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猪脑“死亡”50分钟后还能“救活”?广州的科学家做到了!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
广州的科学家
再次绽放光芒
成功让“死亡”50分钟的猪脑“复活”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专家联合国际团队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子医学》发表报告,其中显示他们利用国际首创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成功将一个“死亡”了50分钟的离体猪大脑“复活”。
心脏骤停患者常发生严重的脑损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认为,大脑仅能耐受5至8分钟的缺血损伤,这导致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极低。
这项研究以猪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使猪心脏停跳,随后将其大脑与身体分离。50分钟后,研究人员将离体的大脑与体外生命支持设备通过插管连接,形成一套支撑大脑复苏的生命系统。结果显示,该猪大脑被成功“救活”,能够恢复大脑功能并保持一定时间的活力。研究团队在6小时后主动终止了实验。
这套设备采用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离体大脑养护技术”,其中不仅含有人工心脏、人工肺脏部件,还利用血液常温灌注技术养护着一个活的猪肝脏,为接入设备的离体猪大脑提供新鲜、有氧、代谢稳定的血液循环。
研究显示,单纯心肺复苏系统支持下,离体大脑水肿明显,神经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大脑电生理活动逐渐消失;而在体外心肺肝复合生命系统的支持下,离体大脑的水肿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活力和细胞显微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可恢复并维持脑电活动。
这项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牵头,德国移植协会前任主席比约恩·纳尚、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炎症与免疫中心专家安德烈娅·施莱格尔等多名科学家参与开展的研究表明,肝脏在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修复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何晓顺表示,该研究成果为心跳骤停抢救提供了新策略,未来有望提升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平台。
拓展阅读
广州近期部分科研成果速览
(点击标题,获取更多信息)
中山大学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大量全新RNA病毒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中山大学与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团队利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AI)技术发现了180个超群、16万余种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种类的近30倍,大幅提升业界对RNA病毒多样性和病毒演化历史的认知。
华南植物园在重金属毒性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总环境科学》和《环境技术与创新》上。该研究证实,多食用富含原花青素和锌的果蔬,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元素的负面影响。
原花青素、金属硫蛋白和葡萄糖酸锌对镉胁迫的响应机制模型。
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装备OrganSEC正式发布近日,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相关单位正式发布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装备OrganSEC。该设备解决了常规逐层式打印的打印速度慢、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填补国内空白。
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装备OrganSEC。
资料参考:新华社、科技日报、南方+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广州市科协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猪脑“死亡”50分钟后还能“救活”?广州的科学家做到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