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硬件终端智能发展洞察:AI时代应用端爆发大幕拉开,各家如何占据“生态位”?
导语: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借助大模型的个人AI助理,AIPC已经具备了智能交互、本地部署、异构计算、应用生态、数据安全等五大特征,联想、微软均在加速产品布局,刺激了今年的PC换机潮。
同时,虽然今年手机市场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接入AI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变数,苹果、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纷纷采用了自研大模型,以及引入第三方大模型的方式,进一步强化翻译、文生图、图片和视频编辑等功能。
AI功能化也成为了“新机卖点”。例如华为P70、OPPO Find X7、小米14、荣耀 Magic6等,纷纷运用AI赋能基础功能,如摄影摄像、图片视频编辑、声音通话等。
可以预期,随着AI持续成熟,AI助理的功能持续挖掘用户行为偏好,“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竞争重点。当然,更大范围的应用竞争,还出现在AIoT物联网范畴,以及智能驾驶终端的使用上。而这一切,也代表了从硬件到软件、互联网应用厂商各自的“生态位”将如何重新划分。
AI时代的战火早已在无声中燃起......如Mr.QM此前一再说的,一如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AI时代的应用端爆发,早已拉开帷幕,各大玩家将如何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呢?
下一个时代的“大厂”属于谁?各家具体怎么玩?不妨看报告吧。
一、终端、云端混合AI部署,是生成式AI实现硬件端拓展的必由之路
1、 当前生成式AI大模型以云端部署为主流方案,用户量的激增而连带的推理成本走高,成为现阶段LLM大规模拓展的“阻碍”
推理端成本与调取用户量息息相关,随着使用生成式AI的用户量扩张及使用频率不断提高,推理端成本将呈现线性乃至指数性激增,继而超过训练成本,这将限制了大模型的规模化扩张。
2、端云协同部署成为现阶段理想解决方案:更能有效实现规模化扩展,覆盖更多,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正如传统计算,从早期的大、中型机等形态向个人PC过度,进而演变为当前的云端计算和终端计算相结合的模式,实现PC进入寻常百姓家;
QuestMobile认为,AI也将会是类似的发展趋势,通过端云混合,LLM向硬件终端渗透并运行,在适当的场景下分配AI计算的处理负载,继而降低云端模型厂的推理负担,助力解决模型规模化难题。
3、随着大模型在轻量化、高性能上的优化,最终能够实现大模型部署至终端设备,完成本地运行,未来每个终端都可能是AI终端
4、AI终端发展也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二、AI为消费数码终端产品带来换机热潮
1、 模型部署上,PC在交互方式,场景承载、算力及用户隐私保护上具备天然优势,或将成为首个AI终端爆发点
2、现阶段AIPC在本地部署上混合了压缩模型包和个性化数知识库;此外,基于LLM的个人助理成为各大厂商标配,其中办公场景是AIPC重点覆盖
3、AI办公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其中PPT制作、知识问答及文案撰写/润色是目前C端高频提及场景
4、今年以来手机市场出现一定萎缩,新上市机型数量相较去年亦有所减少;市场整体下行,顺应发展,积极运用AI增强用户体验将成为各厂商新机会
5、AI手机已经有群众基础,AIGC APP用户作为科技先锋人群,成为AI手机的重要潜在消费者;同时他们对智能生活、拍照美化表现出高兴趣
QuestMobile数据显示, 2024年9月,AIGC APP行业用户对价格2000元以上的终端倾向高于全网平均水平。
6、端云结合是目前AI手机大模型部署的主流方案,厂商接入多家供应商或成主流选择
端侧负责算力较低的AI工作,如翻译、图片编辑、本地搜索;而云端负责高算力的情景,如文生图、视频编辑、在线搜索。
7、升级AI机型后大部分机型对比上一代使用人数有所增加,凸显出 AI 技术为手机行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同时也反映消费者对具备先进 AI 功能手机的需求不断增长
8、选购AI手机的用户多来自新一线、二线城市
9、除了吸引本品牌历史机型终端用户换机,在AI功能加持下,亦能够获得跨品牌终端用户青睐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9月,置换成小米14的用户中,有2.8%来自iPhone13 Pro,同时来自iPhone11、12的占比均为1.4%。
10、丰富多样且极具实用性的 AI 功能,是用户愿意买单的重要原因
11、现阶段AI手机以赋能核心基础功能(摄影摄像、通话)为主,同时以语音智能助理形成新的交互方式
将大模型的能力拆解到各类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仍属于端侧的功能化应用,还未完成以AI为根基的提供重构。
12、未来AI手机是一个超级终端、超级智能体,堪称最懂用户的私人助理,能深度挖掘用户行为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
13、集成众多AI技术的空间计算终端为用户带来全新交互体验,随着配套技术进一步完善,未来或有机会替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终端消费设备
三、大语言模型有望驱动IoT 普遍AI化
1、 随着 loT AI 化历程不断演进,AI 正以强大的变革力量重塑各个领域,尤其在移动物联网中占据重要比重,推动着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开启智能新时代的大门
2、TOP10厂商合计活跃量达到1,621万,在政府倡导的汽车市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脉络,推动汽车市场加速向“新三化”迈进
3、就目前发展来看,智能座舱可落地基础高于自动驾驶,背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种芯片的装车情况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9月,应用于智能座舱的车载智能芯片装车量占比达39.7%,远高于辅助驾驶芯片。
4、车联网已是现阶段新能源车标准配置,也是实现车-车、车-路、车-人、车-云交互及车内通信,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信息感知与决策控制的基础
5、 目前20-40万区间的新能源汽车普遍搭载智能芯片,换句话说,后续这些车辆都具备了舱内软件升级的先决条件,也更容易实现智能座舱“转型”
6、人-车交互形式是舱内体验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模态交互形式中以语音识别为主流存在,且近7成提供可连续性的语音识别,这与LLM的连续性交互特性高度契合
7、搭载的辅助驾驶芯片,供应商多来自华为、英伟达、地平线等;算力水平多数已满足L3甚至L4级别自动驾驶
8、汽车智能化浪潮下,高算力正成为消费者衡量汽车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9、具备ADAS(高级辅助驾驶)基础的价格带在20-40万元,中高端汽车市场正以智能驾驶辅助为重要竞争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