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哥特艺术如何启发现代艺术?看梵高蒙克的回应

文/Nina Siegal;编译/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2024-11-15 08:5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为19世纪和20世纪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源泉。近日,在芬兰赫尔辛基阿黛浓美术馆,展览“哥特式现代:从黑暗到光明”呈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艺术是如何受到欧洲中世纪和北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影响的。受影响的艺术家包括梵高、蒙克、马克斯·贝克曼、珂勒惠支等,他们的绘画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死亡和仪式,也有性和启蒙。

文森特·梵高为什么要画一幅抽着烟的骷髅呢?这幅创作于1886年的画作似乎与他的其他作品不太一样。他的作品通常描绘的是风景和肖像,前者充满了漩涡状的笔触,后者被赋予了丰富的表情。一些艺术史学家认为,《叼着香烟的骷髅头》(Head of a Skeleton With a Burning Cigarette)只是当时还在学习阶的梵高在做解剖练习。

梵高《叼着香烟的骷髅头》1886年

隶属于芬兰国家美术馆的阿黛浓美术馆馆长安娜-玛丽亚·冯·本斯多夫(Anna-Maria von Bonsdorff)则有另一种看法。她认为,梵高顺应了19世纪晚期复兴的中世纪宗教象征主义的潮流。骷髅头指的是死亡之舞,这是中世纪的一个视觉主题,提醒我们死亡总是近在咫尺。梵高对这一寓意进行了更新,“因为它叼着烟,咧着嘴笑,所以它具有非常现代的态度,这是现代背景下的死亡。”

“骷髅头”是展览“哥特式现代艺术:从黑暗到光明”展览的核心作品之一。这一展览在芬兰赫尔辛基阿黛浓美术馆举行,之后将在奥斯陆和维也纳展出,展示一种思考现代艺术的新方法。

“哥特式现代:从黑暗到光明”展览在赫尔辛基阿黛浓美术馆展出

学习欧洲艺术史的学生通常会被告知,从艺术之都巴黎开始,19世纪和20世纪的艺术运动接连不断: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再从后印象派变为立体主义,然后是抽象主义的诞生等等。这些前卫艺术的无情演变将文化推向了现代性,而画作的色彩和光线也越来越丰富。而对于北欧和北欧的艺术家来说,从1870年左右到1920年,柏林则是另一个具有艺术影响力的中心。受柏林文化的启发,艺术家们对更黑暗、更精神化的生活诠释感兴趣,他们从中世纪出发,表达对世纪末的不满和对更深层意义的追寻。

来自考文垂大学的教授朱丽叶·辛普森(Juliet Simpson)是展览的另一位策划者,她说,世界正在加速,急速进入潜在的崩溃或瓦解状态。这也生成了一个问题: 这一切的意义何在?艺术家们又能做些什么?艺术家们在中世纪的艺术和文化中发现了一些关于生命的伟大仪式,那是人类的希望,以及对事物的向往,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对于当时的艺术家来说,现代生活有着阴暗的一面,它与那些非理性的元素联系在一起:包括死亡、黑暗主题和黑暗情绪。”

胡戈·辛贝里(Hugo Simberg)《The Garden of Death》(1896)

凯绥·珂勒惠支《Hunger》

在欧洲,一些著名艺术家,包括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和恩斯特·路德维希·基什内尔(Ernst Ludwig Kirchner),以及鲜为人知的北欧艺术家和女艺术家,还有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和奥地利裔英国画家玛丽安·斯托克斯(Marianne Stokes)等,都对这些黑暗主题进行了探索。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retia》,1530年

在展览“哥特式现代”中,策展人将上述艺术家作品与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小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和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等大师创作于500年前的作品一同展出。参展的现代艺术家们以各种方式对这些古老的作品做出了回应,其中有时借鉴中世纪的技术和风格,如使用木刻印刷或金箔背景,还有的则是将主题或题材转化为全新的东西。

朱丽叶·辛普森教授(左)和安娜-玛丽亚·冯·邦斯多夫与一支国际专家团队合作策划了此次展览

这一展览的概念诞生于七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立博物馆举行的“哥特现代主义”论坛。与会者讨论了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绘画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并开始猜测将哪些作品一起展出最能体现这一趋势。冯·邦斯多夫与辛普森组建了一个由来自柏林、维也纳、奥斯陆和赫尔辛基的六位策展人组成的团队,共同挑选出 200 多件艺术作品,从泛欧洲的视角讲述哥特式现代主义的故事。策展人之一、柏林国家美术馆馆长拉尔夫·格莱斯(Ralph Gleis)说:“在这个跨国团队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许多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有些作品在各自国家很有名,但在其他国家却不为人知。”

