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又一城布局“双机场”:南京马鞍机场适时启动民用跑道建设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24-11-05 11:43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又一地将跻身“双机场城市”。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公布《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文,其中提及巩固提高南京机场的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规划“一主一辅”的布局,禄口国际机场为主要机场,马鞍机场为辅助机场。根据规划,马鞍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将适时启动民用跑道建设,开通民用航空。

“双机场”被认为是特大城市“标配”。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南京规划第二机场可吸引更多周边区域的要素资源聚集,“机场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或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的硬支撑”。

主要服务于江北新区和南京都市圈北部城市

空军南京机场(马鞍机场)位于六合区,与禄口国际机场一北一南分布。多年来,南京一直在推动马鞍机场军民合用。

2020年,《南京马鞍机场开展军民合用可行性分析论证项目》进行过招标,中标的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场址可行性、与城市的区位关系、与周边机场关系、净空条件、障碍物评估以及处理建议、跑道运行模式等的分析研究。

2021、2022年,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连续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快推进马鞍机场军民合用,争取早日纳入国家规划。

他表示,从供给看,仅靠南京禄口机场、扬州和泰州共用的扬泰机场、安徽芜湖和宣城共用的芜宣机场等,难以充分满足南京及南京都市圈多层次航空的需求,马鞍机场军民合用利于加快提升南京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品质,增强国际航空枢纽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可改善南京江北地区的航空运输条件,助力江北新区和自贸区建设,完善南京都市圈机场系统。

据《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禄口国际机场是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客运枢纽、航空货物和快件集散中心,规划四条跑道,远景预留第五跑道。马鞍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主要服务于江北新区及南京都市圈北部城市。

澎湃新闻注意到,马鞍机场所在的六合区往北、往东、往西分别是淮安、扬州和安徽滁州,均为南京都市圈成员,马鞍机场面向的不仅是南京,还包括都市圈北部片区客流。

南京还致力于构建集疏运体系。《规划》明确,禄口国际机场、马鞍机场引入高速铁路、市域快线、城市轨道、高快速路、干线公路等,建设多式联运的空港枢纽;在主要综合客运枢纽和都市圈城市建立城市航站楼,增强辐射能力。

多地已布局规划“双机场”

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竞争中,不少城市已将“第二机场”提上日程,重庆、广州、杭州、西安、郑州、昆明等地争相布局规划。

“南方+”客户端4月10日消息,据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该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今年将开工,首期建设内容包括3800×45米的西一跑道、3600×45米的东一跑道;本期在跑道间规划新建旅客航站楼及配套设施。

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预测到2035年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到2050年为6000万人次以上,届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大湾区国际货运航空枢纽之一。“南方+”的报道称,这意味着广州将进入“双机场”运营模式。

去年初,多家媒体报道民航局批复重庆新机场场址。批复指出,璧山正兴场址条件相对较优,同意将其作为推荐场址,新机场的定位是重庆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枢纽机场并承担货运枢纽功能,将按4F等级设计,初期建设两条跑道,到2035年规划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西安、杭州、郑州、昆明也已着手第二机场规划研究。

2021年9月,《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西安第二机场。年底,《杭州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提出打造亚太门户空港枢纽,以“亿人次、四跑道”的配置推进萧山国际机场改扩建,启动第二机场战略规划研究。

2022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提出打造郑州国际航空枢纽,适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研究;《昆明“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补充公示》提出将昆明打造成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安宁、晋宁为昆明第二机场主要备选地。

    责任编辑:张军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