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影像讲述时代共鸣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24-11-03 12:0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11月2日,“地方与讲述——首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展演项目,首届影像年鉴展以“地方与讲述”为主题,基于“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2023年度的观察,展出15位(组)艺术家的当代影像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

据悉,“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下简称“影像年鉴”)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2023年发起并主办,是一个以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实践的第一线观察和资料收集为基础,开展现象分析与整理,进行文献及作品的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并力求通过稳定而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最全面而详细的文献库。

在历时近一年的时间里,影像年鉴工作组共收集到2023年在国内外公开展示和发表的中国艺术家的近两千件影像艺术作品。展览从收集到的作品中选择了部分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手法和媒介,讲述着各自的“地方”故事。

对于“影像年鉴”的入选标准,在澎湃艺术此前对组委会的采访中有诸多讨论,而首次“影像年鉴展”的亮相,似乎指向了某种标准——将影像(无论是摄影还是影像作品)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方式,以影像讲述正在经历的时代。

展览现场,车建全作品《平行世界II》

在此次展览策展人施瀚涛的叙述中,“地方”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市镇、一个花园,甚至集体宿舍中的一个床铺……他借英国人文地理学家蒂姆·克雷斯韦尔(Tim Cresswell)在《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一书中“是什么使它们成为地方”发问,从多角度解读“地方”的概念,并认为“在文化研究与批判理论视野下,地方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是人类创造的有意义的空间”。

而参展艺术家本身来自不同的“地方”,作品也表现不同的地方,但观众之所以能获得共鸣,是由于从地方到普遍性、从单一案例到集体意识的“讲述”。

黄立言,《轻飘飘,轻飘飘的》(静帧),影像,25分54秒,2021,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从废墟到家乡,讲述共同的时代经历

对应到多伦现代美术馆一楼三组完全不同的作品——车建全(现生活工作于广州)的《平行世界II》、资佰(现生活工作于西双版纳)的《我的Mekong》和阎洲(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的《杀胡案》,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和媒介,构建“地方与讲述”的主题。

车建全的作品由影像、照片等构成,他聚焦一个地处南方的曾经游人如织的世界主题游乐园,但如今成为废墟,“世界地标”被藤蔓攀爬、包裹。

“1998年,我刚到广州的第一个周末,和师兄们去了一家那时很火的乐园,我们花了很久乘汽车到了郊区,进入了这座游乐园。当时人山人海,像是一场梦,一天之内实现了‘周游世界’的愿望。然而,随着大家真正持有护照,自由地去往世界各地旅行,这个虚拟的、微缩景观乐园不再承载梦想,于2010年关闭。”车建全在接受澎湃艺术采访时说,“在闭园后的第六年(2016年),一位朋友的公司搬到曾经的乐园边,这个园区重新进入我的视野,然而,此时此地已被大自然重新占据,甚至藤蔓爬到‘瑞士木屋’,拉断了房梁。”

展览现场,一位观众正在阅读车建全作品《平行世界II》

艺术家关于地方的讲述,勾起了一代人曾经在乐园“周游世界”的集体回忆,这种回忆也与时代勾连——曾经打造出的“宏伟世界”成了荒野和废墟,“大自然清理着人存在过的痕迹”。墙脚边那些从废墟中拾得的残垣断壁,把美术馆观众带回了荒废的现场,看庞大的文化遗物在时间的洗礼下,并被自然悄悄清理,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的乐园。

曹澍,《妖糖》(静帧),影像,15分10秒,2023,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展览中,包括曹澍的《妖糖》、解睿的《例外状态》、胡伟的《地鸣 碎砾》等都与废墟有关,呈现出地景与人迹的变奏,以及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场域。《妖糖》围绕着广东顺德糖厂荒废的百年流水线展开,艺术家虚构了一个近未来的科幻文本,并以结合AI的影像呈现。“糖厂不是一个特殊的案例,它是整个中国、甚至亚洲社会的集体潜意识,我在对工厂退休职工集群的调研中,看到了我老家亲戚们相似的经历。”曹澍说。

