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戴海斌︱“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速写——《我有嘉宾》编后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编、戴海斌执行主编:《我有嘉宾: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纪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
不久前,受本教研室委托,我着手编辑“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纪要合集,为盘点一下家底,请学生帮忙整理了一个总目录,发现从2016年5月第一次正式讲座开始,截至去年底,总的活动场次竟然已经超过了七十回。一晃八年过去了。
还记得,在当时教研室主任高晞老师支持下,几位青年同事之间往复商量筹划、读书活动一点点起步的情形。翻看电脑中保存的工作文档,2015年底教研室内部讨论,“为了整合本教研室青年教师的研究兴趣与方向,寻找展开持续共同讨论的基础,以期形成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近现代史青年教师独特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经会议研究形成“一个初步的方案”:“研究班以三种系列的形式展开:(1)讲论会(包括读书会);(2)讲座;(3)workshop”,“组织形式基本以教研室12位青年教师轮流召集为主”,其中学术讲论会“以具体问题的讨论为主”,读书会“围绕特定主题或史学研究方法阅读特定书籍或文章”,并邀请合适的评议人做指导与讨论。(2015年10月29日)后来具体活动展开,虽然在形式上采取多样灵活的方针,但这个方案基本奠立了读书班的格局。相关讲座、新书分享会、学术讲评会、工作坊等活动渐次铺开,使得这一场合,不仅成为本系同仁锻炼“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开展学术批评、活跃学术气氛的一个建设性空间,引起学界以及不少学院外人士的瞩目。有一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学者,一直很关注我们组织的系列活动,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贵系的读书班活动为学界同仁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主旨明确、方向正确、课题积极、风气健康的学术平台,——起码我是高度认可的。”我知道他素好戏谑的风格,但他特别加了一句“这不是虚话”,所以我也信以为真,心下很受鼓舞。
2018年后,读书班得到本系更大力度的支持,并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建立合作关系,系列活动由专人整理纪要,在媒体平台发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古人讲“事以文叙,道以文传”。读书班活动旨在为主讲人发表学术新见提供渠道,同时更重视同仁之间切磋学问、砥砺思想,我们坚持整理完整纪要、公开及时发表,目的也是想留一份尽可能原汁原味的记录,供给学界参考的详实资料,并为当代学坛“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情景作一生动速写。讲座录音、纪要整理工作一般由本系学生(本、硕、博均有)承担,按劳有所得原则分工,更重要者,也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扩充视野、锻炼能力,并帮助到自身的学业和研究。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活动海报(部分)
2020至2022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切线下学术活动被按下了停止符,读书班活动不得不转战云端。不过,一个意外的后果是,借助网络的便利,读书班的组织效率、活动频次以及学术传播范围,反而出现一个近似“大跃进”的效果。犹记腾讯会议动辄在线数百人的盛况,有热情听众留言“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何以解忧,唯有讲座”、“感谢复旦历史系面向广大群众、打开学术大门”云云。这当然应该首先归功于活动嘉宾的学术号召力。现在回头再看,这神奇而讽刺的一幕,却别有滋味,不知道该理解为吾辈学术交流的初心得其所哉,还是当时线下困极无聊的召集人、学者、听众们为各自郁结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合宜且安全的排解出口?
时光永是流逝,学术与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当年发起读书班时,当仁不让自居“青年”,现在不只是多了“几茎白发”,心情上也早早步入“中年”状态(危机?),不变的是,“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无论如何,读书班经历八载、一路坚持走到今天,都是一件值得欣慰和纪念的事情。受本系、本教研室领导信任,鄙人承乏负责纪要合集的编辑工作。编辑原则,是从现存的纪要整理文本中选择完成程度高、并较能反映学术前沿的部分,基本按活动时间排序。一部分读书班活动因各种原因,当时未及整理纪要,一些纪要内容不乏精彩,但碍于体例、篇幅等限制因素,也不得不割爱了。书名“我有嘉宾”一语,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或是我辈对于读书班暗含的期许,不敢说要达到“君子是则是傚”此类俨乎其然的效应,但若在“鼓瑟鼓琴,和乐且湛”之间得到若干读书的“喜悦”与学术的“共鸣”,则善哉。
在此要郑重感谢参与读书班活动的所有“嘉宾”,即主讲人、与谈人、评议人予以我们充分信任与支持,同时感谢一直来关注、鼓励我们的所有学院内外的朋友。本教研室张仲民、孙青、何爱国、马建标、皇甫秋实、章可、曹南屏、林超超、周健诸同仁为读书班活动付出许多心力,没有大家在这块“自留地”里精心播种、努力耕耘,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收成。黄洋、高晞、姜义华、章清、金光耀、吴景平、朱荫贵、王立诚、戴鞍钢、唐启华、董国强、刘平、陈雁、赵兰亮等师长、同事一直来给以大力支持,本系行政工作人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勤支援。读书班纪要在《澎湃新闻》陆续刊发,多经编辑(也是系友)彭珊珊之手,黄晓峰、郑诗亮、钟源、于淑娟也提供很多帮助,此一并致以谢忱。本系研究生唐益丹、李娟、伊楠、王可为本书的素材整理、文字校订,付出了劳动。
奉此小书,作为祝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百年华诞的礼物。
戴海斌
2024年4月25日,于复旦光华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