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以“默契”:伊朗遭遇报复之后
以下文章来源于破圈了 ,作者王晋
破圈了.
纵览寰宇风云,漫谈时政大事。
10月26日凌晨,中东又见弹雨满天。这一次,是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距离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已有25天。
从当前汇总的信息看,以色列通过战机编队远程奔袭,攻击了伊朗境内多个军事目标,同时还打击了黎巴嫩和叙利亚境内的目标。以色列就此履行了之前许下的在美国大选前完成对伊朗报复的承诺,而中东地区局势也因为以色列的攻击而骤然紧张。
10月19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以色列空袭后升起浓烟。
“减配版”报复行动
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是经历了多轮博弈之后的“减配版”。一方面,以色列国内要求对伊朗展开军事报复的呼声高涨。以色列在10月1日遭到伊朗的大规模导弹攻击之后,国内舆论不断发出进行报复的声音,要求政府尽快对伊朗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但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以色列的攻击行动不断推迟,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10月中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将会在美国大选开始前完成对伊朗的“报复”,给军事行动设置了明确的时间底线。
另一方面,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从安全视角看,以色列需要评估发动攻击后,伊朗可能的反击烈度。在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的大规模导弹攻击中,以色列“箭”式、“大卫投石索”和“铁穹”防空导弹系统打造的“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未能有效拦截伊朗导弹。对以色列来说,在打击伊朗之前,需要谨慎考虑伊朗可能的报复手段,尤其是伊朗是否会再次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攻击。先“披坚”再“执锐”,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必然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当地时间10月26日4时50分左右拍摄的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区。
从军事攻击的手段来看,以色列通过战机编队远程奔袭完成攻击。通过战机编队远程奔袭,既是以色列国内舆论造成的必然结果,又是战术需要的必然选择。
在今年4月份以色列为报复伊朗打击行动而发动的“反击”中,选择了通过潜伏在伊朗境内的破坏小队,向伊朗一些重要设施发动无人机袭击的方式展开,但是效果不理想且受到国内舆论批评。因此以色列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手段,来完成对伊朗的攻击。
从过往经验看,以色列打击他国目标,通常会选择战斗机远程奔袭完成打击行动,比如,1981年对伊拉克核设施的攻击、2007年对叙利亚核设施的攻击、近期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攻击,都是通过战机编队远程奔袭完成的。因此以色列再次组建战机编队攻击伊朗,是军事战术和舆情考量下的必然选择。
从军事攻击的路径来看,以色列通过“北线”路径攻击伊朗。在攻击伊朗境内目标的同时,以色列还打击了叙利亚和黎巴嫩。在攻击线路的选择上,以色列的战机编队可以通过“南线”和“北线”两个方向对伊朗发动突击。通过“南线”,以色列战机需要飞越约旦和沙特,但是两国已多次明确表示,不愿意成为伊朗和以色列远程攻击的“过境国”,因此以色列战机编队飞越黎巴嫩和叙利亚上空完成攻击的可行性较大。在此背景下,以色列需要拔出在黎巴嫩和叙利亚境内的亲伊朗民兵设置的雷达和防空阵地。因此在攻击伊朗的同时,以色列也对黎巴嫩和叙利亚境内的目标进行了打击行动。
从军事打击的目标来看,以色列的军事攻击显示出了克制性。不同于在10月初高调表示将攻击伊朗的核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以色列在10月中旬态度发生变化,表示会攻击伊朗的军事设施。此次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聚焦在伊朗的军事设施,包括防空阵地和导弹、无人机生产设施,打击范围有限,在展示以色列军事实力的同时,显示出了一定的克制状态。
在对伊朗袭击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左)坐在位于特拉维夫的国防军总部内。
冲突会“到此为止”吗?
不少分析认为,伊朗的底线是其核设施和石油设施不遭袭击,鉴于以色列似乎没有触碰伊朗划定的红线,此轮伊以“暴力循环”有可能结束。
这是一种合理的期待,但还要看伊以之间是否能够达成“默契”。
无论是以色列还是伊朗,都不愿意升级军事冲突。以色列国内主要舆论都将此次报复性军事行动描述为“胜利”,认为已经给予伊朗较大杀伤;而伊朗的主流媒体则报道认为,伊朗成功地防御了以色列的攻击,且伊朗自身损失微乎其微。无论是以色列还是伊朗,都希望通过主流媒体报道,将自己塑造为“胜利者”,缓和国内舆论,升级军事冲突的意愿不强。
无论是地区国家还是美国,都不愿意军事冲突长期延续。地区国家当中,包括沙特、约旦、伊拉克等国,都表示了希望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的意愿,不希望局势进一步升级。而美国也第一时间表示,没有直接参与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表达了希望当前冲突“到此为止”的意愿。
但是,即使当前局势有所“缓和”,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冲突会逐渐平息。事实上,当前中东形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首先,以色列和伊朗的舆论仍然存在较强的好战言论。以色列国内民众在网络和自媒体上的留言,大多倾向于批评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作秀”“没有真正伤害伊朗”“太过软弱”;伊朗强硬派也认为,伊朗国家安全受到以色列直接挑衅,伊朗应当予以强力回击。因此,未来以色列和伊朗国内都存在着较强的战争舆论,是伊朗和以色列冲突升级和复燃的重要条件。
其次,伊朗的“抵抗轴心”盟友,仍然存在刺激地区局势的可能。伊朗对于以色列袭击的“低调”态度,不一定能够说服伊朗的“抵抗轴心”盟友,尤其是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等同样保持理性和克制。面对以色列持续不断对叙利亚和黎巴嫩境内目标发动攻击,伊朗的盟友可能会向以色列发动报复,而在以色列看来,伊朗盟友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伊朗授意”。比如不久前黎巴嫩真主党的无人机攻击以色列总理在凯撒利亚的私人住宅,就被以色列视为“伊朗所为”。因此,伊朗盟友的攻击,很可能加大冲突重燃的可能性。
图为10月2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行驶的车辆。
最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长期持续,可能会进一步搅动地区局势。以色列在黎巴嫩和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对于也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军事打击也时有出现。以色列仍然没有放弃对黎真主党和哈马斯高层的定点清除,相关军事行动助燃伊朗国内强硬言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尽管以色列和伊朗可能在相互攻击中存在一定的“默契”,但是,由于当前加沙和黎巴嫩的冲突仍在持续,且以伊缺少及时和正式的沟通渠道,未来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难以在短期内结束。
虽然如此,这一默契是否存在、能否持久,仍是当前中东冲突和危机是否会全面升级的重要参照。(文/王晋)
原标题:《何以“默契”:伊朗遭遇报复之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