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盼着退休的年轻人,提前30年看养老院

2024-10-31 13: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阿瑞 新周刊

“养老经纪人”赛道还未迎来出圈的网红大V,也并不如传闻中那么赚钱。他们为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而欣慰,同时,他们也窥见了安度晚年的更多可能性。

作者 | 阿瑞

编辑 | Felicia

题图 | 《飞越老人院》

又一个顶着“月入十万”噱头的新兴职业火了。

今年,给老人推荐契合需求的养老机构、提供养老咨询服务的“养老中介”获得了不少关注,他们往往自称“养老经纪人”“养老测评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不同养老院的信息。这项服务显然切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他们的评论区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咨询问题占据。

大多数时候,相关帖子不会被推送给不关心养老的年轻人,因此浏览量并不算高。不过,当养老中介在视频里“晒”高端养老院的豪华环境,视频就容易获得上千次点赞。观看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地,更多年轻人也深感需要看看养老院测评,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不少年轻人计划着将来和好友一起住进养老院。(图/《重启人生》)

这个赛道还未迎来出圈的网红大V,也并不如传闻中那么赚钱。新周刊访谈了三位养老中介,他们为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而欣慰,同时,他们也窥见了安度晚年的更多可能性。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因为想住养老院,我做起了测评

夕阳,38岁,杭州

我在房地产行业和珠宝行业分别工作过多年,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带我参观了一个新开的养老社区。那里有很大的户外花园,有书法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瑜伽室等,大堂内居然还有星巴克,颠覆了我的认知。

和人们刻板印象中不同,很多养老院环境优美。(图/夕阳)

我确实计划着老了以后住养老院,于是决定开始做养老院测评。目前,团队只有我和一位负责拍摄的小伙伴。我们的账号叫“夕阳测评”,发布相关视频的同时,也会给前来咨询的人推荐适合他们的养老院。

考虑到养老院需要重资产投入,资金回收周期长,如果实力不够强,很容易开不下去,所以我们拜访的基本都是(当地)比较成熟的养老院。三年里,我们去过70多家养老院。

判断养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看工作人员的态度最直观。我们去的一些养老院,从进门开始,工作人员就会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而有些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就紧锁眉头,能感觉到他们比较压抑。我们会看厨房、卫生间等各个区域是否干净整洁,尤其注意老人的房间是否有异味。

某养老院的内部装修。(图/夕阳)

当然,我也会和在住老人聊,问问居住的感受,观察他们的状态是否平和愉悦。如果大多数人都认可,那就是个不错的养老院了。我们发现问题,也会及时和院方反馈。我们发养老院相关的视频或图文,会提前与院方沟通好,优点和不足都客观呈现。

长三角地区有不少外资养老院,它们几乎把细节做到了极致。过道更宽,灯光、装修配色更讲究,让人心情放松。有些会在每个房间门口标明注意事项,如“防走失”“防吞咽障碍”。

外资养老院的理念也有所不同,法国注重养老院的专业性和个性化,新加坡提倡预防大于治疗,日本更强调老人的“自立支援 ”。不过我认为,实践中还应结合国情和本地老人的习惯。

“自立支援”即鼓励老人尽可能地靠自己完成日常活动。(图/夕阳)

我印象很深的是浙江的一家普惠型养老院,它在2022年推出了“阳光安养”家庭联合式托养服务,即子女有残疾、智力等问题需要老人照顾的,可以和父母一起入住。关于这家养老院的视频发出后,一些类似的家庭来咨询,也希望解决“老带小”的问题,让我很感慨。

三年下来,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有的老人相对年轻健康,但看中的养老院更适合不太能自理的高龄老人。所以,我会主动询问,根据老人年龄、身体状况、性格、预算、生活区域等推荐养老院。

公办养老院的月收费标准可以低至一两千元,住进来的基本都是工薪阶层,价格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而高端养老院月收费可达1.5万—3万元,其门槛决定了客户以高知、高管、高干群体为主。

养老院的文娱活动可以很丰富。(图/夕阳)

我去的很多高端养老院里,老人们大都过得蛮开心。毕竟他们没什么经济压力,而且日常有丰富的活动和课程。养老院本身也是一个社交平台,他们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搭子,不会像在家一样寂寞。即便是不能自理的老人,也有面向他们的活动可以参加。

