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特尔,何以沦落至此?
英特尔,曾经的芯片霸主。提起它,脑海中自然浮现那句经典的广告:“Intel Inside”。
从PC到服务器,英特尔的CPU无处不在,它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计算帝国。在PC时代和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存在。多少年来,英特尔是不可撼动的王者,其CPU一统江湖。
然而,在GPU的崛起浪潮中,英特尔却像一位迟暮的帝王,看着新生力量英伟达和AMD一步步崛起,却毫无招架之力。图形处理、AI计算、高性能并行计算,这些最前沿的战场上,却鲜少能见到英特尔的身影。那些曾被它轻视的竞争对手,英伟达和AMD,如今已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为什么这个芯片巨人会在关键节点频频失误?
面对GPU这个十年黄金赛道,为何英特尔的每一次尝试都未能如愿?是技术路线的失误?还是市场战略的迷失?英伟达凭借CUDA平台称霸AI领域,AMD凭借高性价比和锐龙APU分羹游戏与笔电市场,而英特尔却只能尴尬地推出
迟来的独显,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市场的冷遇。
芯片帝国是如何崩塌的?它究竟踩错了哪些节点?
每一次技术上的犹豫,都是一个被错失的机会;每一场战略上的误判,都是对未来市场的让步。英特尔,正是在一次次失误中,从王座跌落,沦为一个追赶者。
而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什么一个技术帝国,最擅长计算硬件的公司,会连续错失GPU、AI和并行计算这些趋势?
这不只是一个巨人迟暮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错判时代风向与技术路径选择的警示录。从英特尔的失误中,我们能看到技术企业如何一步步走向危机。
巅峰时刻的失误,往往是最致命的。
而巨人倒下的声音,总是轰然巨响。
第一次失误:20世纪末错失GPU早期市场的崛起
将时钟拨回到故事最开始的时候。
1998年,英特尔推出了i740显卡,打算在新兴的GPU市场分一杯羹。然而,这款产品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反而迅速消失在竞争对手的攻势中,成为一次草草收场的失败尝试。看似一场简单的市场失利,却揭示了英特尔在战略方向上的一次重大误判。那时的英特尔站在芯片帝国的巅峰,却没能看清未来技术的风向。
i740采用了一种独特但错误的设计思路:依赖系统内存,而不是搭载独立显存。这一设计大幅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在需要高带宽的3D图形处理上表现乏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伟达和3dfx等竞争对手的显卡专注于高性能独立显存设计,带来了卓越的3D渲染能力。结果很快显现,i740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成为图形处理领域的“短命实验品”。
更致命的是,英特尔没有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路线的失败,而是一次时代风口的误判。当时的3D图形技术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雷神之锤》《古墓丽影》等3D游戏推动了消费者对显卡性能的极大需求。英伟达和3dfx迅速抢占市场,为开发者和玩家提供了出色的图形处理体验。
而英特尔却沉迷于CPU领域的辉煌,对GPU市场的崛起嗤之以鼻。他们将图形处理视为“附属品”,认为未来的计算需求都将由CPU主导,GPU不过是视觉效果的点缀。
这种自信并非毫无根据。那时的英特尔凭借x86架构的处理器在PC市场上近乎垄断,认为CPU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是计算的终极方案。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无法被CPU轻易取代。尤其是随着3D图形需求的爆发,GPU的专用硬件架构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英特尔执着于通用计算的逻辑,低估了专用硬件的潜力。这种路径依赖,让英特尔错过了建立图形处理霸主地位的绝佳机会。