参与组织 “哥特式现代主义”论坛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助理教授泰瑟·M·鲍杜安(Tessel M. Bauduin)说,“对古老艺术的迷恋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寻找灵感,许多现代艺术家之所以回望过去,是因为他们在寻找比现代性更纯粹、更真实的东西。在巴黎和柏林等艺术中心,很多人认为现代艺术过于矫揉造作。老一辈艺术家被认为是‘原始'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早期现代性宠坏。他们的艺术实际上是艺术家内在精神体验的直接表达,是他们艺术经验的直接转化。”

萨沙·施耐德(Sascha Schneider)《Feeling of Dependency,》与普林斯·尤金(Prins Eugen)《Calm Water》

西奥多·基特尔森(Theodor Kittelsen)《Autumn Night》(1894-96)

在20世纪之交,欧洲各地举办的几次流行展览激起了人们对所谓原始艺术的兴趣。首先是1898年在柏林举办的德国中世纪艺术展,随后是1899年在德国德累斯顿举办的克拉纳赫展。其他重要的中世纪艺术展也是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举办的,比如在比利时布鲁日、德国杜塞尔多夫、意大利锡耶纳和英国伦敦。这是一个巨大的动力。全欧洲乃至更远地区的重要作家和文化名人以及博物馆馆长都来参观这些展览。其中,作家包括萧伯纳、普鲁斯特和茨威格。

许多艺术家朝圣般地前往观看这些展览,或前往欧洲各地的教堂观赏哥特式艺术。哈根瑙和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的《伊森海姆祭坛画》是这一时期特别令人着迷的作品,该作品绘制于1512-1516年左右,被视为哥特式杰作。这些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参考了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圣母像或虚空画(Vanitas)等题材。其中,虚空画是一种用符号提醒观众死亡的绘画流派,不过艺术家们通常使用更现代的风格或非宗教背景来更新这些绘画题材。

玛丽安·斯托克斯《圣母与圣子》(1909 年)

玛丽安·斯托克斯《Melisande》

艺术家们还恢复了中世纪的艺术和手工艺技术,使他们的现代艺术作品看起来更加“原始”,比如用木头和金属雕刻版画。而一些艺术家还从自己的国家重新发现了过去的宗教艺术,这些艺术在宗教改革期间被隐藏或毁坏,因为宗教改革期间华丽的教堂艺术是被禁止的。冯·邦斯多夫说,“例如,在芬兰,17世纪路德教会的领导层剥去了教堂里华丽的纺织品和中世纪壁画,又或是将祭坛画搬到教堂地下室,因为他们喜欢光秃秃的墙壁和最少的装饰。”不过,她也补充道,“他们并没有毁掉这些作品。在20世纪,现代艺术家们重新发现了它们。”

奥斯陆挪威国家博物馆的古代艺术策展人辛西娅·奥西耶茨基(Cynthia Osiecki)说,在赫尔辛基展出的蒙克创作于1900年的受难场景《哥尔达》(Golgotha)明显参考了早期的宗教艺术,但以非常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了更新。蒙克非常严肃地对待自己,他展示了自己为艺术牺牲的一面。“蒙克在挪威一个严格的新教家庭中长大,他了解教堂的象征,但他本人并不信教。蒙克的成长环境非常虔诚,所以他如此‘玩弄’宗教,会让人感到震惊。这在他那个时代极具争议性。”

爱德华·蒙克 《Golgotha》(1909 年)

爱德华·蒙克《Eye to Eye》(局部) (1899–1900)

蒙克的《哥尔达》是“哥特式现代”的完美典范,它借用了前现代的意象来表达现代性。与其说艺术家是在拥抱信仰,不如说他是在通过艺术本身来面对精神上的混乱。从画中,我们看到人群。这是一群现代都市人群。我们看到了现代城市的回声,但它完全被陌生化了。这里有暴力、苦难、社区主题,但也有焦虑和不确定性。然后,它演变成一种完全幻觉的东西。

展览将展至2025年1月26日,之后,巡展至挪威国家博物馆、阿尔贝蒂娜美术馆。

(本文编译自《纽约时报》)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