解睿《例外状态》(静帧),影像装置,尺寸可变,2023,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正是因为这种集体记忆,家乡与离散,成为了“地方讲述”的聚焦点。资佰的《我的Mekong》拍摄的就是自己位于云南边境的家乡西双版纳。“这个项目我拍摄了十几年了,我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澜沧江边,所以我一直记录这条河流,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也目睹到很多东西在短时间内消失,河流构成了我对故乡或者地方的理解。”资佰说。相比展览中更多的影像作品,资佰只是以单纯的摄影辅以文字,却能看到他快门下日积月累的厚度。

资佰,《我的Mekong》,摄影。2008至今,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余果的作品《从山脉到海洋》以影像勾勒出一条中国改革开放后从西南山区到南部沿海的人口流动之路。他以手绘动画回忆童年第一次出远门的经历,同时把模糊不清的记忆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将个体经验融到更大的时代经验中去。即便是王露带着“私摄影”性质的《时间的风,停下了》,记录了由父亲患病带来家庭的变化,同时也是一种乡愁。正如艺术家自述所说的:“我的故乡在中国是一座介于二三线之间的小城,‘造城计划’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变,让离家十几年的我每一次归乡都像是来到了异乡。而故乡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说话方式,穿衣举止……仿佛和我小的时候并无太多变化,和这座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余果,《从山脉到海岸》(静帧),影像,30分,2022,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的艺术家作品,之所以能在美术馆,让素未谋面的观众发生共鸣,或正因为,它们记录了共同生活的时代,而艺术的讲述可以让一个被遗忘的、被遮蔽的,或者流动的地方被看到,也可以让一个已经被看到的地方得以重新构造和定义。

展览现场,王露作品《时间的风,停下了》

以媒介技术找寻失落的真实

2024年4月,“影像年鉴”春季系列学术活动先后举办了“捕获幽灵——面对影像艺术的机构策略(论坛)”“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2023长三角状况报告发布(论坛)”“《影像多伦——馆藏影像作品》(展览)”“未来图像创造者(对谈)”等多个维度的活动。2024年6月15日,“2023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发布会”于四川美术学院举行,并就《2023年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总体发布及现场学术观察报告》等主题展开论坛研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视觉研究院签署馆校合作协议,建立“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西南地区工作站点。

蔡东东,《摄影河》,明胶卤化银照片,水彩,拼贴,摄影,43×84cm,2020,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与全国范围内的研究者和创作者开展合作(尤其以部分高校的艺术史论专业为依托),形成一个广泛的工作网络,以及共同生产和分享的机制,也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作品收集的视野,表现在展览中,则是更为广泛的叙事,以及2000年前后出生的创作者作品的入选。

展览现场,阎洲作品《杀胡案》

比如,《杀胡案》作者阎洲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位中古中国的胡人商贩在战争后逃亡的情景。松郎《我在城市下滑》记录了创作者本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在城市里找到一些斜坡,爬上去,滑下来。

展览现场,松郎作品《我在城市下滑》

而更为引人瞩目的《女欲语、难自语》,来自一群“00后”的女生。她们2023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该作品是她们的毕业创作。这组由摄影、纪录片、蓝晒组成的作品,源于2022年10月,她们偶然间了解到湖南江永女书,随之开始关注女书的发展现状。在与女书自然传人阳焕宜老人的女儿对谈后,她们看到了超越符号形式的女书。虽然是学生创作,但是能看到她们对历史和历史中女性的关注。

展览现场章莹莹、谢睿楠、顾怡玲、陈一琦、翁艺宁作品《女欲语、难自语》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认为,当下,影像媒介成为生活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影像的创作和影像信息的接收,呈现的是日常生活的现场。但“地方与讲述”恰恰讲述了在新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艺术家们反过来利用这种媒介技术找寻失落的真实。这种“讲述”既是对抗技术时代力量,也是在反思时代和当下的问题。

开幕仪式上,主办方与参展艺术家合影

注明:“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最终将以线上及线下的文献库、出版物、展览及衍生活动等各种形式及时反映中国影像艺术的最新实践和成果。年鉴顾问委员:朱青生、张培力、顾铮、张献民、曾玉兰(按年龄排序);由施瀚涛担任执行总监;专业工作委员:朱炯、刘媛、顾佳君、郑梓煜、祖宇(按年龄排序)。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