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潮湿多雨的福州,为什么能保存这么多千年前的木构建筑?

2024-10-16 12: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众所周知,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木制建筑容易受到潮湿和腐朽以及昆虫(如白蚁)的侵害。故而,中国现存的北宋木构,以地处华北地区者占大多数。尽管如此,在潮湿多雨、又有台风光顾的东南地区,至今仍能找到一些完整保存长达千年的木结构的殿宇建筑,实属难能可贵。

东南“活化石”

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福州华林寺大殿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木构建筑。华林寺坐落在福建省会福州“三山”之一的屏山(另外两座是于山与乌石山)南麓,也就是今天地理坐标上的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上。晚明诗人、福州人曹学佺曾在诗中写道:“路回城北思凄凄,寺倚屏山信杖藜。疏雨不曾妨客入,闲云元自任僧栖。”诗中之“寺”指的就是华林寺。

华林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明代正统九年(1444),吉祥禅院才被赐额改名“华林寺”,延续至今。严格说起来,“越山吉祥禅院”甚至也算不上是北宋建筑。赵匡胤在陈桥兵变(960)“黄袍加身”,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位之时,在北宋周围仍有若干小国存在。当时“十国”里的闽国虽然已经灭亡,但福州仍隶属吴越国(都城在今浙江杭州)。中唐以后,福建已成为佛教重镇,号称“东南佛国”“东南法窟”。加上福州归于吴越(947)之后,吴越国王钱弘俶奉佛极诚,自谓“凡于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其在位期间(948-978),于所治之地广兴佛法,“崇信释氏,前后造寺数百”,如于今杭州重修灵隐寺、创建永明禅寺(今净慈寺)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钱弘俶执政的第十八年(964),福州守臣鲍修为祈求国境安宁,“诛秽夷,始创寺”这就是“越山吉祥禅院”的由来,其内部有文昌祠、普陀岩和正殿等。正殿之后又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师殿,皆以屏山(越山)为靠背。此后,后人又在附近建造数座禅院,遂蔚成大观。

距离鲍修建寺十四年后(978),吴越向宋“纳土”,福州方才归入北宋版图。宋代福州仍然盛行佛教,“城里三山干簇寺,夜来七塔万枝灯”,越山吉祥禅院在众多寺院中素负盛名。宋代名臣李纲、张浚曾读书于此,且命名读书处为“绝学寮”;高宗赵构也御书“越山环峰”刻石于寺,至今残碑犹存。

华林寺(越山吉祥禅院)落成后,历代多有修葺,如明宣德六年(1431)重建,清顺治初年(1644)和康熙七年(1668)两次修建,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六年(1826)又进行大规模重修。现如今,大殿已成寺内仅存的宋代遗构。这是一栋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高15.5米,面积近600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4间。大殿为八架屋,一共有18根柱子支撑,其中内柱4根檐柱14根。4根内柱,每根高7米,内柱之间,由前后内额、四椽纵横连结,形成内层四方框架,14根檐柱柱头由间额、额枋纵横连结,形成外层大的方形框架结构。殿内柱子布局采用“减柱法”,即减去柱网中的-些柱子,用较大的檩架代替。大殿四檐及内柱头上均施以斗棋,而柱头上更用特别粗大的斗棋承托,梁架斗棋为七铺作(指斗棋出四跳)、双杪(华棋的简称)、三下昂(斗棋中纵向斜置的昂类构件,功能与华棋相同,主要起传跳作用)、偷心造(斗棋的出跳不用横棋,即相当于把横棋"偷了")。这种木柱构造保留着宋代建筑的特征,在整个架构中没有使用一颗铁钉。

按北宋《营造法式》(1100)的规定,唯有九间或十一间大殿方能用一等材:广9寸,厚6寸,也就是栱的横截面高9寸,厚6寸。从现存古代木构的情况看,山西大同辽代华严寺大雄宝殿斗栱硕大雄厚,广度略大于《营造法式》规定的一等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30厘米x43厘米)、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用材也为一等,其余木构建筑能用上一等材的非常罕见。但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的华林寺大殿,其用材之粗大(33厘米x47.5厘米)却超过了《营造法式》中的一等材。无怪乎有人推测,吴越国时期兴建越山吉祥禅院时,很可能用上了拆自此前闽国宫殿的现成木材。

而在建筑装饰手法上,华林寺大殿的栱头卷杀(木构件端部由直角经砍削形成弧线形)无瓣,上部为直线造型,下部为曲率较小的连续曲线。这种做法与日本法隆寺金堂的栱头做法极为相似,却与现存北方宋辽建筑的“栱头多为分瓣卷杀”的做法以及北宋《营造法式》所载不同。另外,华林寺大殿的内外柱均为“梭柱”。所谓“梭柱”,是指柱子像纺织的梭子形状,中间粗、两头小。按《营造法式》规定,柱高分为三份,又将上部三分之一再分为三份,然后柱头收杀成“覆盆”状,这种柱子,就称作梭柱。其最早的实例见于南北朝时河北定县北齐义慈惠石柱,但中国北方唐辽建筑遗构中,已不见使用。但华林寺大殿的梭柱以下部三分之一处直径最大向上向下逐渐卷杀,至柱顶紧收如覆盆状。这些建筑特征显示出吴越国时期的福州,仍然保留了晚唐的一些工艺手法。华林寺大殿因此称得上是中国木构建筑史上的“活化石”了。