此外,英特尔缺乏对市场趋势的敏锐判断。在那个节点,游戏产业正处于变革期,3D技术的飞速发展打开了消费者对高性能显卡的需求缺口。英伟达等公司不仅在硬件上领先,还通过开发工具和驱动支持与游戏厂商形成紧密合作。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开始成形,而英特尔的i740则像一名迷路的旅人,孤立无援。
如果英特尔能在i740失败后坚持投入GPU市场,事情也许会有所不同。凭借其技术储备和市场资源,他们有机会赶上图形处理潮流,在2000年代初与英伟达和ATI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英特尔选择了退出,将更多精力放在集成显卡和CPU上。这一策略让他们回避了短期风险,却也错失了长期回报。GPU市场的窗口期一旦关上,再想重返就变得困难重重。
这次失误表面上看只是产品的失败,但实际上揭开了英特尔在未来几十年技术战略中的深层次问题。他们始终执迷于CPU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核心,却忽略了GPU这种专用计算硬件的崛起。图形处理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游戏行业,也为之后的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奠定了基础。英特尔在这些领域的迟滞,不是偶然,而是这次i740失误的延续。
正是这次战略上的盲点,揭开了英特尔在GPU市场上长期掉队的序幕。这是一个帝国在最不经意时踏错的一步棋,却为未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英特尔第一次看走眼了,而之后的故事告诉我们,这绝非最后一次。
第二次失误:Larrabee项目的崩溃与后续失误
2006年,英特尔启动了Larrabee项目,这本应是英特尔打破GPU市场沉寂的一次重拳出击。项目的目标充满了雄心壮志:以x86架构为基础,开发一种既能处理通用计算任务,又具备图形处理能力的独立GPU。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冒险,更是一场试图融合CPU与GPU逻辑的“豪赌”。英特尔希望通过这款产品,重新定义计算的边界。
Intel Larrabee显卡首次现场演示
然而,这场豪赌以失败告终。Larrabee不仅没有成为市场的破局者,反而让英特尔在GPU领域的声誉进一步受损。这场看似创新的技术狂想曲,最终被证明是一次战略上的迷失。
想走捷径,却陷入技术死胡同。
Larrabee的核心思路,是用一组x86架构的小型核心取代传统GPU架构。这一设计的初衷,是让Larrabee不仅能胜任图形渲染,还能像CPU一样进行通用计算。乍一看,这种“通用处理”的想法充满创意——一块芯片,既是GPU又是CPU,一箭双雕。但这套逻辑在实践中却问题重重。
首先,传统GPU的并行架构非常简单且高效,每个核心专注于处理特定任务,形成海量并行。Larrabee则尝试让x86核心承担这种工作,但这些核心更适合串行任务而非并行计算,最终导致性能上的严重瓶颈。
在3D渲染任务中,Larrabee的表现远逊于当时英伟达和AMD的专用GPU架构。英特尔试图靠一个“全能选手”来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却弄出了一个两头不讨好的“四不像”产品。
驱动和软件,致命的短板。
不仅仅是硬件架构问题,Larrabee还在软件和驱动支持上彻底掉队。那时的GPU市场早已形成了软硬件协同的竞争格局。英伟达的CUDA平台已经让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GPU进行并行计算,而Larrabee的驱动和开发支持则是混乱不堪,甚至让开发者感到无所适从。
开发生态系统的缺失,直接导致Larrabee在市场上举步维艰。即使英特尔拥有庞大的硬件优势,没有完善的软件支持,这款GPU也无法与英伟达的产品匹敌。CUDA不仅是技术,更是英伟达对市场的深刻理解——GPU不仅要硬件强,还要给开发者提供便利。这一点,Larrabee团队显然没有意识到。
高估了x86,低估了GPU的特性。
Larrabee的失败揭示了英特尔对GPU特性的根本误判。GPU的真正价值在于并行计算能力,这与x86架构的串行优势完全不同。英特尔认为,随着CPU性能的提升,图形处理的任务最终可以被x86架构吞噬。这种过度依赖CPU思维的路径,阻碍了他们在GPU领域的深入探索。
而与此同时,英伟达正凭借CUDA大力推动GPU在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的应用。Larrabee的失败,使得英特尔在这一关键节点上丧失了与英伟达竞争的筹码。这不仅是产品上的一次失误,更是英特尔对未来计算趋势的重大误判。
