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糖尿病,是怎么让眼睛失明的?
提起糖
当代打工人大致会有两种
南辕北辙的态度
要么爱得死心塌地
要么忍痛拒绝
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
一大重要原因就是
糖尿病
糖尿病听起来可怕
实则也非常可怕
目前,大约10个成年人中
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其中有30%-40%在患病10年左右
会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
不少并发症之“凶残”
让人瑟瑟发抖
比如
今天,咱们只聊聊眼部并发症
——
糖尿病是怎么祸祸眼睛的
以及该如何治疗
高血糖对眼睛各个部位的无差别攻击,会引发各种病症,比如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神经病变、青光眼等等,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咱们眼部微血管有一层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的外面又裹着一层周细胞,就像洋葱,一层套一层。原本各细胞有条不紊地“打工”,随着人体内血糖的升高,周细胞率先从“打工仔”变成了“糖腌菜”,“齁”不住了就开始相继“阵亡”,于是,内皮细胞不得不直面可怕的甜蜜攻击,随着这道“屏障”也慢慢受损,导致眼底血管的损伤、破裂,就会引起视网膜出血、渗出和增殖等视网膜病变。
早期表现,视网膜上可见微血管瘤、深层出血点、硬性渗出或有棉絮状斑,有黄斑水肿时则视力明显下降。到了晚期,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胡乱生长的新生血管,或伴有玻璃体出血、纤维增生,严重者会发生视网膜脱离致失明。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首先要“擒贼先擒王”,进行血糖的控制,促进血糖达标。另外,早期患者可服用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药物,给毛细血管套一层“金钟罩”;若出现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则要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若视网膜周边血管被齁得“自闭”了,出现无灌注区,导致区域网膜没有视功能,可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拯救一下视力。如果非要凭忍功硬抗,拖延到了晚期,就需要进行玻璃体手术,更严重者则手术也未必能挽救“跳水”的视力,最终会导致失明。所以,早诊早治是拯救视力的关键。
糖尿病性白内障
如果患者病史比较长,长期对血糖控制不佳,眼部供血、微循环也会出现明显障碍,发生连锁反应——晶状体的上皮细胞病变,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导致晶体混浊,引发白内障。
对于严重的糖尿病群体,青壮年患者可在15-20岁时发生白内障,老年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出现时间也会提前。治疗白内障,目前只能通过手术方式,但糖尿病白内障与常规白内障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前者由于晶体核硬度高、晶体膨胀、瞳孔不易散大、术中瞳孔进行性缩小等问题,会增加手术的难度系数。
眼部神经病变
血糖控制不良,还会出现眼部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如眼外肌麻痹等。
眼外肌麻痹通常出现得比较突然,可单侧发生,也可双侧发生,症状有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双眼复视(一个物体能看成两个)、眼球运动受限等。这种情况倒不需要过于恐慌,通过控制血糖、扩血管及营养神经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糖尿病相关青光眼
血糖控制不佳,出现眼底病变又没有积极治疗,那么瞳孔缘可能会长出新生血管。这种新生血管喜欢野蛮生长,破坏性不可小觑,可使虹膜摇身变成“红膜”,若新生血管累及房角(角膜和虹膜之间的夹角),影响到房水排出,则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起头痛,视力明显下降。
对于这类青光眼,需积极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消退新生血管,控制眼压,病情严重眼压无法控制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眼内屈光改变
当血糖增高时,会引起房水渗透压降低,导致房水渗入晶体,使晶体膨胀而发生近视;经过治疗后,当血糖降低时,房水渗透压反而升高,使晶体水分向外渗出,会造成相对的远视。
随着血糖的高低变化,患者会出现视力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屈光状态改变引起的,需要监测血糖情况,只要血糖得到及时的控制,视力是可以恢复的。
总之,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眼部会因此受到各种伤害。患者应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发现眼部病变,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给眼睛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