传奇宗祠

今天的福州市,辖有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及6个县,其总面积不过1.2万平方干米,还不到重庆市的1/6。但就在这块并不算大的土地上,除华林寺大殿外,还保存着另外一处珍贵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就是坐落于福州市罗源县中房镇乾溪村的“陈太尉宫”。

如果说华林寺的前身越山吉祥禅院的建立,与吴越国占据福州有关的话,陈太尉宫的缘起,则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唐代末年。唐末农民大起义期间,河南有个屠夫王绪,聚众起兵,攻占固始。固始县更王潮出身农家,智勇双全。他与兄弟审知投入王绪军中,做了军校。王绪不善用人,光启元年(885),王潮利用众心不服的机会,夺了兵权,掌握了这支部队。到了景福二年(893),王氏兄弟突破福州,据有今天的福建全境。唐亡之后的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当时王潮已死)进封闽王,正式建立五代十国中的闽国。

王审知治闽近30年,保境安民,局势比较稳定,闽国俨然成为一方乐土。《十国春秋》记载:

“昭武(王审知)立国,宾至如归,唐衣冠卿士跋涉来奔,若李洵、韩倔、王标、夏侯淑、王淡(倓)、杨承休、王涤、崔道融、王拯、杨赞图、王倜、杨沂丰、归傅懿诸人。”

一时之间,出现了固始、光州、寿州和其他地方的中原人民向今福建地区的一次移民热潮。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十八姓从王”。实际恐怕还不止18个姓。譬如《固始县志》就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有:王、李、张、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何、高、詹、林、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骆、蒋、黄、包、袁、赖等姓。其中就有一位名为陈苏的固始人,他生于唐大和五年(831),唐末战乱时,举家南下经赣州入闽,又从闽南北上福州,最后定居在今天的罗源,成为“罗源陈氏”的开基始祖。

据说陈苏在当地引导农桑,办学行医,改良风化,施行礼法,因此被尊为“高行先生”。后梁开平年间,陈苏在罗源创建祖祠。他去世后,乡人感其功德,入祠奉祀。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这座“高行先生祠”是在北宋建隆年间(960-963),即陈苏去世后的40多年才建立的。若此说不谬,它与华林寺就是大体同一时期的产物了。到南宋时期,出身罗源陈氏的陈庆在与金人的战争中殉国,嘉熙三年(1239)受封“都统伏魔太尉”。于是“都统伏魔太尉”陈庆的塑像并入“高行先生祠”同为供奉,并更名“陈太尉宫”。后来又历经多次扩建、整修,延续至今。今天陈太尉宫门楹联中有“虬松倒插”“长标丰里”之语。传说当年陈苏在冬季倒插两株松苗卜居,来年春季松苗果然存活,可证水土丰美,于是在此定居。

陈太尉宫现存的山门戏台与看楼、北南两配殿都是明清建筑,唯有正殿的历史最为悠久。陈太尉宫正殿现状面阔三间,进深分前后两部分。前殿进深三间,后殿进深二间,前后相交部分所成一间为通道。正殿规模虽小,但殿身面阔开间尺度甚大,达6.1米,折合宋尺近20尺。值得注意的是,考察现存北方殿堂建筑,唐宋遗构中明间面阔普遍以18尺为最大限度,佛光寺大殿面阔心间尺度也不过17尺而已。另外,有研究者指出,陈太尉宫正殿经后世改造,唯前殿殿身1x2间部分基本为旧构原状,为该殿最为古老的部分,而副阶与后殿部分,虽尚留有部分梁柱旧材,但后世改造较多。

从史料记载看,陈太尉宫系五代,至少也是北宋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干年以上的历史。1986年,罗源县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将陈太尉宫大殿部分木制建筑构件寄国家文物局科研所进行C14年代测定,结果发现仍有超过千年的构件存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文字记载的可靠性。

从具体建筑样式看,与华林寺大殿类似,陈太尉宫的前殿也保留了一些晚唐乃至更为古老的特征。譬如,陈太尉宫的正殿诸柱同样皆为“梭柱”,且尤以前殿殿身六柱收杀最为显著,柱身拙壮雄劲,柱下部三分之一处直径最大,约1.6尺余,向上下逐渐卷杀,显得粗壮雄劲。而“皿斗”则是陈太尉宫正殿建筑形制上的另一重要特点。宋式将凡位于两层栱之间的斗形方木均称为“斗”。所谓“皿斗”是指斗欹底部外张,再加上斗底的线脚,使得斗的底部似有一块皿板。皿板属于中国古建筑中用于加固和防潮的小构件,斗底有皿板的做法最早见于北魏的云冈石窟。但北方唐代木构建筑遗存中,却已不见使用皿斗。《营造法式》里甚至根本不曾提到这个名词。偏偏此法在东南一隅的福建保留较久,华林寺每个斗栱底部都有凹棱,就是皿板退化的残迹,而陈太尉宫正殿的皿斗形式也大致与华林寺大殿皿斗相似,称得上是“古风犹存”。

