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批摆摊的打工人,已经回去上班了
作者|孟一
“摆摊日入1000元”,这两年,因怀揣着对自由和赚钱的向往,一些打工人果断辞职,俯身摆起了摊。
但我最近发现,不少二手餐饮设备商的仓库,堆满了摆摊用的餐车,有设备商称,自己只是个回收餐饮设备的,现在快变成餐车回收专业户了。
另一个二手餐饮设备商告诉餐观局,自家好多餐车都是卖出去,两个月后又收回来,再卖出去。
也就是说大部分摆摊创业者,坚持不到2个月就退出了。
为什么打工人的摆摊之路这么“短命”?摆摊还是普通人的致富之路吗?摆摊的坑又在哪里?
一.“摆摊1个月,负债1万多”
“我真的不想进厂了,刚好当时攒了1万元,就想着去摆摊,过程中还借了钱。现在做了2个多月,已经负债1万多,还不起,根本还不起。我今天崩溃了,刚刚一个人在厨房哭了一小时,还因为几块钱跟家里人大吵了一架。怎么这么难?”
“摆摊一个半月,没亏钱,但真不如上班,除去食材一个月纯挣3000元。每天都3-4点起床,一直忙到8-9点收工。我一天都没休息过。”
这是两个摆摊创业者对我吐露的真实心声。为了叙述方便,前者我称她为小芳,后者我称她为玥玥。
图|餐观局拍摄
这两位摆摊创业者的产品做得都不差,而且也跑通了小闭环,有回头客,有复购。而且这两位摆摊创业者也都能吃苦,很勤奋,出摊1-2个月每天都雷打不动在坚持,也并非是三台打鱼两天晒网之辈。
但很明显,她们依然“被困在”这样或那样的坑里。
首先是选址的坑。
一个月能赚3000元的玥玥,卖的是网红三明治,配色好看,看着健康又好吃。
准确来说,玥玥并不是摆摊创业,而是在自己家里做,通过预定模式,再一个个送到顾客手里。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模式?因为玥玥每次在小区摆摊都会被举报,有次早上7点摆摊,也被驱逐了。“我放弃摆摊了,因为我摆一次被举报一次,都是小区商铺的早餐铺举报的。”
因为不允许摆摊,玥玥没办法走线下集中式售卖的模式,效率自然就低了。
玥玥每天的摆摊生活如下:每天3-4点起床,周末一般是5点起床,6点出门送货,在小区里点对点送货,一直送到8点。
预定客户有上限,而做早餐也就早上那1-2个小时的黄金时间,一个人又要做三明治,又要送货,玥玥的产能非常有限。只能送一个小区,别的小区都接不了。
有人可能会问,就不能换个能摆摊的小区做吗?玥玥的回答是:“顾客享受的就是送货上门的服务,早上送孩子上学,赶时间。”
卖网红三明治的玥玥总结道:“投入不高回本也快,就是累,结论就是一个月挣3000元,不如上班。”
图|餐观局拍摄
其次是定价的坑。
小芳卖的是卤味。在小芳眼里,自己不赚钱,是因为太良心了。
售价29元一斤的卤鲜猪肉,只能挣8元,小芳没有放防腐剂,每次的卤都是新鲜现卤的。
即便如此,别人顾客还会问,为什么别的摊位只卖19元?
小芳表示,顾客不知道的是,别的摊位可能用的是冻肉,而且放了防腐剂,能存放好几年。别人直接拿货的冻卤肉一斤成本才8元。
小芳说自己有那种可以直接拿货的渠道,但不敢拿,害怕食品安全。卖货的人都告诉小芳,拿了货以后,要几个摊位点轮流摆,不要一个地方一直摆,长期吃不好,会被顾客找上。
小芳摆摊所在的小区的人流量还可以。她非常不解:“想不通,真的想不通,你说我产品差,我是有一堆回头客的;你说我生意差,中午饭点下班半个小时,我都忙不过来。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吓一跳。真正让小芳破防的是,自己卖了两个多月卤味,启动资金1万,前两天把水电燃气费一交,账上只剩下几十元了。卖卤菜的成本和正常的生活开销加起来,欠了1万多的外债。“天天累死累活的,还亏钱了?”
小芳每天的营业额在200元-300元之间,去掉成本,一天的净利润是100多元。之前小芳还做早市,但3点就得起来忙碌,早市也就多50-60元营业额,后来就放弃了早市,只做午市和晚市。
细究一下,小芳售价29元一斤的卤肉,成本为21元;作为对比,别人19元一斤的卤肉,成本为8元。也就是说,小芳的毛利为27%,别人的毛利为57%。
做餐饮,60-70%的毛利属于正常,即便是摆摊免去了租金成本,毛利如果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恐怕做起来也是很辛苦的。小芳坚持好食材新鲜没有错,但要找到能匹配这种消费的卤味客群。
图|餐观局拍摄
小芳摆摊过程中,还遇到了各种奇葩事。自己在拌卤味,一转身,有人偷走了自己两个卤鸡爪。自己卤味的机器线也被剪断过,后面发现,是另一个卖卤菜的摊主的剪的,谈判后,对方赔了几百元。
小芳说,自己已经准备放弃了,现在工作也不好找,下一步想跑段时间外卖,把债还了,明年继续进厂。
小芳说自己隔壁有一个摆摊的摊主,开了一个月就倒闭了,卖凉面,有时候一天营收100多元,有时几元,后面把设备卖了回去去打工了,一个月亏了1万多。这个摊主当时花6500元做了一个全新的餐车,自己在二手交易平台卖了好久没卖掉,最后给了二手设备回收商。“对方只肯给2400元,多一分都不给。”
二.谁在“鼓动”打工人摆摊?
