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异类”付航,走通单口喜剧的第三条路
镜象娱乐
文丨栗子酒
付航在《喜剧之王单口季》夺冠后,声量持续释放。
观众沉浸在他悲剧内核、自我冒犯,又充满力量的段子里,“passion!”成为一种自我激励的代名词,透过他的文本,人们体会他一路走来的不易,也为他夺冠而兴奋狂喜。“付航passion的含金量还在上升”、“付航决赛作品的后劲有多大”……等话题持续引发讨论。
在这之中,有一种祝贺的声音格外引人注意:“付航的票要涨价了。”事实确实如此,根据摩天轮票务平台的售票信息,“付航快乐管理猿拼盘演出”的票价已经翻了近三倍,原本售价220元的门票上涨至635元以上,而480票面的前场票最新对应票价为1479元。
图片来源:摩天轮票务
这自然是一件寻常事,自脱口秀借综艺节目不断推进大众化后,脱口秀演员通过综艺舞台“镀金”,实现商业价值飞升已属常见,庞博、王建国、周奇墨、杨笠、徐志胜、呼兰等诸多脱口秀演员都是借此走向大众视野,完成资源升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单口喜剧在国内发展至今,正在经历一段高速扩张期。尤其是在眼下,线上市场固然火热,线下也是一派生机勃勃,脱口秀厂牌多点开花、脱口秀演员数量加速增长,都在助推行业探索更多元的艺人养成模式和更大的商业化空间。
“异类”付航
在付航自己的段子里,在其他脱口秀演员的眼中,甚至在观众的印象里,付航都是一个“异类”。
他的喜剧风格自成一派,强互动和极具能量的表演,总把现场情绪拉得很满,人们对他最多的评价是:“付航是个疯子”。在还辗转于小剧场跑演出的那段时间,有一次因为演直升机太卖力,他把胳膊甩受伤了。由于对舞台的热爱和近乎疯狂的表演,能够接住他演出的演员不多,付航总是最后一个出场。
当然,这并不能完全体现付航的“异类”之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他是个独立演员。和大多走线上路线或签约线下厂牌的脱口秀演员不同,付航能够出圈,是借了短视频的东风。
一般情况下,搞线下演出的演员,不会把自己的表演上传到互联网,这和参加综艺有相通之处,因为线上的口子一旦撕开,表演过的内容几乎不会在线下复演。而付航敢迈出这一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自己的经历。
付航也曾尝试过进入俱乐部。2018年,初入行的他曾到北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面试,但不巧,在付航进入俱乐部一个月后,该俱乐部宣布所有演出暂停,暂时解散。那个时候,脱口秀行业远没有现在这样火热,没有厂牌签约,独立演员的生存空间更小,连续几个月接不到演出之后,付航决定将演出视频上传到网上,反响比想象中更好。名气起来之后,付航的脱口秀之路也越来越顺畅。
在参加《喜剧之王单口季》之前,付航在抖音的粉丝量已经接近1300万,线下演出也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综艺带来的曝光固然能将付航的声量和商业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单口喜剧演员。他走出了一条很难被复制的自我养成之路。
这不得不提到第二个原因,付航具备极强的即兴互动能力,每场演出之前,他都会与观众有五分钟的即兴互动,这些片段成为付航发布短视频的主要内容。抖音上,#付航脱口秀 的累计播放量突破116亿,即兴互动就是其中的主力。这些内容很好地展示了付航的个人风格和脱口秀能力,同时也避免正式演出被曝光的不便。
不过,尽管这条路对脱口秀演员来说难度极高,但也出现了一些尝试者。
目前,和付航同样成功的还有女性单口喜剧演员李波,她的抖音粉丝量也在1200万以上,即兴互动同样是她的优势,线下演出也是相当抢手。
且从商业表现来看,借助互联网累积一定受众基础后,这些脱口秀演员的收入空间更为可观,以凭借即兴问答出圈的严值高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严值高已经举办了一千场演出,基于不错的人气和高频的开场节奏,他每年的演出收入预计可达千万量级。但从整体上说,选择这条路的脱口秀演员仍是极少数。
线上还是线下
相比之下,过去一段时间里,选择线上参加综艺还是坚守线下,成为更多脱口秀演员必须回答的问题。
回过头看,单口喜剧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单口喜剧能迅速成长到如今的规模,综艺市场带来的热度、普及度和拔高的商业空间功不可没。但这样的感知更多是观众层面的,要知道,在单口喜剧发展初期,国内根本没有相应的环境去承接,在西江月、周奇墨等一批元老级演员入行早期,国内甚至连说脱口秀的场子都很难找到。
因此,国内最早说脱口秀的那一批人,同时承担起创造环境、培养新人的责任。比如在2010年,西江月创办北京脱口秀俱乐部,目前市面上活跃的脱口秀演员,像小鹿、杨笠等,很多都在这里启蒙了自己的脱口秀生涯。
那个时候的脱口秀行业很难赚到钱,演员们若辗转于票价在十几二十块的开放麦,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自贴路费、自带茶水,即使是有机会跑商演,按照小鹿在节目《一言不合》中透露的信息,一场也不过两三百块钱。而若遇上拼盘演出,分到每个演员手中的钱还要更少。
在这段靠爱发电的时间里,脱口秀行业艰难前行,转变出现在2016年前后。
