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烟草危害,还有多少人陷在“幸存者偏差”中?

2024-10-17 1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虽然听了很多年的“吸烟有害健康”,但说实话,以笔者的切身感受来说,身边很多人都不觉得吸烟是件有多大危害的事儿。

以我家现实情况来说说。家里我弟弟吸烟。有次和家里老母亲通电话,母亲和我抱怨说,你弟弟老是有应酬,动不动就喝酒,你看老家谁谁才30多岁,喝酒引发了心脏病,没抢救过来,年纪轻轻喝死了。末了老母亲加了一句,吸烟我倒是不觉得怎么样,喝酒这个太危险了。有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为证,母亲于是很担心弟弟喝酒的问题。

不过我由于受工作影响,关注烟草危害更多一些。于是就老母亲的“吸烟不会怎么样”的说法进行了一番“科普”,告诉她吸烟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还有癌症,吸二手烟同样也不例外,甚至比直接吸烟还严重。我一番“摆事实讲道理”阐述烟草危害,希望能让母亲更警惕烟草危害,毕竟她心脑血管不好,虽自己不吸烟,但二手烟是难免的。结果母亲反驳我:你姥爷抽了一辈子烟,夹烟的食指和中指,都被烟熏黄,不照样活了100多。

于是我……只好又引入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幸存者偏差,来解释老母亲的这个认识误区。

幸存者偏差,放在本文中,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们总是比较容易关注到自己所能看得到的一些特征和情况,而容易忽略一些看不到的情况,而这些被人们看到的情况,又仅来自于幸存者时,便很容易得出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的错误结论。因为未幸存者往往已无法发声。

在母亲讲的第一个案例中,她关乎到了为幸存者,进而对饮酒危害印象深刻,而在关于烟草危害的问题上,则恰恰相反。

虽然我讲了一通,不过老母亲最后还是说,吸烟肯定是不好,不过我感觉喝酒更危险。可见要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既有观念,有多难。这也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烟草危害的公众知晓率提升的紧迫性。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8月发布的《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中提到,2021年全国死亡1041万人中,有89.32%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55.73%,恶性肿瘤占25.90%。烟草是慢性病的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但同时——笔者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也是人们可以通过积极控烟,实现有效防控的最主要的因素。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分享吸烟危害案例 图源:绿会融媒)

如果说吸烟只是一个人的个体“自损”行为,那么吸烟导致的二手烟污染,则是对群体的伤害。这也是“无烟环境”为什么被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倡的一系列控烟措施(MPOWER)位列第二大措施的重要原因。

再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我国很多普速列车(俗称绿皮车)在车厢连接处设置吸烟区。而车厢连接处与车厢直接连通,人员通过频繁,购买站票的旅客在这里聚集,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往返穿行于此,在这里设置吸烟区,等于将所有列车车厢空间置于烟草的二手烟危害之中。

(绿皮车上及车上的吸烟装置 图源:绿会融媒)

在保障吸烟者吸烟的权力和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之间,人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控烟伦理争议中。

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烟草危害,包括二手烟的环境危害,更多的人可能会难以跳出“幸存者偏差”——大家可能会想:身边吸烟(二手烟)的人那么多,“倒霉”的又有几个?

文/Tammy

审/sophia

排版/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