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落地生根16年,助推中国网球不断向前
10月的旗忠网球中心里,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网球盛宴正在这里上演。
在中国网球观众心里,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一直都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作为亚洲唯一的ATP1000大师赛,坐拥世界最顶级的参赛阵容,这项赛事提供了感受网球巅峰水平的最佳场合。
近年来,一个全新的看点又悄然降临——随着中国男子网球的崛起,本土选手愈发出色的表现,也给中国球迷带去了更多的惊喜。
在中国男网乃至整个中国网球不断前行的道路上,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一直是重要的助推。除了对选手的磨炼,更不乏对网球土壤的悉心培植。
搭起舞台,让中国选手看世界
在体育项目上想要拥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就必须迈开脚步走出去,网球项目也不例外。
相比欧美,中国网球生根成长的时间无疑要短许多,在起步更晚的情况下想要迎头赶上,就绝对不能够“闭门造车”。
2009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落地上海,中国也就此拥有了仅次于大满贯和年终总决赛的ATP1000大师赛。在最恰当的时候,这项顶级网球赛事成为连接中国男子网球和世界顶尖水准的绝佳舞台。
曾少眩、张择、吴迪、柏衍、李喆、公茂鑫……一大批中国男网选手在本土的ATP大师赛上对世界顶尖男网有了最直观的亲身体验。
“以我当时的水平来讲,这个(级别)的比赛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今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期间,33岁的中国男子网球名宿吴迪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谈及上海大师赛对于自己的影响,他十分坦诚。
吴迪当年在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上。
“如果看排名,我其实参加资格赛都不一定够,但最终能够和他们这种顶尖高手同场竞技,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就算是放眼世界,这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
正因为有这样一项在家门口举办的ATP1000大师赛,以吴迪为代表的一众中国男子网球奋斗者,拥有了以外卡身份登场亮相的机会,而中国男网也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未来应该追寻的目标。
从2009年第一次参加上海大师赛,到2019年在上海大师赛留下最后一次亮相,吴迪在上海大师赛的多年征战中也曾有过惊喜收获——2016年和2017年,他连续两年在这里拿到正赛胜利。
能够把生涯最高世界排名提升到140名,创造彼时中国男子网球的历史突破,在吴迪一路拼搏的过程中,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锤炼功不可没。
至今他还记得2015年首轮对阵12号种子西里奇的比赛,当时吴迪在决胜盘抢七一度拿到赛点,但最后还是遗憾输球,“现在有时候还会回想,那个时候是不是哪里再做好一点,或许就可以拿下比赛。”
“我也想在这种顶尖赛事中把握住机会,毕竟对我当时的水准来讲,参加这项赛事就像‘过年’一样。”吴迪笑言。
吴易昺打进第三轮,面对世界第2位的阿尔卡拉斯也打得有来有回。
逐渐闪光,中国男网走到台前
就在并不遥远的几年之前,本土选手在上海大师赛拿到一场正赛胜利,还是一桩颇为少见的“大新闻”,但随着中国男网的集体爆发,这样的日子正在成为过去。
今年的上海大师赛,5名中网协选手集体出战正赛。其中张之臻与布云朝克特止步首轮;商竣程和周意打到第二轮;吴易昺更是一路闯进第三轮,并在与世界第2、四个大满贯得主阿尔卡拉斯的较量中首盘战至抢七。
而在去年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中,布云朝克特拿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师赛以及巡回赛首胜,张之臻更是一路闯进16强,创造了本土选手在这项赛事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从曾经的难求一胜到如今的突破连连,中国男网以往对大师赛“遥不可及”的追求,现在逐渐变成了现实。这项赛事舞台上中国选手的崛起,也成了网球项目整体提升最好的展示。
奥运混双亚军张之臻人气颇高,他去年在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打进了16强。
这样的景象,自然让圈内人欣喜。“更多的中国球员亮相,证明了我们男子网球整体实力的提升,现在基本上每一年,都有球员在这里崭露头角,大家已经并不只满足于赢一轮。”吴迪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在南京体育学院网球学院副院长、前国家男队主教练姜惟看来,高水平赛事的历练对运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像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这样的顶级赛事落地中国,也让中国男子球员有了更多和世界顶级选手交手的机会。”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个地方承接了更多比赛,球员可以在国内拿到积分,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和基础。”
而在国内网球赛事开枝散叶的大趋势中,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这样的顶级赛事,无疑就是那颗皇冠上的明珠。
商竣程在比赛中。
创造未来,更多种子在这里种下
在陪伴与助推中国男网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自身也在不断进化。
从去年开始,赛事升级成为“超级大师赛”,有了更大的规模(96签位)和更长的赛程(12天),同时也迎来了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的提升。
多年的顶级网球赛事熏陶,不仅让参与其中的中国球员得到长足进步,也让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网球土壤变得更为厚实。
“上海的办赛水平在整个ATP1000大师赛序列当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耀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办赛至今,大师赛也促成了我们上海独特的网球氛围。”
“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我们都能看到旗忠网球中心人头攒动的场景,这也是网球文化的体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孩子看球,女性网球爱好者也日益增多,这说明赛事的辐射效应正在扩大,网球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了上海的城市名片。”
正如李耀所言,下到三五岁的孩童,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赛场观众囊括了各个年龄阶层,更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网球爱好者,构成了一个网球推广的“发动机”。
相比以往大家都是来看国际网球明星,如今也有许多人是被迅速崛起的中国军团吸引而来,“现在我们有了中国的明星,这些中国球员的个性挥洒与能力提升,也是我们这项赛事多年积累的一个呈现。”
随着国际顶尖选手持续在上海贡献精彩的表演,随着本土选手在这里不断制造惊喜,可以预见,上海大师赛的赛场还将继续辐射能量,把网球的魅力播撒到更多人心中,为中国网球未来的持续进步增添更多燃料。
正如李耀所说,“现在中国选手已经敢于向世界顶尖高手发起挑战和冲击,这同时也可以影响到年轻一代的孩子。”
“我们的网球后备力量近距离接触到这些网球高手,看到世界最顶尖的网球水平,这些都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种子。”
未来一年接一年的上海大师赛,还将继续见证中国网球这片森林变得更加繁茂,充满生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