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一夜成名的网红,逃不过塌房翻车?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2024-10-21 15:2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最近,千万级粉丝博主“听泉鉴宝”改名为“听泉赏宝”后复播,却在连线女主播被批“忘记初心”后光速下播,被粉丝认为“态度有问题”。

到底是谁有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这样一则冲上热搜的新闻却让人感到有些“眼熟”。每一个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的网红,好像都逃不过这个定律——先是被捧上天,然后遭遇种种质疑,最后跌入尘埃,泯然众人,甚至,还有不少一败涂地、黯然退场的例子。

网红红了,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这个问题不光很多网红自己没有认真思考过,整个互联网空间似乎也弥漫着一股浮躁的风气:不管三七二十一,红了再说。太多网红旋生旋灭的闹剧之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这两天,另一位曾经的网红也引发关注: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手工耿”怎么停更了?原来,他自5月21日更新后,至今已有近5月未发布新内容。根据“手工耿”的最新回应,他“不是因为赚得太多才不更的”,这段时间也做了一些东西,只是感觉不太好就没有发视频。

早年间,“手工耿”靠着各种没有实用价值却又妙趣横生的小发明走红网络,也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但要每天保持灵感的源源不绝,持续吸引公众的关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手工耿”选择暂时停更也很容易理解——如果不能保持作品的高水准,那么就有可能被当初的热度和流量反噬。不光是他,很多网红都不得不在爆火之后面临这个难题。

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如今的网络空间给了更多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机会,显现出当代社会更加多元的价值体系和人才评价标准,但与之相对应的,如何塑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一种理性的网络文化,仍然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能不能对网红代表的各种文化和现象保持包容和理性,是留给整个社会的重要课题。

如今,部分网友对待网红的态度,似乎总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当一些网红在网络空间横空出世时,总会得到无数鲜花和掌声,甚至有可能远远超出了其真实的价值;当一些网红站上“人生巅峰”之后,又总会被口水淹没,甚至惹来没有来由的谣言、各种没有下限的人身攻击。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网络舆论场常常因为无止境的争吵、互撕变得乌烟瘴气、不堪入目。

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平台也中了“唯流量论”的魔咒。那些网红冒头之后,就拼命用算法扶持、推荐;在出现争议之后,又忙不迭地炒热相关话题,无形之中加剧了各种矛盾和对立。

这些年来,许许多多网红你方唱罢我登场,造就了网络世界中的别样景观:有人剑走偏锋,误入歧途;也有人不断膨胀,丢失本色;还有人为了变现不择手段,结果自食其果。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年轻人急于成为网红,渴望一夜成名,却看不到背后的风险,结果变得浮躁攀比,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同样在不久前,因长相酷似周杰伦走红的“粥饼伦”在天津正式开店引发大排队的新闻,再一次把他推上了热搜。和很多网红不同的是,他不懂传播与营销,只是在老老实实做鸡蛋饼,虽然和一夜暴富无缘,但也没有“翻车”“塌房”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境遇。

他的经历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不是只有“机灵”“聪明”的人才能成为网红,成了网红也未必就不能守住本心,时代的风也会吹向普通的人、吃苦的人、踏实的人。

    责任编辑:陈才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