彼时,行业出现了一条岔路口,一个是在2016年,上海开始举办喜剧大赛,当时算得上是国内最顶级的脱口秀比赛,该比赛前三届的冠军,分别是石介甫、周奇墨和刘旸。后来,石介甫创办了单立人,周奇墨、刘旸、小鹿是单立人最早的核心人物,杨笠、徐志胜等都是后来者。
第一排从左到右分别是:石介甫、小鹿、周奇墨、刘旸
按照单立人早期的思路,公司一边培养新人——有过新东方老师从业经历的刘旸写下一本《喜剧表演手册》,成了很多人脱口秀演员的入门读物。另一边,单立人也在不断加大开场频次,给更多脱口秀演员提供机会。然而,这样的发展路径好是好,但是缺了点效率,笑果文化改变了这样的局面。
也就是“岔路口”的另一个方向,同在2016年,由笑果文化牵头举办的《吐槽大会》成为爆款综艺,2017年,聚焦脱口秀演员选拔的《脱口秀大会》乘胜追击,两档节目分别指向脱口秀普及和新人养成。
后来的事情无需赘言,借助笑果文化的一系列节目,脱口秀走向大众视野,也带火了不少脱口秀艺人。例如,《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冠军王勉、热门选手杨笠、李雪琴等在节目播出前后,拿到商务合作都在二十余个,直到现在,他们仍是不少影视综艺的常客。此外,艺人商演价格也由此飞涨,有了人气加成,热门脱口秀演员的出场价飙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高走的商业价值吸引着更多人向而往之。
在这个过程,这两个走向放大了脱口秀在线上与线下发展的差异。
综艺市场的打通,改变了消费者对脱口秀演员实力的认知,没名气逐渐与没实力划上等号,单立人也逐渐感受到这样的差距。但由于缺少线上内容创作经验,单立人尝试做的《福鹿秀》没有太大水花,不过,走向线上几乎已是势在必行,小鹿后来参加了《奇葩说》,周奇墨拿下了《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冠军,刘旸重新以单口喜剧演员的身份出现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的舞台。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脱口秀行业发展至此,演员们走向线上愈发成为一种必然,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却不尽然。
厂牌多点开花
线上的火爆也同时加速了脱口秀市场的整体爆发,尽管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但行业蛋糕被做大,脱口秀演员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此前的《脱口秀营销白皮书》显示,自2009年中国内地最早的脱口秀俱乐部成立至2016年,全国脱口秀行业从业人员不足100人,而在2021年,脱口秀演员数量就达到了10000人,截至2022年5月,脱口秀俱乐部跃升至179家。
眼下,市面上的脱口秀综艺也出现了新鲜血液,对打之下,更多新人走上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新人选手和跨界选手的占比超过七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喜番、来疯、喜剧联盒国、过载等国内相对小的中腰部厂牌,也有不少像付航这样的独立脱口秀艺人。而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新人演员的数量也占到一半左右。
综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的新面孔
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反映出,线上演出对脱口秀演员的影响力在发生变化,相比于借此爆火而走向演艺圈的少部分人来说,大多脱口秀演员拿到线上表演的机会,更多的是完善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最终的变现还是要回归线下演出,线上带来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涨票价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脱口秀厂牌越来越多,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能够承载脱口秀演员线下生存的空间也在扩大。就大麦票务平台释出的信息来看,大笑、喜番、硬核、磁场等多个厂牌旗下的拼盘演出几乎都能做到一天多场,且单场票价区间大致都在50-500元之间,这意味着,即便没有机会走向线上,如今的脱口秀演员也能借助线下演出的持续积累,拿到不错的收入表现。
背后的深层指向在于,国内脱口秀演员的成长方式正变得愈发多元。尤其是随着线上脱口秀类内容持续扩充,线下厂牌发展愈渐成熟,以及独立演员的占比持续扩大,都让市场不断挖掘出新的空间养成艺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更多脱口秀演员将以新的形式带给市场惊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镜象娱乐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