2010年,英特尔终于宣布取消Larrabee作为独立显卡的计划。这不仅让英特尔在独显市场的希望破灭,也让市场看到了英特尔在GPU领域的无力感。英特尔虽然在之后尝试将Larrabee的一些技术转移到高性能计算产品线Xeon Phi中,但这已无法弥补错失的市场机会。
英特尔选择用x86核心架构来填补GPU的市场空白,是一次失败的技术路线实验。这不仅让英特尔浪费了宝贵的研发资源,还让它错失了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而与此同时,英伟达凭借CUDA平台迅速崛起,牢牢占据了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制高点。Larrabee的失败,使得英特尔的GPU之路被彻底打断。
Larrabee项目的终结,不仅是英特尔在GPU市场上的挫败,更是一场战略思维的教训。英特尔的这次尝试,反映了他们对通用计算的执念和对GPU专用架构的轻视。如果他们能在Larrabee失败后迅速调整路线,放弃对x86架构的迷恋,专注于为GPU设计全新的架构,或许未来会大不一样。
然而,Larrabee的失败让英特尔在GPU市场错失了关键的战略窗口。在那个时间点,GPU市场的格局已经逐渐稳定下来,英伟达和AMD在图形处理和并行计算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英特尔的这次冒险,不仅没有带来回报,反而让他们的GPU梦想推迟了十多年。
在Larrabee倒下的那一刻,英特尔错失了追赶英伟达的最后机会。而这仅仅是他们在GPU领域悲剧的中场。
第三次失误:当AI风口来临,英伟达已是领跑者,英特尔却还在迷路
2010年代,深度学习席卷全球,推动AI产业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海量计算资源,而GPU凭借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成为首选硬件。
在这场计算革命中,英伟达敏锐捕捉到GPU的新价值,一路高歌猛进。反观英特尔,依旧深陷CPU主导的思维惯性,错失了AI这片蓝海。
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矩阵和张量的大规模运算。GPU的架构天然适合并行计算——每个核心独立执行一小块任务,成千上万的核心共同完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计算。这种并行特性是CPU无法轻易复制的。尽管CPU擅长单线程计算,但面对海量训练任务时,CPU的串行特性成为瓶颈。
英伟达不仅提供了强大的GPU硬件,还通过推出CUDA平台构建了一整套软件开发工具,让AI研究者能够轻松调用GPU的计算能力。随着CUDA成为行业标准,英伟达逐步确立了AI计算领域的霸主地位。而这一切正是英特尔所忽略的关键。
在AI崛起的关键时刻,英特尔依然押注CPU,并推出了Xeon Phi系列试图打入高性能计算市场。然而,这类产品虽在某些传统HPC任务中表现不错,但在AI训练任务中远不如GPU高效。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尝试开发专用AI加速器,如Nervana和Movidius,但这些产品迟迟未能展现出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问题不仅在于硬件性能,更在于英特尔缺乏一个像CUDA那样的完整生态系统。开发者社区需要的不仅是强大的硬件,还需要工具链、驱动支持和开发环境的便利性。英伟达明白这一点,而英特尔却步履蹒跚。
英伟达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硬件性能,更源于软硬件协同的生态战略。CUDA的普及让AI研究者快速拥抱GPU计算,而这种网络效应让其他平台难以撼动其市场地位。AI开发者的时间和资源一旦投入到CUDA体系中,就很难转向其他平台,这进一步巩固了英伟达的领先优势。
而英特尔缺乏类似的战略布局。即使推出了部分AI硬件,也未能构建起足够友好的软件生态。市场已经习惯了英伟达的解决方案,英特尔的尝试显得既迟缓又无力。
AI浪潮让GPU市场焕发了新的活力,而英特尔的迟疑让它彻底错失了这次增长契机。当英特尔意识到AI计算的重要性时,英伟达已成为不容撼动的领跑者。开发者、企业用户、甚至整个行业的标准,都已被英伟达所定义。
