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善终”,这份研究报告采访了逝者家属、医护等三千多人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佳雯
2024-10-14 17:5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中国,“善终”质量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

10月13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安宁疗护与医务社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礼济学院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首届国际论坛在上海福寿园礼济学院举行。论坛上,研究中心发布《把“善终”带回现实:2024中国居民善终质量研究报告》,主办方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份聚焦居民善终质量的研究报告,为提升中国善终和死亡质量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10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首届国际论坛现场。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

今年10月12日是第20个世界安宁疗护日。在中国文化中,“善终”被视为理想状态,意味着无痛苦、有尊严地离世。2015年新加坡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一项全球死亡质量报告,在对80个国家的排名中,中国仅排第71名;2021年度在全球81个国家的死亡与临终质量排名中,中国排名第53名。专家介绍,或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公众意识不足以及传统观念对死亡话题的忌讳等问题。

《2024中国居民善终质量研究报告》是一项旨在探讨和提升中国临终患者善终质量的综合性研究。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善终质量现状,探讨了善终在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意义,并通过对家属、医生、护士及医务社工等群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影响医疗情景下患者临终和家属善终体验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探讨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如何构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善终体系。

据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安宁疗护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程明明介绍,本项目研究历时两年,研究团队主要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博士研究生,受访对象(含调查问卷)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逝者家属、医生、护士、医务社工,共3780人。报告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其中,基于家属视角的量化研究采用了善终期望问卷,基于医护社视角的研究则使用了死亡质量指数。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安宁疗护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程明明副教授介绍“中国居民善终质量研究”项目成果。

通过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本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善终质量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尤其是在提高临终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和满足其心理需求方面。在对定性访谈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实现真正的“善终”,不仅需要改善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还需要改变社会观念,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开放沟通,并加强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

报告最后提出了提升死亡质量、促进善终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安宁疗护的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增强社会宣传等。建议从国家、机构、社区和个人层面出发,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体系,推动生死教育,提高临终照护质量,为传统孝道观念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上海礼济学院是本次善终质量研究项目的主要发起者和支持方。基金会副理事长李经衡表示,在生命最后一公里保有尊严是个严肃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上海礼济学院正在着力培养安宁社工这一特殊工种,“安宁疗护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区别于‘好死不如赖活着’传统观念的不同选择。这就要一方面从供给侧,需要医疗、养老、殡葬、公益等机构共同努力;一方面从需求侧,要通过媒体、生命教育改变居民对死亡的认知。”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