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药物性肝损伤,比你想象得更普遍
本栏目由《康复》杂志社与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出。
药物性肝损伤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据报道,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至少1000种,药物性肝损伤在普通人群中的真实发生率常很难确认。
我国估算的年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高于其他国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住院患者中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约1%~6%,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它也逐渐成为全球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我们应引起重视。
肝损伤后会有哪些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按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管理的药品,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5位。
一旦发生,通常会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危及生命。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各种急、慢性肝病类似。
急性起病的肝细胞损伤型患者,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则可出现黄疸,如全身皮肤和/或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胆汁淤积明显者可出现黄疸、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表现;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者则可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相关症状。
特殊表型患者,可呈现各自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等肝外症状。
药物性肝损伤的三大类型比较
(图表由作者提供)
这些药物易引起肝损伤
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药物包括传统中药/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抗肿瘤药、免疫调节剂和抗生素等。
1.草药和膳食补充剂
很多患者存在草药"天然无毒"的错误认识,对草药的肝损伤风险常缺乏警惕,由此导致的肝损伤也构成了亚洲国家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
在我国,据报道可能引起肝损伤的有何首乌、雷公藤、黄药子、补骨脂、千里光、淫羊藿、菊三七等草药及其汤剂或成药。
2.抗结核药物
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都具有较强的肝毒性,乙胺丁醇也报道了明显肝毒性的病例,部分二线药物如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等也都有较强的肝毒性。
3.抗肿瘤药物
无论是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大分子或小分子靶向药物,还是新近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都可导致肝损伤。
传统化学治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多为固有型或特异质型,而ICIs肝毒性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属于间接型药物性肝损伤的范畴。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两个基本治疗原则
及时停用可疑药物
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是针对肝损伤病因的最主要措施,也是DILI的最基本治疗原则。
绝大多数急性DILI患者在及时停药后肝损伤可自行改善甚至痊愈,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重症化或慢性化进展,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案。
2.合理选用药物
除给予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外,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糖皮质激素以及肝损伤治疗药物。
国内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各种病因造成肝酶升高的药物种类繁多,整体可归为两大类,一类以降低ALT和/或AST为主,另一类以降低ALP和/或GGT为主。
肝损伤类型及对应的治疗药物
(图表由作者提供)
如何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
虽然药物性肝损伤作为药物不良反应无法被完全消灭,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药物因素:建议慎用高发药物种类,限制用药剂量,口服代替静脉给药,戒酒,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因素:基础疾病患者、高龄或肥胖患者需加强监测,必要时完善药物性肝损的基因检测指导用药。
医疗因素:医务人员需注意用药前查问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史,用药期间监测肝损伤,避免违规处方或药物超量。
文 | 杨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特约编辑 | 张剑萍、石浩强
编辑 | 周霄
审核 | 叶海霞
监制 | 李文井
医学支持 | 上海执业药师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