在养老院,我们见到的奶奶会更多,因为老一辈比较传统,失能的男性老人往往有太太在家照顾,而且女性的平均寿命相对更长。当然,夫妻一起住养老院的情况也很常见。我遇到过一对恩爱的老夫妻,他们卖掉房子后,已经在养老院住了好几年。奶奶即使白发苍苍,依然像少女一样开朗。他们说,好的婚姻需要互相迁就、相濡以沫。

看过这么多养老院,我觉得当人老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足够的钱是最重要的。儿女孝顺、夫妻和睦、其他精神娱乐,都是锦上添花。

未来的养老院也许会有很多高科技。(图/《重启人生》)

老人入住一段时间后,养老院会给我们一定比例的佣金,但目前团队还没有盈利。出于各方面原因,很多家属不考虑让老人去住养老院,导致我们的咨询转化率不高。不过,我相信养老院会更好,也会有更多人选择这种养老方式。毕竟,人是群居动物,老了后亦是。

养老院和老人,各有痛点

谢依太,37岁,成都

我是甘肃人,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后来到成都工作。在房地产行业待了几年后,感觉上升空间不大,了解到养老行业很有前景,2016年就转行了。

最初我主要做市场营销,经常跟家属和老人打交道。养老机构一般不怎么花钱推广,很依赖口碑宣传。人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机构,总是要跑很多地方,带上老人尤其不方便。而且因为不专业,他们往往盲目选择,入住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不满意,换地方更麻烦。

对普通人来说,找到合适的养老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图/《我家的故事》)

观察到这个市场缺口后,我六年前建了一个网站,利用自己在业内积累的人脉,逐渐收集了全国各地很多养老院的信息。我也会安排时间去全国各地出差,联系一些养老院探访或试住。时间久了,有些机构会主动联系我,请我去实地考察。

探访养老院时,我主要看环境卫生和设施陈列摆放:老人的衣着是否干净整洁?菜谱是否营养均衡?家具是否无棱角?院内人气高不高?这些都很能说明问题。

其实客源还不是养老院最头疼的,护理人员才是急需弥补的短板。一方面,好的专业人员稀缺;另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大,很多人干着干着就辞职了。但对老人来说,服务人员稳定,他们才更有安全感。

有熟悉的人和环境,老人更有安全感。(图/《父母爱情》)

现在护理员的主力是50岁左右的人群,再过几年他们也要退休了,但年轻人很少愿意做这个工作。且不说脏活、累活比较多,需要处理老人的排泄物,还需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老人有阿尔茨海默病,或者原本就脾气不好,很难相处,甚至可能会打人。

也有很多人认为养老院的护工可能欺负老人,其实这是业内的“高压线”。有关部门会随时抽查,一旦出现问题,机构的名声就臭了,所以机构也很重视自查。

我在这行这么多年,如果看到有些机构管理水平差,服务和价格不匹配,是不会向客人推荐的。不过我会为它们提供建议,因为想要生存下去,一定得不断改善。这些机构缺客户,基本都挺配合,有的老板会积极给我发照片,让我看他们最新的改进。

谢依太建立的养老行业服务平台。(图/网站截图)

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养老院的佣金,有些是按月费的比例给,有些是固定的。做得好的话,确实能够月入过万,但也不会大富大贵,因为养老行业本来就不怎么赚钱。

上海曾提出“9073”养老模式,北京则是“9064”——意思是90%的中国老人将居家养老,6%—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4%的老人会在机构养老。目前来看,养老机构的竞争相当大,未来应该会淘汰一批。

这些年,我也学习和积累了很多老年病的知识(和经验)。比如通过眼神,我可基本判断老人是否有阿尔茨海默病。有些向我咨询的家属,未必能说清楚老人的状态,我会上门观察,再推荐养老院。有时候子女太忙,我还会帮忙为老人陪诊、找护工。

(图/《昨日的美食》)

有时候,如何养老是迫于无奈的选择。我见过很多老人的家属四五十岁,收入不高,上有老下有小,让老人入住养老院或是请保姆在家照顾都很难负担得起。当然,目前部分地区在试点长期照护险,每个月能有几百块到小几千块不等的补贴,对他们能起到帮助作用。

