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座被张謇改写命运的“无名小镇”
奔腾的长江,出青藏高原,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经江南水乡,最后从上海而入海,海纳百川,成其宏阔。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江声浩荡。
澎湃新闻联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沿线共13省(区、市)主要媒体,近日陆续推出“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之《溯江而上》专题报道,从长江下游溯江而上,对长江文化进行报道。
通扬运河畔,江苏南通,唐闸古镇。大生纱厂的钟楼还在准点报时。
临近中午11时,路过的行人习惯性抬头望一眼钟面,然后匆匆向各自的目的地赶去。
109年了,唐闸人早已习惯了它的陪伴。
寻访唐闸的这一天,我们把第一站选在了钟楼。如果你想了解这座小镇,“钟楼视角”,一定是最佳视角。
大生纱厂钟楼。记者 徐添城 摄
向东,它面朝大生码头,运河之水从面前经过,通向海安、扬州,也通向长江。历史上,船只在此往来,迎来送往了诸多货物与客人。这是见证长江流域繁华盛景的重要一地。
向西,它背靠大生纱厂,这个被认为是中国纺织“常青藤”般的存在。百余年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以此为轴,在唐闸打造了一个工业城镇体系。一个不起眼的无名小镇,由此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
也是透过“钟楼视角”,我们不难理解,在列强横行、国势衰微的1895年,故乡本是海门常乐镇的张謇,为何会选择来到异地唐闸镇,筹建大生纱厂,开启他的“实业救国”之路。
大生纱厂钟楼旧照。南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也许没有比唐闸更理想的办厂地点了。”在唐闸印象展览馆,讲解员指着历史资料照片,向我们介绍起那时的景象,“它几乎符合了创办一个大型纱厂所需要的所有条件。”
比如这里交通便利。唐闸地处长江尾之北岸,是江河交汇的枢纽,这里水系发达,自古便有航运优势,一如我们在码头所见。
比如这里原料与劳动力充足。唐闸周边盛产棉花,且品质优良,镇上又有许多从事家庭纺织副业的农村妇女,这些都可成为纱厂创建的基础。
1899年5月,完成筹资、建设的纱厂在唐闸镇正式开车投产。张謇以《易经·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将之取名为“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低的期望,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但张謇的目标并不止于“最低的期望”。
大生纱厂文保点内的张謇铜像。南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生纱厂旧址,我们在一张张老照片和一个个老物件中,看到了这位“状元郎”的智慧。
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先进的“治厂之道”。
关于钱的问题,他在纱厂创办之初便尝试了股份制,灵活了筹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难题;
关于管理问题,他早早执笔《厂约》拟定章程,明确了个人职责、奖惩和利润分配机制,这使得员工管束有章可循;
关于质量问题,他在投产之时就将“魁星”设定为产品商标,以红、蓝、绿三色标识不同品种产品,早早有了品质意识;
关于经营问题,他积极利用大生纱厂的盈余,先后投资或参股设立榨油厂、肥皂厂、冶厂、造纸厂、印刷厂等工厂,逐步构建起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延伸。
敢想敢做敢创新的张謇,很快带领大生纱厂步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大生纱厂从一个变成了四个,经济实力逐渐雄厚。
唐闸北市。通讯员 陈奕豪 摄
于是又可以说回他的初心——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唐闸,张謇开始办教育、做慈善、经营城市,他想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
为体恤员工而建立的大生纱厂工房就是其中的见证。
当天,我们在如今保存依旧完好的大生纱厂老工房区,见到了75岁的唐闸老人赵森泉。按照城镇发展规划,他与老邻居们搬离工房已十余年了。但一有闲暇,他还是会回到这里来看看。
唐闸老人赵森泉在老工房内向记者介绍老房。记者 徐添城 摄
“老工房第五排第二户,是我叔叔家。不远处的另一片区——西工房七排一号,是我的出生地。”赵森泉依旧清楚地记着这些门牌,和那些住在工房的时光。“小时候家里包馄饨,一包就是两三锅,长辈们煮好后,由孩子们负责送到邻居家去。工房的生活温馨又和谐。”
和赵森泉一样,很多因张謇和大生纱厂改变了生活的唐闸人,如今依然怀念着那些过往——有人常去看看钟楼、有人喜欢逛逛工房。回忆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股情感是相通的——亲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一页,唐闸人为此感到骄傲。
注:本文转载自《潮新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