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如何培养气候世代
教育专家表示,教师需要接受更多有关气候变化的培训,并需要更多资源来帮助向学生传授知识。图片来源:SIPA Asia / ZUMA Press / Alamy
15岁的王乐(化名)在上海上的小学和初中。谈到气候变化,他记得:“小学的时候可能提到了一点气候变化,不过我忘记具体是什么了。初中地理课有专门的一个单元,主要是讲什么是气候变化,什么引起的,我们该怎么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的调查,47%的国家国民教育中没有气候变化的内容。尽管95%的老师认同气候变化教育很重要,但是只有55%的教师获得有关气候变化的培训,不到40%的老师有信心教授相关内容。
中国情况也类似,公众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方针普遍支持,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依然偏低。而尤其是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之后,教育成为取得社会共识以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气候变化已经进入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按照课程标准,小学中学各个学科的课本和教学中融入了气候变化内容。大学新设了学科和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因应市场需求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业。这些教育是如何进行的,整体情况如何?
融入
2021年,国务院发布通知,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紧接着,2022年教育部发文,“把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各学段课程教材”,并且对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各个阶段和类型的教育都有如何融入低碳发展内容的指引。
而实际上,在“双碳”被政策反复强调之前,气候变化已被逐渐纳入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只不过未必使用“气候变化”这个词,而是用“绿色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提法,甚至“环境”、“生态”等更宽泛的内容中也涉及气候变化知识。
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垃圾分类接力游戏。图片来源:SIPA Asia / ZUMA Press / Alamy
最新 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有学科都没有单独的气候变化章节,而且小学阶段课标并无“气候变化”一词。不过,在生物、科学、化学、地理和物理等科目中,都有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即便在看似最不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课标要求5-6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7-9年级应该“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标志。”
除了各学科融入气候内容外,气候变化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多出现在跨学科活动、以及该学科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中。
王乐也在不同学科上遇到过气候变化:“化学课讲二氧化碳的时候讲到气候变化。语文课的考试还出过有关气候变化的阅读理解题。听说,高中地理课还会讲得深入一些。”
高中物理课标的必修和选修,化学必修, 生物课的选择性必修课程都从不同角度提到了气候变化。在地理课标的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主题下,要求学生“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最后修订日期是2020年,因此课标中没有双碳内容。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材编者告诉对话地球:“对比之前的教材,气候变化内容越来越多了,而且说不定下次修订教材会加上‘双碳’。”
而 “双碳”教育更直接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2022年,教育部要求“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并且在部分院校“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当年,全国就已经设置了21个双碳本科专业,包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等。多地的几十所大学成立了跨学科的碳中和研究机构和学院。
教学探索
气候变化虽开始融入各个学科,但没有成熟的教材和教学指引,跨学科也带来了教学难题。根据对话地球的观察,气候变化教学,主要不靠教材,而是靠学校和老师动用社会资源进行探索。
柴青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传递环保知识的“自然魔法棒”项目发起人,受到环保机构自然之友的气候行动者孵化计划“玲珑计划”的支持,受邀请到济南的学校里开设气候故事课。课堂上,她让孩子把10个气候变化故事写成10个剧本,学生们抢故事,准备道具,每个星期盼着表演,故事背后的理念和知识都容易记在心里。
“没想到学生改变这么快。”柴青说:“自从讲过纸张是怎么来的,学生们在纸张正面写完就去用反面。校长看到了,觉得怎么一堂课就改变这么多?于是问我有无其他课程。”因为效果显著,学校也重视,气候故事课得以持续。
广州中学的地理老师罗海燕,十多年前参加了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气候变化教育项目的培训后,探索如何在学校开展相关教育。她在地理课上引入更多气候变化相关的情境案例,也说服学校在其他课程上加入气候变化内容,把气候变化作为每周二拓展课的主题。她还组织气候变化下广州花卉物候期观测的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本地区校园的植物和气候关系。
她说:“要开展有持续性的跨学科的活动,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比如参加气候变化下的自然观察的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会深刻很多,且行动积极,远超只在课堂上学习气候变化内容的孩子。”
远远不够
黑龙江宝清县八五三农场中学,附近有次生林,山地和湿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学校建设了一个植物园和小型气象站。气候变化也成为该校老师孙清漪讲授的一门独立课程,每周一次。课上,他除了播放视频,还会带领学生走到自然中去,讲述气候变化的前因后果。
“环境不光是有新鲜的空气,对我们的内心也是一种调理,我们主张学生走进自然,也希望学生和家长一起到自然中走走看看,做生活中的人。”不过,缺乏固定和持续的资金支持,有时“连外出的车费也没有。”八五三农场中学气象站,由于老师后来没时间精力,项目暂时停止。
孙清漪的经历并不是个例,气候变化虽被纳入教育系统,但是中小学的课标上没有气候变化的独立位置,想传授气候变化的内容,在教材、课时、资金和师资方面都捉襟见肘。有调查显示,上海 200 所小学的400个科学项目中,只有2.5% 和气候变化相关。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主流学科包括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但气候变化本身不在其中,难以增加太多内容。只要课标不提,教材就不提了。”不愿具名的教材编者告诉对话地球。
中国民促会的秘书长王香奕也有类似看法:“现在学校的课非常多,把气候变化教育再放进来比较有挑战。”早在2012年,民促会就发起“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出版《气候变化教育读本》,培训超过1000名老师。但如何让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资源,仍是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曾给不同年龄层的人编写气候变化科普书籍,也开展过很多科普活动。她深有感触:“气候教育要从老师开始。现在很多学校在编写教材,但气候变化涉及学科广,专业性强。网上搜到的信息不系统,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一线老师对教育懂行,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基础知识匮乏。”
但目前气候变化教育基本由其他科目老师支撑。孙清漪本是数学老师,出于兴趣和责任感讲授气候变化的课程,但他仍是少数。各学科老师需要培训,但是这又给教师本来繁重的教学任务,新增了负担。
“不可能一个学校配备一个气候变化老师,需要组织力量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校长。”陈迎说:“而且,气候变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应该覆盖全社会。不同年龄不同阶段,所有人都应该学习。”
本文首发于对话地球网站。
■ 刘立灿是对话地球的中国顾问编辑,2023年加入对话地球。他在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工作多年。他关注环境问题的社会和政治原因以及后果,也对公民社会、历史和科幻有兴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