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落后,更是一次市场战略的重大失误。英特尔低估了专用硬件在未来计算中的核心地位,过于依赖其传统CPU业务。而当AI市场的窗口关闭,英特尔再努力追赶也难以弥补先发优势的缺失。
AI革命是一场残酷的技术竞赛,机会只留给那些最先察觉到趋势、并能迅速行动的玩家。英伟达通过GPU找到了属于它的未来,而英特尔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下,一步步被甩在了身后。技术世界的规则残酷且简单:一旦掉队,再想追赶就难上加难。
英伟达的成功不仅仅是硬件的胜利,更是对未来市场的深刻洞察。而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的失误,则是一场时代的迷失。AI计算的未来已被重新定义,而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芯片巨人,只能望着对手远去的背影,在追赶的路上苦苦挣扎。
第四次失误:Raja Koduri的加盟与Xe架构的重启,依然没能挽救败局
2017年,英特尔以高调的姿态挖来Raja Koduri,这位曾在AMD Radeon团队取得成功的行业老将,被视为英特尔重返GPU市场的关键棋子。
紧随其后,英特尔宣布开发Xe架构,希望横跨消费级和数据中心市场,重振旗鼓。多年积累的挫败感让英特尔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扭转局势,Koduri的加盟则是这场反击战的起点。
Xe架构,大一统的野心与现实的困境。
Xe架构被赋予了覆盖多领域的野心——从轻量集成显卡到消费级独显,再到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然而,英特尔试图用一套架构解决所有市场需求的思路,却迅速暴露出短板。游戏玩家抱怨其产品性能不佳、驱动支持不足,而在AI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的GPU依旧无法撼动英伟达的霸主地位。
一套面向多个市场的架构虽然看似宏大,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不同市场有各自独特的需求,而英特尔试图一统江湖的策略导致产品难以在某一领域形成足够的竞争力。集成显卡虽在部分消费级市场表现尚可,但在需要更高性能和软件支持的游戏和AI市场上,Xe显卡明显落后。
英特尔在多个市场同时发力,却未能集中优势兵力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游戏、AI计算和数据中心各自需要不同的优化和技术积累,而英特尔希望“一鱼多吃”,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在任何一个市场建立明显优势。这一策略的结果是:产品面面俱到,却难以打动用户。
更大的挑战在于,英特尔在GPU市场缺乏积累,驱动开发、优化经验和品牌影响力都远逊于竞争对手。游戏玩家和开发者对英伟达和AMD的产品早已形成惯性依赖,市场对英特尔的反应冷淡。即使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的产品也缺乏英伟达那样深厚的生态支持。
时间窗口的流逝。
英特尔本应在某一领域集中突破,再逐步扩展市场。然而,当Xe架构姗姗来迟时,市场的规则已由英伟达和AMD设定。英伟达凭借CUDA平台在AI计算领域一骑绝尘,而AMD则在游戏市场与其针锋相对。英特尔的反击错失了市场的最佳窗口期,这使其产品在面对成熟的竞争对手时难以赢得用户青睐。
即便Koduri的战略方向明确,英特尔庞大而复杂的业务架构也使其难以迅速调整。GPU业务的推进需要与市场节奏高度契合,而英特尔传统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更适应CPU业务,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Raja Koduri的加盟标志着英特尔重返GPU市场的决心,但仅有决心并不足以打破英伟达和AMD的市场垄断。Xe架构的“一统”策略,反而让英特尔陷入资源分散、效果平平的尴尬境地。错失的市场窗口难以重拾,失去的时间更无法挽回。
这场迟来的反击表明,在竞争激烈的技术市场中,仅靠资金和人才无法迅速扭转局势。英特尔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甚至重新定义战略,才能找到突破口。Koduri能否带领团队迎来真正的翻盘仍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GPU市场上,反击的路注定艰难而漫长。
谁亲手葬送了英特尔的王朝?
