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欢欢评《普陀山佛教史》︱“一山特起万山朝”
《普陀山佛教史》,释会闲 景天星著,中华书局,2024年7月版,489页,128.00元
每学期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佛教梵语入门”,讲到观音菩萨的名号与信仰时,我都会问学生们两个问题:“舟山群岛在东海,为什么普陀山的观音菩萨被称为‘南海观音’?”“为什么每年有几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朝拜普陀山?”
由于本省生源占据浙江大学高考招生人数的近一半,所以课堂上120多名学生中自己或者家人去过普陀山的比例很高;更有海洋学院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将搬迁至舟山校区学习,对普陀山充满着好奇。几乎所有同学都知道“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很灵”,却不知道“为什么灵”。作为课堂知识点,我主要介绍唐代入华的日本留学僧慧锷与不肯去观音的故事,并穿插讲述舟山渔民信仰观音菩萨的坊间传说。每次讲完这些内容,都会有学生来问阅读参考书,以便课后全面了解普陀山的佛教文化。遗憾的是,我不仅没有一本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参考书可以推荐,反而要强调不可依赖网络上良莠不齐甚至错乱不堪的信息。
直到今年秋季开学,拿到会闲法师和景天星教授合著的《普陀山佛教史》(中华书局),我第一时间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同学们:这是每一个浙江人和浙大学子都应该知道的历史与文化!
事实上,我作为浙江人、浙大教师如此推荐《普陀山佛教史》,属实是降低了这本书的价值。长期以来,不仅浙江人太需要一本“普陀山佛教史”,而且整个世界佛教学界都需要一本“普陀山佛教史”。读完这本普陀山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佛教通史著作后,我才真正全面、准确地认识了普陀山佛教的历史渊源、演变轨迹、宗派内涵以及法门道风。
李利安教授的序言为我们理解全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他在简要介绍观音信仰的历史变迁后,概述了本书的学术贡献,特别是归纳了四大创新点和多种不同角度的学术价值。李利安教授在序言中指出,“《普陀山佛教史》堪称填补空白的学术创新之作。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搜集普陀山佛教史的相关资料,将普陀山佛教发展放在中国佛教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梳理出不同朝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点。这不但是神圣空间视野下的观音道场通史,也是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观音道场的断代史。”
温金玉教授的序言则重点阐述了《普陀山佛教史》一书的学术特色和社会价值,他指出,“相信此书的出版将推动普陀山名山建设工程,拓展观音信仰与普陀山文化的深度研究,铸造灵验观音、生态观音、文化观音品牌,全力提升名山文化品位,推进普陀山佛教实现由‘香火兴寺’向‘文化兴教’的历史性跨越。”
通读《普陀山佛教史》,我也有几点很深的感触。
“绪论”开篇概要回答了“普陀山在哪里”的问题。其中的大量具体数据让我不禁畅想起,仅仅这四页“普陀山概况”所提供的以时间和空间为经纬线的信息,如果输入至AI制作成可视化知识图谱,必将成为精彩的历史地理数字模型。在随后的“研究评述”“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创新与意义”三节中,作者网罗式地搜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进行逐一例举的同时对重点资料和著作加以详细评述,以前人成果为参照和基础,明确了本书的主体内容和研究目的。这不仅给读者以清晰的全景式介绍,也呈现出本书作为学术著作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第一章至第六章按不同历史阶段系统阐述地普陀山佛教的发展历程,清晰展示了普陀山兴起于中晚唐、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承续至民国的历史变迁。史料之丰富、资料之翔实,让人叹为观止。微感遗憾的是,排版有点细密、阅读稍有不便。如果能再增加一些历史地图以及寺庙建筑、摩崖碑刻、佛像等图片,那么对于不熟悉普陀山的普通读者来说,就能更直观地感受道场传承的历史演变、法脉氛围和文化特质。
