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评论|一生活过三辈子的“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走了
聂华苓
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
聂华苓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她的一生,是追求文学的一生,也是时代与时代相互连接、交错的缩影。
一座文学交流的“国际桥梁”
“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聂华苓曾这么形容自己的一生。
1925年1月11日,原籍湖北应山的聂华苓生于武汉。年幼家境优渥,但11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陷入经济拮据和家庭纷争。抗战爆发后,聂华苓一度随母亲回到位于宜昌三斗坪的外婆家。
尽管经历了上世纪上半叶的一次次战火,但年少时期的聂华苓仍受益于时代变化。她的母亲有文化、有主见,还有决断,即使战火纷飞,仍坚持让聂华苓读书。抗战期间,聂华苓辗转于恩施和重庆,就读初中与高中,之后考入中央大学。
1948年,聂华苓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处女作《变形虫》。1949年随家人赴台,1964年旅居美国。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翻译集《百花文集》等。
在文学创作本身之外,聂华苓更是一座文学交流的“国际桥梁”。
在爱荷华大学执教期间,聂华苓与丈夫保罗·恩格尔创办影响力巨大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1967年启动的该计划,至今已邀请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位作家前往爱荷华进行创作与交流。
1978年,聂华苓夫妇到访中国大陆,并于1979年开始邀请中国作家参与“国际写作计划”。从早期的萧乾、艾青等,到上世纪80年代的王安忆、张贤亮、冯骥才等,再到本世纪的孟京辉、余华、陈丹燕、莫言等,聂华苓与华语文坛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也因此得到“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永远的文坛母亲”等赞誉。
聂华苓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人生走过近百年的聂华苓,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跌宕。与同时代的中国作家乃至中国人一样,她的身上凸显了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不可剥离。她曾在时代巨浪中沉浮,在战乱中面对颠沛流离,与故乡渐行渐远。
可贵的是,她从未因艰难困苦而沉沦,始终保持赤子之心,以最大的热情投身文学,一生未曾放弃理想。她曾在自传中回顾:“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陆,台湾,爱荷华”,她也确实用99年的时光活了三辈子,精彩而充实。
聂华苓自己的文学创作,以思乡题材为最佳。在《失去的金铃子》中,她铺陈了年少时期“绝望的寂寞”,追问着人生的意义,她笔下的小镇三斗坪,见证了这段时光;在《桑青与桃红》中,桑青从瞿塘峡的激流中走向未知的未来;在《千山外,水长流》里,山城重庆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她笔下回忆的往事和风物,还有曾经的迷惘青春,战乱中的挣扎求生,无不带有时代烙印,也是无法割舍的情怀。
从中国大陆的故乡,到青年时期暂寓台湾,再到中年开始定居美国,聂华苓一步步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疆界,凌驾了政治与历史的分野。她通过与世界不同地区作家的接触,逐渐认识到个体命运与大时代的联系、中国人命运与二十世纪的联系。
所以,她与丈夫恩格尔合力造就了“国际写作计划”,让文学超越国家、政治和种族的界限,支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位位作家。
聂华苓是中国的,就像她在作品中写道的那样:“我的母语就是我的根,是我可以抓得住的根。”她也是世界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作家、推动世界各地交流往来的纽带。在大时代的跌宕中,她为自己的梦想忙碌一生,这样的充实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