道家古观

在长江以南存世的北宋(与五代十国)木构里,寺庙显然占有明显优势,这或许也是佛教传入后对中国建筑史的一个无意中的贡献。不过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赵宋受李唐王朝的影响,自命为道教神灵赵真君赵玄朗的子孙,以此为赵氏统治天下制造理论依据。于是,道教在宋代几乎取得近似于国教的地位。宋代历朝帝王都崇尚道教,尤其是宋真宗与宋徽宗,一个制造天书降临的神话,一个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崇道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在现存的北宋木构建筑里,还有一座属于中国本土宗教,即道教的莆田元妙观三清殿。“玄妙观”都是常见的道观名称,清康熙年间因避清圣祖“玄烨“讳而改”玄为“元”。后来部分道观改回玄妙观(如苏州玄妙观),有些则继续称“元妙观”(如莆田元妙观)。至于“三清殿”自然是供奉道教里的“三清"尊神,即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灵宝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

这座元妙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北河边路。观坐北朝南,北靠东岩山,南临兼济河,东邻英龙街,西接小西湖。离道观山门100米外的东南角有宋代遗构石桥一座、原名“兼济桥”,俗称“观桥”——与苏州玄妙观前的繁华!街市称为“观前街”有异曲同工之处。关于它的始建时期,宋人在《莆阳比事》里记载:“道观始于祥符,盛于宣政。”而现三清殿当心间正脊下则有墨书:“唐贞观二年敕建,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从这两条记载看,元妙观初建于唐,在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行重建。若以重建时间为准的话元妙观与保国寺的大雄宝殿几乎是前后脚落成的。

更令人感叹的是,在存世的北宋(五代)木构中,福建一隅竟占了三处之多。因此也可以想见,宋代的福建已然从传统视野中的边远地带逐渐成长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其中,福州是宋代福建首郡自不待言,而宋代将兴化军(今莆田市)与泉州分置后,一时也成为“文物之邦”,如蔡襄既是北宋名臣,又是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陈俊卿官至字辅,也是诗人——当然也有奸相蔡京这样的不光彩人物。而宗教文化兴盛也成为当时福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存世的福州华林寺与莆田元妙观一佛一道,恰是相映成趣。

整座莆田元妙观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总占地24亩,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同三清殿横向并列的建筑东有五帝庙、东岳殿,西有五显庙、西岳殿、文昌三代祠。同玉皇殿横向并列的建筑东有林忠烈祠,西有关帝庙和福神殿。可惜现在仅存三清以南及其左右诸殿了。另外观内塑像碑刻大都毁弃,仅剩一座宋徽宗御书《神霄玉清万寿宫碑》的残碑——这当然又一次令人联想到赵佶这位崇尚道教的皇帝的一个尊号“教主道君皇帝”。

‍其中的三清殿原面阔现存三间,进深三间,八椽前后乳栿对四椽栿,单椽九脊殿,保留了宋代遗构。与同在八闽之地的华林寺大殿、陈太尉宫正殿类似,它也有一些不同于《营造法式》规定的地方。譬如,其斗栱用材广27-29厘米,厚11.8厘米,材的广与厚之比为5:2,与《营造法式》用材比例大不相同。就材广看用材等第相当于二等材,而材厚却仅达《营造法式》六等材。另外,三清殿现存旧构的一些建筑手法与福州华林寺也有相似之处,如大木方面只有阑额(横架在檐柱头上连贯两檐柱的横木)不用普拍枋(平置于阑额之上,用于承托斗栱的构件),柱头微具卷杀,斗栱雄大,斗底具有皿板等等。这一方面从侧面印证了莆田元妙观三清殿的北宋木构身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闽地古代木构建筑的独特地方风格。这与宁波保国寺同《营造法式》的紧密联系倒也形成颇为鲜明的对照。

参考文献:

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

刘杰《江南木构》;

袁艺峰《肇庆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

陈欣怡《福州华林寺的建筑审美与文化影响》;

张十庆《福建罗源陈太尉宫建筑》;

张凡《论华林寺对日本寺庙建筑的影响》;

陈文忠《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建筑初探》;

黄林生《福建莆田元妙观调查与研究》等

本文改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8月上,原标题为《从江南到岭南,东南地区的千年遗珍》,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

END

作者|郭晔旻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贾滢(实习)赵应心(实习)

校对 | 李栋 张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