新展览、教育活动和社交媒体扩大影响。“未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其实没有人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我觉得未来的博物馆要强调公共服务的部分,并从分众化服务转向精细化的服务,能够实现全人群、全年龄和全内容的覆盖。”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奕以“相关性、共鸣度、同理心”为切入点,讲述博物馆与观众建立联系的核心,认为博物馆应当超越知识传播,注重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对展览主题产生深刻的个人连接。郑奕表示,在我们当下的博物馆备案体系里,历史类、文化类的博物馆是居多的,所以大家看到的更多是过去的内容。对于过去故事的展示如何与当下生活产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她以英国伦敦博物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的多个展览为例,讲述了展览教育活动不能与社会发展脱节,需要与时俱进,与公众生活产生关联。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美术馆儿童展厅中,由设计二人组搭建“餐馆”
“过于阳春白雪,过于曲高和寡,就自然引发不了共鸣。所以博物馆需通过展览、教育等达求一个相关性、共鸣度、同理心,易观之的传播,善循环,才能讲好当下的故事。即便讲述历史,也需要嫁接到当下,真正地促使我们的博物馆输出见人、见物、见精神。现在国际国内博物馆界一直在提一个准入的问题,我觉得有一句话能够表达我内心对于准入的一个理解:准入不只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而是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位置。最后,激励公众的同理心,促使公众与更大的世界拥有爱的能力与态度。”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夜景
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讲述了资源不平衡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她以世博会博物馆的发展为例,提到通过建立教育品牌和推广线上课程来提高社会教育影响力,强调与社会合作,以便从“展示”到“分享”跨越,创造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在博物馆资源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必须要做的事‘融’。这里指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借助社会的力量,将自己本身的小圈转变为一个大圈。同时,与以文物展示为中心的展馆不同,需要形成差异化,形成一种有活力的生活状态。我们通过举办夜场电影、夏季音乐会、沿江的小戏剧、T台等活动,将展场变得更灵活。”刘文涛说。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社教活动 手账市集
在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看来,中国大多数的博物馆仍以相似的方式梳理和总结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观众对这类博物馆的需求是否依然强烈?我们是不是应当探讨在如何保持历史传承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当代观众的期待和需求?
张琳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讲述了博物馆从1.0时代的玻璃物品的展示,到2.0时代的注重观众家庭的互动和针对儿童的玻璃展示,再到3.0时代的与多位当代艺术家合作的“退火”艺术创作项目等的进化过程,通过科技、艺术与未来主题的融合,创造多样化的观展体验,激发观众的创新意识。
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公教项目,热吹
当天论坛的第二个主题则聚焦“博物馆与科技、人工智能”,由数字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 AI 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主持,带领观众深入探索了AI和VR等技术如何塑造新的观展方式。讲者们展示了科技如何赋予博物馆新的生命力,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传统展览形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成为当日讨论的亮点之一。
上海玻璃博物馆“SHMOG NXT”项目,在实体与虚拟体验中寻找平衡
协调亚洲创始人、执行总裁、上海玻璃博物馆副馆长迪尔曼·图蒙提到上海玻璃博物馆通过“SHMOG NXT”项目在实体与虚拟体验中寻找平衡,以丰富的互动场景和数字化叙事推动参观者的深度参与,鼓励探讨社会与未来的相关议题。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院长庄以仁关注技术的应用和控制,认为新技术提供了创造更多可能性的维度,并强调博物馆设计应适应年轻一代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具价值的文化体验。独立策展人、博物馆与展览研究学者、上海笛德侯文化实验室主理人朱纪蓉认为人工智能不只是信息工具,还具备了促进个性化体验的潜力,但其应用需要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艺术家、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科技学院资深副教授卢西亚诺·祖比亚加则探讨了沉浸式技术如何为艺术家的全球遗产管理带来新可能性,强调伦理与认识论的重要性,关注数字记录和区块链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数字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 AI 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提出“创世纪”概念,认为数字艺术和混合现实的技术手段能带来深度沉浸体验,以此拓展观众的感官边界。
上历博AR眼镜
而在“跨学科艺术实践与策展”主题论坛中,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苏州当代博物馆执行馆长王晓松主持,艺术家和策展人们分享了他们将艺术、科学和人文学科交融的实际项目。跨领域的协作模式和新颖的艺术创作方法让观众感受到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博物馆策展的想象边界。
独立策展人、研究者、“泛生物艺术工作室”创始人魏颖探讨生物艺术及其带来的多维意义,将生命视作整体,通过基因编辑和社会影响的探讨来促进人们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艺术家佩恩恩分享了跨学科研究和知识交流的重要性,通过深入体验金融和竞技行业来激发创作灵感,探索文化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含义。设计师、策展人、Black Void主理人、艺术家蔡艺璇通过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关联,倡导超越学科限制的跨领域对话,以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应对复杂的全球问题。艺术家、探险家及未来宇航员迈克尔·耐贾尔分享了其通过跨学科合作,以艺术创作探索了人类在太空和未来现实中的发展,展示了技术、科学和艺术在极端环境下的交汇与应用。
此次论坛为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馆长的客厅”项目,旨在搭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对话。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