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面对“饭圈文化”,家庭如何引导孩子(一):“花钱才是忠粉?”

2024-10-30 14: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刘诗薇

每个时代都有明星,每个时代也都有追星的人,青少年追星其实并不奇怪。但当追星出现了“粉丝”“饭圈”等,其乱象也逐步升级:互黑、互撕、应援打榜、刷量控评、大额消费、甚至还出现在体育赛事、文化讨论中……这些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那么,家庭在青少年追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以及如何引导呢?

【案例】

小雨读初一,平时闲暇时喜欢看一些综艺节目,她喜欢上了一个明星。从看她的节目,买相关周边产品,到演唱会现场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慢慢地,她在一些平台上接触到了这个明星的粉丝群。群里会经常发布一些为偶像打榜应援的信息,有的需要粉丝金钱的投入,有的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

群里还经常会有“大粉”说“要用你的行动证明你对偶像的爱”“让我们和我们的爱豆一起努力”之类的话语。小雨也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钱,还会为了给偶像打榜而熬通宵。

【把脉】

青少年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新鲜、时尚、有趣的事物总是比较好奇。追星,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娱乐放松的需求,也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情感寄托和满足。他们可以借此结识朋友,进入圈子,与同好进行分享交流,满足其社交需求。

虽然青少年追星有可以理解的部分,但因为青少年年龄尚小、社会经验不足、价值观尚未成型、辨别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较弱,也多情绪化,因此容易被娱乐产业商业化的运作、有组织的“饭圈”等诱导、煽动。据一项面向7000多名中学生参与的调查表明:44.9%的中学生会线上应援,包括打榜、控评、集资、参与超话、观看直播、送偶像礼物、参与QQ群等粉丝群聊,并且买周边、海报、代言等。

【支招】

本来喜欢一个明星应该主要是喜欢他的作品,但是在商业运作模式包装和影响下,青少年的不少追星行为都是“过度消费”。从专辑周边到演唱会门票,再到各种应援物资、打榜花费等,“饭圈”文化式的追星行为,慢慢地掏空了青少年的钱包,有些孩子甚至会偷偷使用家长的账号进行额外消费。

家长对青少年追星方面的消费观要予以合理引导,但不能一刀切禁止,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要不引发亲子间的矛盾,要不让孩子转为地下追星。对于孩子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比如使用零花钱,家长可以采用允许、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对于孩子经济能力范围之外的,或者说是需要特别支出的,家长可以先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再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看法观点,并给予合理建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