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孩子在外遇到纷争,你会教他息事宁人还是据理力争?

2024-10-22 1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1

一个周末,我带孩子去外面吃饭。当时饭店里人很多,我们旁边一桌坐着一家三口,孩子两岁左右,走路还不稳;后面一桌坐着两个女孩,穿橙色衣服的跟我背靠背,穿绿色衣服的跟穿橙色衣服的对脸,两人都是十六七岁的样子。

等菜的间隙,我看到那个孩子晃晃悠悠在桌边来回走,他妈妈不时看看他,他爸爸在旁边打电话。

突然,那孩子摔倒在地上,头正好磕在后面那一桌穿橙色衣服女孩的凳子上,大哭起来。孩子妈妈赶紧抱起孩子查看,发现他额头破了一块皮,一边哄孩子,一边从袋子里拿出创可贴贴了上去。

孩子爸爸挂断电话,问孩子妈妈怎么回事,孩子妈妈朝穿橙色衣服的女孩努了努嘴,小声说:“给孩子撞倒了,连声对不起都不说。”

孩子爸爸立刻走到女孩旁边:“你没看到撞倒孩子了吗?不会说声对不起?”

女孩愣了一下,然后辩解:“我没有撞他。”

孩子妈妈立刻说:“小孩走路不稳,你胳膊撞了他一下,他就倒了。”

孩子爸爸接着说:“我们又不是要讹你,你撞倒小孩了道个歉都不愿意吗?”

女孩仍然坚持:“我没有碰到他,为什么要道歉?”

这时,穿绿色衣服的女孩作证:“我看得很清楚,你家小孩走到我朋友后面,自己摔倒了,我朋友跟你家小孩挨都没挨着。”

孩子爸爸不乐意了:“那我们报警吧,让警察过来查监控!”

女孩毫不示弱:“可以,如果我没有碰到小孩,你们冤枉我,要给我道歉。”

孩子爸爸没吭声,孩子妈妈嘟囔了一句:“你撞倒了小孩,道一句歉的事,非要闹出这么大动静!”

女孩也有些委屈:“你的孩子是你们的宝贝,他摔倒了你们心疼他;那我也是我爸妈的宝贝,为什么要被你们冤枉?”

最终,警察过来调取监控,证明了女孩的清白—她没有碰到小孩。小孩爸爸也当着警察的面给女孩道了歉。

02

看完整个过程,我受到很大触动。

以前,因为看到网上的报道,一些女孩在外面逞强,结果吃了大亏,我便一直教女儿冉冉安全第一,在外面遇到事情不要逞强,有时候委曲求全也是一种智慧。在我这样的教育下,冉冉从不惹事,在外面和人有了小摩擦,不管责任在不在她,都会先道歉,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冉冉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带她去游乐场的充气城堡里玩。

当时,充气城堡里小孩很多,冉冉正蹦得高兴,突然跑过来一个小男孩,和冉冉撞到了一起。

冉冉还没反应过来,那个小男孩就一骨碌爬起来指责她:“你怎么跳的,看让我摔倒了!”冉冉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弄得有些蒙,明显有些不安,咬了咬嘴唇,小声向小男孩道歉:“对不起,我没看到你。”

小男孩一听冉冉说“对不起”,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有错,咱俩一起玩吧,看谁蹦得高。”接下来,两个小朋友一起玩蹦床,玩得很开心。

那件事让我更加觉得,我对冉冉的教育是对的,回家后还专门表扬她,说她做得对,先道歉让她不仅少了麻烦,还多了一个玩伴儿。

之后,在我看来,冉冉越发谦和,可我总感觉她的谦和中少了点儿什么,特别是看到她不论对错都急着跟人道歉,有时候不仅道歉,还会给人鞠躬。看着她弯下的腰,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一想到她吃点儿小亏,不会惹出更大的麻烦,就觉得我让她遇事忍让的做法没有错。