首先,摆摊的人变多,是有时代大背景的。
图|截图自小红书
除此之外,也一定有相关利益方的“鼓动”。小吃摆摊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是既得利益者和鼓动者。
一个小白要摆摊,从交费流程来看至少要经历以下三步:学小吃技术,买设备,进货。
所以,第一个利益相关方,是培训学校或教学的个体户。
在餐观局面此前的原创文章《年入千万,卖课比干餐饮赚钱多了?》一文中,我就有重点提到餐饮小吃培训的“暴利”。一个人学费动辄大几千元,成功了是师傅教得好,失败了是个人有问题,培训学校稳赚不赔,担风险的都是个体户自己。
上文提到的卖卤味的小芳告诉我,当初手里拿着1万,想着摆摊咋也够用了。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这家卤味学校的学费不到2000元就去了,去了以后各种隐形费用,最后一共花了6000元。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试了好多次,也试不出师傅教的味道。
小芳报的是卤味班,一个班上十几个人,光卤味就开了好几个班;还有其他小吃班、西点班等等。
这一类是培训机构,因为相对正规和完善,虽然比预期多花了不少钱,小芳起码把卤味技术学到手了。
还有一类人是摆摊的个体户。
这类人基本人手两个账号,一个账号的标题动辄为“摆摊日入1000元,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餐车精致干净,摆摊出镜的主角都很年轻,女生漂亮,男生帅气。
和摆摊的接地气形成了鲜明反差,故事讲得很精彩,拥有一定粉丝量。同时还会引流到另一个账号,专门用来教学,而所谓教学绝大多数都是已录好的文字版或视频版,付费学习。
这类摆摊的个体户充斥着各大社媒平台,精心制作的视频具备极强的煽动性,很多人看到后十分心动,甚至想立刻裸辞,去摆摊、发财、致富,获得自由。这些粉丝有没有致富我不知道,但这些博主肯定是“致富”了。
第二个利益相关方,是二手设备回收商。
和教学方相比,这类二手设备回收商,看起来更理性。
它们的口号是帮助创业者低成本创业。而摆摊创业,懂得先从二手设备开始看起的小白,风险意识已经跑赢了另外一帮小白。
但这类二手设备回收商也会存在低价引流的情况,比如网上说一个设备几百元,但到了仓库,可能几百元的餐车压根无法使用。而情况较好的设备卖价也不低,比如前文提到的,小芳隔壁的摊主花了6500元弄了三轮车,只用了一个月,二手设备回收商花了2400元回收。
回头仍然会以正常的市场价,比如五六千元进行售卖,再加上运费,摆摊创业者的一次性投入成本未必能降低多少。
第三个利益相关方,是供应链服务商。
有些摆摊的摊主是手工现制现卖,有些摆摊的摊主可能是直接拿成品,摆出来,赚个差价。这就要从供应链服务商处拿货,供应链服务商为了卖货,也会吹捧摆摊创业的好处和成功的概率。
正式摆摊前,很多打工人觉得就是摆个摊,能亏多少钱?几千元就当一次尝试了。
可是当拥有这种想法的打工人数量达到一定量级时,这就不是一笔小钱了。在利益和欲望的驱使下,拥有技术的,会拍短视频的,有供应链的,各路人马都会涌进这个小小的“赛道”,收割完一茬又一茬的“打工人”后,赚得盆满钵满地离开了
摆过摊,一个月亏1万元后,打工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摆摊创业也是一种消费,而且这种消费速度比买包狠,比股市狠,还累得跟狗一样。
图|截图自小红书
三.为什么网上的“赚钱法则”,现实中总是失效?
网上鱼龙混杂,很多人就是为了割一把韭菜就走。
有摆摊创业者告诉我:“如果谁摆摊真月入过万,他是没空经营小红书的,更不用说还有精力教学。”
而小吃摆摊创业的本质,仍然是个体拿时间和劳动力换钱。很多人想做小吃摊是因为成本低,但小吃摊往往也意味着客单价不高、需求量不够大,未必是个好生意。
有小吃摊主告诉我,现实生活中只见过一个日入1000元的摊主,但非常辛苦,做烧烤和酒水,从下午4点营业到凌晨3点。这是现实的摊主,和很多打工人想象中的,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不用996,不用每天干早晚高峰,代表着自由和梦想,大相径庭。
很多能出去摆摊的人,技术是过关的,人也是勤快的。但做生意只有这些是不够的,看似低门槛的小吃摆摊赛道实则早已站满了人。你以为是退路,而真实情况是早已站满了人。
我家楼下的小吃摊,已经从之前的2排,扩充到了4排。而这5-6年的时间,只有2家屹立不倒,一家是卖烤冷面的,一家是卖锅盔的。口味好,而且产品足够简单。
小吃行业永远在,摆摊也确实是一个低门槛试错的行业,仍然有人做得不错。
但我们要更客观去看,看看真实的小摊摊主的一天,看看生意冷清时的小摊摊主,看看下雨时的小摊摊主,可能就不会“头脑发热”了。
请记住,“爽剧”永远只发生在电视剧和短视频里,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一直过得是“爽剧人生”。把当下的每件小事做好,才是头等大事,至于短视频和网络上的爽剧人生,当娱乐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