英特尔的没落不是偶然,它的衰败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高层的致命误判。正是这些决策者的固执与短视,让这位曾经的芯片霸主不断错失关键节点。技术的失误只是表象,真正毁掉英特尔的,是高层对市场趋势的无知、对竞争对手的低估,以及对自身优势的盲目自信。在风口面前,他们一次次错判,让帝国从巅峰坠入深渊。
1. 保罗·欧特里尼 (Paul Otellini):错失iPhone,断送移动未来
2006年,当苹果向英特尔寻求芯片合作时,欧特里尼本有机会让iPhone搭载英特尔处理器。但他以利润过低为由拒绝了这一合作,认为智能手机市场不值得投入。这一决策让英特尔永远错过了智能设备的风口——移动时代的大门从此向ARM架构敞开,而英特尔只能困守PC市场的老路。
这是一个经典的战略盲点:看不见正在形成的市场浪潮,只关注眼前的收益。正是欧特里尼的拒绝,让ARM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准,奠定了移动设备的格局,也为英特尔日后在物联网和移动市场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 克雷格·贝瑞特 (Craig Barrett):押错集成显卡,丢掉GPU赛道
在图形处理技术崛起的关键时期,贝瑞特选择了押注集成显卡,将显卡与CPU捆绑,满足主流PC的需求。这一决策看似合理,却直接断送了英特尔进军高性能GPU市场的可能。他认为,高端显卡只是游戏发烧友的玩具,GPU不会成为未来计算的核心。
这是英特尔最致命的误判之一。GPU不仅成为了游戏和3D渲染的主力,更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释放了无穷潜力。而贝瑞特的保守决策,让英伟达和AMD迅速崛起,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市场垄断。英特尔从此失去了争夺图形市场的先发优势,也在未来的AI时代中彻底掉队。
3. 布莱恩·科再奇 (Brian Krzanich):战略混乱,丧失方向感
科再奇接手英特尔后,试图让公司迅速转型,摆脱对PC市场的依赖。然而,他在多条赛道上仓促出击,战略反复摇摆。一方面,他推出Xeon Phi试图争夺高性能计算市场,另一方面,又投入大量资源开发AI加速器Nervana。然而,所有尝试都停留在半成品——性能不足、支持有限,市场始终不买账。
更糟糕的是,科再奇的管理风格导致公司内部资源分散,决策缓慢。他想要追赶的AI和GPU市场,已被英伟达牢牢占据。CUDA生态的强大壁垒,让英特尔的产品彻底失去竞争力。正是在他任期内,英特尔开始全面被英伟达甩在身后。
4. 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迟到的救赎,未来仍是未知
2021年,帕特·基辛格接任CEO,被寄予厚望。他立志重振英特尔,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加速布局AI、GPU和高性能计算。然而,当他带领英特尔推出Xe架构独显时,市场已经是英伟达和AMD的天下。消费者和开发者早已习惯于CUDA生态,英特尔的产品再好,也难以撼动现有格局。
基辛格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间窗口已关闭。市场不会等待迟来的反击,而英特尔的资金和资源正被消耗在多个前线。尽管他决心十足,但英特尔的结构性问题和落后的市场地位,让这场翻盘显得极其艰难。
这些高层人物的每一次错误决策,都像一块积木,逐渐瓦解了这个巨大的芯片帝国。市场不会原地等待,技术更不会因为曾经的辉煌而手下留情。每一次错失的风口,都会成为未来竞争中的深坑。
总结来看,从错失早期GPU市场到Larrabee项目的崩溃,再到AI浪潮的掉队,英特尔的失败是一连串战略误判的结果。
它曾在CPU领域称霸,但当GPU的并行计算重塑计算格局时,英特尔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一次犹豫与迟钝,都让它离未来更远一步。
英特尔的最大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对CPU主导逻辑的执念。从错失3D图形处理市场,到高估x86架构的通用性,它始终误判专用计算的潜力。英伟达凭CUDA切入AI市场时,英特尔却还在纠结CPU的“万能性”。
尽管如此,英特尔并未完全失去翻盘的机会。AI和高性能计算仍是潜力市场,它在数据中心和AI加速器领域有基础。但若想翻身,英特尔必须专注、聚焦,不再贪图一统江湖。它需要:
在数据中心和AI领域集中资源,避开消费级显卡的硬仗;
完善软件生态,吸引开发者,创造像CUDA那样的粘性;
开辟新技术赛道,以创新取胜,而非疲于追赶。
时间不会等待犹豫者。错失的市场窗口难以重开,未来属于那些大胆行动的玩家。英特尔要么抓住机会杀出一条血路,要么成为警世故事——骄傲自大的帝国如何被时代抛弃。
这一次,英特尔能否逆风翻盘?时间最终会给我们答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