然而后来,冉冉自己不想忍了。

上小学后,冉冉爱上了读书,放学后总喜欢到学校图书馆看一会儿书。

一天,她正在图书馆里看书,突然,一个霸道的男生走过来,无理地要求她让出位置,说她的位置靠近窗户,光线好,更适合他写作业。冉冉不想让位置,便坐着没有动。谁知,那男生竟一把夺过她的书,粗暴地扔到旁边的桌子上,还用力拉她的椅子。冉冉害怕跟那个男生起冲突,只好起身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那天回家后,冉冉跟我说这事时,眼泪汪汪的。我明白她的委屈和不甘心,抱了抱她,但依然要她继续忍让。

谁知,一向听话的冉冉这次居然不听我的话了:“妈妈,你总让我忍让,说是为了我的安全,可我觉得,我这不是忍让,是懦弱。你知道吗?现在班里同学不愿意干的事都推给我,因为大家都觉得我好说话!我感觉自己窝囊透了,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看着冉冉一脸的悲愤,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怀疑:为了女儿的安全,我让她在外面遇到事情一直忍让,难道错了吗?

03

我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怎么教女儿,就遇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件事。说真的,对女孩的硬刚到底,我挺震撼的:一句“对不起”就能了结的事,最终惊动了警察才解决,我无论如何做不到,而且在我的意识里,能让警察出动的都是大事,这样的小事都惊动警察太麻烦了。

女孩被冤枉后据理力争为自己讨回公道的做法,让我意识到,我的教育理念可能真的错了。晚上,我跟做儿童心理咨询的同学联系,说了我对女儿的教育和饭店里女孩的做法,请同学为我指点迷津。

同学先肯定了我的做法好的一面:

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宽容心。孩子学会忍让,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小摩擦和不如意,可以减少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忍让意味着在面对挑衅或冲突时能够保持冷静,这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锻炼。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在某些情况下,忍让可以让孩子避免卷入不必要的争执或危险中,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接着又指出了我这种教育理念会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导致孩子自我压抑。如果家长过分强调忍让,孩子就会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长期下来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形成过度内向、缺乏自信的性格。

第二,让孩子难以建立个人边界。过度忍让会让孩子难以分辨何时应该坚持自我、何时应该让步,导致孩子个人边界模糊,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

第三,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遇到事情总是忍让会阻碍孩子学习有效沟通和处理复杂社交情境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表达和捍卫自己的立场是必要的社交技能。

第四,会让孩子内心的不满日益积累。长期忍让会让孩子内心积累大量不满和愤怒,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释放途径,这些不满和愤怒就可能以爆发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一听让孩子忍让有这么多隐患,我赶紧问同学就我当下的情况,该如何做才好。同学给了我几点意见:

1.关注孩子的感受与需求

定期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询问孩子的感受,确保孩子知道他的声音被听到和理解;重视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再强调“忍让为先”。

2.教导孩子在忍让与自我主张之间找到平衡

教育孩子理解忍让的界限,通过模拟社交场景的游戏或讨论,让孩子知道何时应该忍让、何时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中既忍让又保护自己的权益。

3.培养健康的个人边界感

引导孩子认识个人边界的重要性,并教孩子如何设立和维护这些边界;让孩子明白,保护自己的边界并不等同于不友善或自私,而是自我尊重的一部分。

4.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

鼓励孩子参与多种社交活动,如参加兴趣小组、团队运动等,以增强社交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技巧;教导孩子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以及如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等。

5.帮助孩子合理释放情绪

教授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写日记等,帮助孩子处理不满和愤怒;营造开放的家庭氛围,允许孩子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而不是一味压抑。

说到最后,同学告诉我,家长自身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家长如果能通过日常行为,展示如何在忍让与自我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并把自己面对冲突或挑战时的思考过程和解决策略作为实际案例,与孩子分享,为孩子树立榜样,是对孩子最好也最直观的教育。

听了同学的话,我深受启发,决定以后不再要求女儿一味忍让,而是在适度忍让和自我主张之间找到平衡,让她形成更加全面和均衡的个性,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作者:小钟

编辑:付晓康

原文链接:孩子在外遇到纷争,你会教他息事宁人还是据理力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