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苏格兰设计师把上海小吃印上家居用品,连接中西情感
小笼包花纹的餐垫、盘子、袜子、笔记本、围裙,在上海生活了15年的苏格兰设计师莎拉(Sarah Armstrong),用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设计,营造了一个“小笼包宇宙”。
在上海生活了15年的苏格兰设计师莎拉
小笼包图案的餐巾
莎拉现在生活在绿树成荫的长宁区新华社区,对小笼包情有独钟,她告诉记者,每次从国外回到上海,她都会第一时间找一家本地餐馆,以解口舌相思之苦。而她同样位于新华社区的工作室 “Pinyin Press ”,名字源自汉语拼音。拼音是周有光创立的标准汉语罗马化系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中央圣马丁学院毕业的莎拉说,她了解这个故事之后,以此作为激励,希望自己也能创作出跨文化的设计,讲述上海和中国的日常生活,介绍给中国以外的朋友们。
莎拉希望通过跨文化的设计,将上海和中国的日常生活,介绍给中国以外的朋友们。
除了小笼包以外,莎拉还通过观察上海和中国的日常生活,来构思自己的设计灵感。有的着眼点很小,生活在单一文化背景下不容易察觉,比如中国人从1到10的手势计数方式。她觉得很新奇,因为这些手势和她的家乡苏格兰不一样。她把这些手势绘出纹样,印在餐垫上,显得别出心裁。此外,她在逛上海的弄堂时,经常看到的鸟笼,也让她觉得是个特别的元素,她想要把这种日常生活提炼出来,反哺于家居用品,比如圣诞节挂饰、隔热手套、餐盘等。每当她拿这些做礼物送给她的英国朋友们,朋友们都爱不释手,令她很得意。她还在自己的工作室尝试丝网印刷,让前来体验的朋友们,也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上海纹样。怎么吸引客人呢?她有自己的方法,比如积极参加各种线下市集,她也通过在上海扎根了12年之久的嘉善市集,累积了自己的第一批忠实客户。
莎拉的“小笼包”宇宙
生活在上海这么多年,莎拉早已把自己当成半个本地人,而她对于日常生活、工作半径新华路,各种好吃的信手拈来:鹿园的精致本帮融合菜,六樘门的担担面,还有法华汤包的小笼包,这些都是她日常打牙祭的选择。闲暇时,她喜欢去布料市场定制衣服,也喜欢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骑自行车穿行在城市的小巷中,浦东美术馆是她的最爱,总能激发起她的创造力。当被问及在上海创业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她想了想说,“我一直认为上海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有创业的环境、充满活力的能量和给人带来足够支持感的本地社区。这里让人感觉一切皆有可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