我认为养老要尽早准备,最好在40岁左右就做好规划。能完全自理的90岁老人,和80岁的卧床老人,其养老的花销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目前我想努力赚钱,到父母和自己需要养老的时候,不管身体如何,都有相应的方案。

养老院想要盈利,依然很难

阿栋,29岁,广州

我以前在汽车行业工作,2021年开始创业,从事医疗大数据相关工作,后来涉足养老行业,做智能养老设备。这种设备能监测老人睡眠的呼吸心跳,减轻照料人的负担。和医院、养老院和老人的家属打交道多了,我感到有必要做些科普宣传。

基本上,广州的养老机构我都比较了解。我不会专门为某家养老院宣传,而是整合某个区域的养老院基本信息,感兴趣的人会主动来向我咨询。

(图/阿栋通过账号“小宝养老日记”分享养老信息)

养老院在前几年以线下宣传为主,比如地推、跟附近的医院和居委会合作,最近纷纷开始做线上推广。但线上宣传的痛点在于很难精准找到客户,比如从化区的养老机构吸引不了番禺区的客户群体,距离太远,客户就算看到广告也不会考虑去住的。

养老行业的发展无法像互联网那么快,因为服务对象是老人,宣传策略是不能太激进的。像今年监管部门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规范养老机构收费,不能诱导老年人及家属预存预缴月费。

前几年允许民办养老院以后,很多机构进入市场。它们前期投入很高,据我观察最少也要100万元,这决定了它们收费不会很便宜。但客户往往接受不了高价,所以入住率不高,机构收支不平衡,只能减少护理员。

按照国家标准,护理员与自理老人的比例应在1∶15至1∶20之间,护理员与重度失能老人的比例应该在1∶3至1∶5之间,但部分养老院做不到,服务质量上不去,结果口碑越来越差。

国内外的养老院有不同的理念。(图/《我家的故事》)

我认为,目前广州的养老机构可以说是供大于求,我所了解的养老院大部分入住率都不满三成,能盈利的非常少。一方面跟观念有关,广州老人往往不太乐意住养老院,就算身体有点问题,也希望能喝喝早茶、逛逛公园、打打麻将。另一方面,还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比如荔湾区有50多家养老机构,月费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而在番禺区,有一家养老院月费2800元包吃包住。绝大多数客户都会选2800元那家。价格高,其它都免谈,这就是现实。

当然,无论价格如何,好的服务是养老机构立足的根本,这也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上。东山口闹市区有一家港资养老院经营了十几年,地方不大,但里面的布置很接近老人在家住的样子,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

(图/《父母爱情》)

很多人对养老问题还是太不了解了,而且有时候他们没得选。

我曾认识一位邻居奶奶,不肯离开和老伴一起住了多年的房子,孩子也不怎么管她。她基础病挺多,心脏也做过手术,我一直劝她去住养老院。有一次她已经选好了机构,又觉得自己半截身子入土,没必要折腾,还是坚持独居。后来我收到她孩子的信息,说她已经离世了。

我还遇过一家人,父母原本跟着女儿在巴拿马生活,后来回国,父亲中风,母亲出了车祸,做了多次手术也只能维持接近植物人的状态。和我聊的时候,女儿一直在流泪,她心疼母亲太痛苦,想找一家临终关怀机构。但国内这样的机构太少,更不可能实施安乐死,我为她推荐了一家护理院,幸运的是,后来她母亲的状况有所好转。

(图/《我家的故事》)

我接触过一些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在本可以延缓病情的时候,家人没有认真对待,任由他们的病情发展到完全失能。有些子女愿意让父母住养老院,但亲戚觉得他们不孝顺,或者涉及到谁出钱的问题,就搁置下来。老人自己也可能对养老院存在偏见,不愿意去住。

养老不单单是个人选择,社区的养老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都要提上日程。包括人们如何看待养老院,可能也需要改变。我想养老中介存在的意义,就是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有需要的人解答养老相关的疑问。

校对:车轮饼;运营:鹿子芮;排版:杨玮敏

原标题:《盼着退休的年轻人,提前30年看养老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