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要丨赋予印度研究兴趣与背景
2024年10月14日,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杨怡爽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开展题为“赋予印度研究兴趣与背景”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和印度研究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承办的2024年秋季学期南亚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二讲。讲座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张忞煜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范晶晶参与讨论。
杨怡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南亚地缘经济及区域合作、南亚政治与经济。本次讲座从印度研究的现状、为什么要赋予印度研究兴趣和背景、如何赋予印度研究兴趣和背景三大维度切入。
印度研究的现状
杨怡爽老师首先回顾了她初入印度研究的大门时,她的导师给出的建议:“若你决定进行这一研究,你必须深入挖掘,并且要对这一研究领域保持兴趣。”杨老师将这一教诲铭记于心,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学术探索。
杨老师认为,在开展印度研究之前,首先需要自问:为何要进行印度研究?是因为其重要性,还是因为它是一个有趣的学术领域?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初,学术界对印度研究的兴趣有所减退。当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家的重点转向了融入全球体系并促进与西方国家关系。在这一时期,印度并未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盟友或战略对手,因此印度国别研究相对冷门。中国对印度的研究兴趣远低于印度对中国的研究兴趣,双方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当下,中国在印度研究领域的议题和深度,相较于国际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然而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印度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如此,许多人对印度的某些现象缺乏深入了解,我们的南亚研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为了在国际形势变化时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我们需要针对研究对象国做好知识储备。
杨老师引用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的话:“无论对印度有何评价,相反的评价同样成立。”这表明在研究印度时,研究者可能会面临困惑——印度研究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科学与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结论可以被重复验证并归纳为理论框架,而艺术则是不确定的。她指出,虽然印度难以理解和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将观察到的现象总结为理论。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实际领袖
我们为什么要赋予印度研究兴趣和背景
杨怡爽老师基于个人经验认为,印度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她指出,印度作为一个大国,拥有众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些领域既广泛又复杂。印度研究的多维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印度的规模和复杂性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经济政策、制造业发展、城乡结构变迁,还是利益分配不平等,印度的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深入分析。在政治领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基层治理模式、语言和民族主义的发展等议题同样提供了无尽的研究可能。由于中国对印度研究的起步较晚,我们有大量经验和资料可以借鉴。
第二,印度的独特性使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理想对象。印度与中国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特性。目前,印度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为我们提供了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多种切入问题的角度。例如,印度总理莫迪在联合国大会上宣称印度是“民主之母”,这反映了印度对自身现代性的反应和认知。一部分人认为印度在现代性方面存在不足,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印度天生具有现代性。这种基于历史文化的认知是否与我们的理解相似,以及这种论据是否具有逻辑性,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在印度研究中得到综合运用。在印度研究中,知识结构如同菩提树,不同知识分支相互纠缠,看似复杂,可以从一个切入点入手,实现逻辑自洽。
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
赋予印度研究的强烈兴趣将为深入研究和持续研究提供持续动力。国别研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如果仅将其视为任务,容易引发自我怀疑和厌倦。赋予背景的另一个原因是,只有深入了解印度,我们才能理解其行为模式。例如,印度在国际合作中的行为可能看似不合逻辑,但当我们考虑到印度文化中的某些元素,如《摩诃婆罗多》中的情节,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印度的行为。在印度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缺乏对共同利益的理解,群体之间视彼此为竞争对手。将这种逻辑应用于国际关系,我们就不会认为印度的行为决策是不可理喻的。最后,只有基于对印度研究背景的深入理解,我们才能提出正确的问题。许多关于印度的问题,如“为什么印度的低种姓不集结起来打倒婆罗门?”或“印度为什么不进行土地改革?”等问题往往带有预设答案,无法作为学术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只有基于研究背景,我们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如何赋予印度研究兴趣和背景
对于具体的研究过程,杨老师给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从小点着手,深入印度研究。这种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是片面或局限的。相反,知识结构如同榕树,只要愿意深入探索,总能增加知识储备。我们应鼓励思考,而不仅仅是接受书面上的结论。即便是书面上提供的结论,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在印度研究中,选择一个中心点深入探讨其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于德里农民抗议游行中的贾特人,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其作为尚武农民的身份,还应该深入了解其社群的起源、与统治者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农民抗议。同样,我们可以将雅达夫种姓在历史政治中的作用与“往世书”中的黑天神话相联系,从而在看似复杂的图景中发现密切的关系和逻辑。
二是批评性地看待既有结论,提供中国视角。我们不应轻易接受既定的结论。尽管国际上对南亚研究已有丰富的材料,但我们仍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既定”的结论。我们不能仅仅重复一些有既定结论的案例,例如在讨论民主时,不应假定印度是一个被迷信和恐惧所统治的意识形态,这会阻碍我们的深入研究。
三是建立直观感受,保持阅读思考。建立直观感受的途径包括多阅读、多接触。我们在研究中要阅读《摩诃婆罗多》等古代经典文献,了解印度自古以来的政治思想,但是也要避免因为机械式照搬而出现类似美国人仅用《孙子兵法》来解读中国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印度几千年来都按照一本书的原则行事,而是要通过阅读来接触实际的印度。另一个方式是多看地图,观察地形和环境,想象生活在这个地理环境下的印度人如何看待其与周边的世界,如何认知野蛮和文明,如何看待敌人,如何认知南北的区分。同时,要善于使用网络上流行的双链笔记工具,帮助我们将知识以相互连接的方式建立起来,观察印度研究知识的网络化。国别研究必须有亲身的沉浸接触,才能掌握对其细腻微妙的感知。
评议与讨论
在讨论环节,张忞煜老师表示,当前的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种将理论和工具本身视为研究的终极目标的倾向。我们应以理论和工具为手段,坚持研究者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范晶晶老师指出,杨老师的讲座提示我们把看似简单的概念抽丝剥茧,深入探讨它们在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语境中的含义。其次,我们还需要避免在研究中陷入自证陷阱,落入对殖民国家境地的完全模仿。最后,范老师结合自身的佛教翻译经历,说明了古代制度与现代性的连续性。
本次讲座激发了在座同学对跨文化研究的深入思考和对印度研究重要性的理解,同学们积极向杨老师提问,杨老师的解答与分享为在座学子明晰了研究方向。
文字:刘雯婷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