第一章“佛教的传入与普陀山开山”,首先把普陀山佛教放置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整体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进而聚焦于浙江地理和佛教在浙江的传播。我最感兴趣的是“佛教传入普陀山的传说与观点”一节,书中列举了秦代安期生、汉代梅福、晋代葛洪等诸多道教相关传说,以及佛教可能在两晋、南朝、唐、五代等时期传入普陀山的不同说法。关于佛教何时传入普陀山的问题,学界迄今并无定论,本书重点讨论了与普陀山开山关系最为紧密的慧锷与不肯去观音的事迹,并考察了近年来一些韩国学者所关注到的“新罗贾人”与新罗礁的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章最后一节“佛经记载与东亚海洋航线”的分析对跨学科研究极具启发性。作者把普陀山放入“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大的世界历史地理图景中进行考察,使得以观音信仰为主的地域性佛教文化具有了更普遍、更深广的文明交流互鉴之意义。
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详细论述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五大历史时期的普陀山佛教发展情况。在每一时期的阐述中,作者都侧重从地理、政治、宗风、山志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始终都贯穿以神圣空间的建构和朝山信仰的塑形两大核心线索,使读者既能够清晰了解到普陀山佛教的不同发展历程,又能够建立起完整的信仰文化体系。这种多面向、双线索的书写模式最能体现信仰型佛教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特征,但其写作难度极大,若不是两位博士一僧一俗、一南一北的通力合作,恐怕其他人是无法完成这一巨制的——会闲法师驻锡普陀山,是最熟悉观音道场的修行人;景天星教授坚守古都长安,是造诣深厚的佛教史学者。两位博士的合作使得本书兼具佛学的理论深度与史学的严谨规范,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多学科视角,既能展现观音信仰的多层次影响,又能深入探讨普陀山的历史文化。
两位作者在“后记”中归纳了普陀山佛教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六大要素,看似简要,实则举重若轻,每一个“关键词”都蕴含着丰厚的积累与深远的意义,都值得读者结合自身的学识修为或信仰习俗好生琢磨:第一,普陀山能够在佛教圣山中崛起,离不开其重要的地理要素,它孤悬东南海外,与其“源地”——印度的补怛洛迦山神似;它又位居交通要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第二,普陀山的每一次崛起,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从明代万历皇帝的支持,到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崇奉,都能看出政治制度与宗教政策在普陀山佛教史中的重要作用。第三,从宋代真歇清了禅师开始,普陀山宗风始兴,此后高僧辈出,宗风丕振,一直传承至今,绵延不绝。第四,从元代盛熙明撰写的第一部志书《补陀洛迦山传》开始,历经明清和民国,每一朝代都有山志问世,愈往后,体例愈完备,内容更充实,事迹更完善,可以看出通过文本来“建构”普陀山佛教历史的过程。第五,整个普陀山佛教历史演变中,自然景观开始神圣化,具有神圣性的人文景观越来越多,普陀山全山也一步步成为“形神合一”的神圣空间,彰显着观音菩萨的慈悲,传承着佛教文化的精髓。第六,随着宋代民俗佛教的推展,普陀山信仰在蓬勃发展的朝山信仰中开始凸显,历经元明清逐渐崛起,并最终形成“一山特起万山朝”的汉地观音道场信仰格局。
此外,本书在极强的学术性上也兼具通俗性。作者通过引用佛教经典和宗派故事,使得书中的历史知识与理论学说更加生动。例如,书中详细描述了真歇清了、宏智正觉、一山一宁、愚溪如智、一乘真表、大智真融、潮音通旭、别庵性统等历代祖师的感应事迹与公案话头等,既蕴含玄妙禅机,又贴近大众信仰,真正做到了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和意趣盎然的故事叙述,使得普陀山的历史文化与佛学思想更易为大众所接受。
总而言之,《普陀山佛教史》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研究著作,不仅是普陀山佛教历史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必将在中国佛教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全书翔实的资料、清晰的结构、深度的地理政治文化分析,以及学术与通俗的结合,使得它不仅适合佛教学者、历史学者常备案头查阅,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本书值得每一位心系观音菩萨的人仔细参读,倘若能于参拜普陀山前后加以览阅,必定信心大增、法喜充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