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为什么想听刀郎演唱会?
□ 成贤街语
这两天,一个人的名字,大有统一南京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之势。
有多火爆?参见《这个秋天,刀郎来到南京》的评论区,那些曾经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刀郎的南京演唱会被赋以“山歌响起的地方”之名——当山歌响起,恰桂花飘香,金陵城的最美金秋,又将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火爆的门票销售、超多的话题讨论,足见这场演唱会的十足影响力。省外歌迷占比超六成,市外歌迷超八成,演唱会举办地青奥体育馆周边的多家酒店在演唱会那两天被订满,周边大型商超延迟营业到凌晨2点。
与半个月前周杰伦在南京连唱三天引发的全城热潮如出一辙,“演唱会经济”这个当下热词,正在南京爆发着让人不容小觑的能量。
大家想听刀郎,听这个曾经火遍了大江南北,沉寂了十多年再度翻红的歌手,最想听到些什么?从票务方提供的购票人群画像,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80前人群,占购票群体近半数。
他们听什么?也许是情怀,是故事。刀郎的歌喉,拨动了他们那根在人前、在世事前一直紧绷着的琴弦。
草根出身的刀郎曾组建过一支名叫“手术刀”的乐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解剖社会的手术刀。他也想过成为鲍勃·迪伦那样的音乐诗人,“不用音乐养活自己,应该挣钱来养活音乐”。
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梦想并没有都能实现,就像太多普通人的平凡人生。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场次的演唱会上,当刀郎唱到动情处哽咽落泪时,会有一群叔辈跟着满含热泪。因为共情了。未曾圆满的理想、刻骨铭心的经历,需要合适的契机去坦诚表达。
80后90后人群,占比超30%。
他们听什么?也许是青春,是回忆。《2002年的第一场雪》号称曾经的夫子庙“庙歌”,是响彻南京大街小巷的神曲,陪伴着太多人走过了一段热烈岁月。当这些旋律再次响起,是回不去的时光,是平静生活里的涟漪,是一封来自过去的情书。
“初听是高三,再听已三高。”调侃也许是真的,而情感更是真的。
我们在成长中认知世界,也在认知自己。从对抗世俗到与生活和解,快乐并非总相随,甚至陪伴更多的是孤独和挫败,但至少在演唱会的这三个小时中,脑海里那个曾经登高望远的自己,短暂地回来了。
95后00后人群,占比甚至也达到了20%。
他们又在听什么?也许是新鲜,是好奇,是情绪价值。问身边一位年轻朋友,有没有听过刀郎的歌?她摇摇头,却又补充道,她知道《罗刹海市》刷屏过朋友圈、登上过热搜榜第一。所以,她也想去亲身感受下,到底是些什么样的歌曲,能让一向平和的父亲竟然也在四处奔走求票、前往倾听。
你以为的一场“上了年纪才会看”的演唱会,事实完全不是如此。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不断变化、愈发多元的文化形态和情绪表达方式。
放在过去可能无法想象:如今伍佰的巡演抢票难度不亚于周杰伦,年轻人在他的演唱会上放松玩梗的快乐,就像走进了一个与“班味”绝缘的世界;凤凰传奇的演唱会,更是引发了万名观众的现场蹦迪。他们唱的不是高山流水,而是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样子——平凡才是生活的真谛。
如果不同人群都能从一场演唱会中找寻难能可贵的内心满足,那便是这场演唱会的价值和意义。就好似刀郎的作品,有激情四溢也有深邃隽永,有亲情爱情友情,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总有不同的角度契合着大众的情感需求。
而站在南京的角度来看,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一座城市的题中之义。
仅仅相隔一周,青奥体育馆经历了强烈的对比:檀健次演唱会上,八成以上的女性歌迷,让这里写满了青春洋溢;刀郎演唱会上,七成以上的男性歌迷,让这里多了阳刚和柔情。半个月前,奥体中心仿佛“涌入了一亿人”来致青春,连唱三天的周杰伦,用他“千山万水”般的真诚,回应了整座城市对他的真诚。再往前不久,张学友、刘德华等天王巨星们,让性别、年龄在那一刻都不再重要,只有留给岁月的温情,和永远对美好的向往。
永远无须怀疑任何一类群体的情感消费力,好的场景、好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内核。一个开放、包容的南京,理应去读懂更多样的人群,满足更丰富的需求,才能创造更深远的价值。
青春、活力、热烈是南京,多元、交融、内涵亦是南京。
属于南京的“霉霉经济学”,不是没有想象空间。期盼着,一座城市用更年轻的视角、更开放的心态、更贴心的服务,让考虑更细致,让沟通更充分,让彼此的理解更深入,让更多“千山万水”与深厚文韵汇聚,让更多“山歌响起”邂逅满城桂花飘香。
不妨在评论区告诉小布,你还想在南京看到谁的演唱会?
撰文 | 吴小荣
原标题:《你为什么想听刀郎演唱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