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林师大教务处处长程晓亮:让人工智能成为教师教学的“左膀右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强国师说》系列访谈栏目。近日,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程晓亮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采访,就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创赛赋能教师教学改革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Sora、ChatGPT 给所有人尤其是教育界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思考,数字智能时代,您觉得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高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如何赋能我们的课程改革?
程晓亮:“人工智能+”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注重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又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针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要重视传统媒介、传统手段的利用,比如像数学课程,基本的公式推导过程,我们教师还要坚持板书,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是必要的。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知识已经不完全通过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教育发挥着理顺知识重点,讲解知识难点,提升学生深刻领悟力的作用。除课堂教育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其他信息化的渠道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对知识理解的深度,特别是应用的拓展。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信息化对课堂教学,课程的目标达成度,人才培养毕业要求的实现度的支持,通过AI赋能各种教育环节,赋能各个学科比较难的知识点。
此外,AI技术能够帮助老师实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比如,在课前通过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手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基础情况,身心健康情况等等,这样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同时,现代的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手段也可以应用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上,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下的学习效果,信息化技术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从教育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代替不了教师,但是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教师有利的“帮手”。我们教师不要怕人工智能,要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交朋友,让它成为我们教学的“左膀右臂”!
中国教育在线: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经举办了四届,影响力越来越大,获得了高校的广泛认可。您认为,教创赛的举办对于高校教师教学改革、高校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意义?
程晓亮: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中唯一的一所师范大学,学校一直秉持着“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校训精神,着力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现在已经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师范教育方面,吉林师范大学培养了吉林省近40%的示范高中骨干教师。
学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秉持着“课程支持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理念,特别重视课程教育,比如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我们通过教材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每年学校立项50部以上精品教材,通过精品教材的打造,使教师更熟悉教育教学的内容。
此外,我们也从教育教学方法上给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比如本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我们的校级比赛、省级比赛、国家级比赛学校都高度重视,本次比赛中我们有13位教师获得吉林省教创赛奖项。
在整个教创赛期间,学校首先通过专家引导、同行互助、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教法方面也对老师进行指导。有一些青年教师不是师范大学毕业,教育情怀、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提升,我们借助学校师范教育的底气,从教育教学方法着手对这些老师进行引导。比如,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按照逻辑闭环对老师进行指导,要首先明确我们教的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解析去判断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再去学习学情,以此来判断课程及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后,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当中突破这些重点难点,以此完成课堂的导入、讲解、实践、作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环节,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机制的反思,也就是在每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进行再教设计,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以上为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程晓亮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强国师说”栏目的访谈实录)
本栏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策划、出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