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群人,把“送春”送上国家舞台
文字|新闻叙述课程学员陈霖怡 吴彦凝
运营|高磊
责编|高磊、黄玺澄
指导老师|王辰瑶
“重打罗鼓重开台,二人双双唱起来。
前秦后汉我不敲,听唱小妹绣荷包!”
2024年5月12日,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一曲粗粝而喜庆的送春民歌《十绣荷包》在聚光灯下被唱响。高淳送春艺人孔庆刚和谷顺福受邀登台表演。这对老搭档头戴黑色礼帽,身穿蓝色长袍,一人持锣片,一人持手鼓,表演着他们的拿手本领。
送春,是一种自由学唱、自我娱乐的民间曲艺。一般两人互为搭档,一锣一鼓,一唱一和,走街串巷,将祝福送入千家万户。相传,送春文化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与当时六月降雪、长江冰封的自然灾害有关。当前,送春多流传于我国苏浙皖地区的乡郊及农村地区,南京郊区高淳的送春文化是其中的翘楚。
不过,许多南京市区的居民甚至高淳本地人都不太了解这门民俗艺术——更不用提其他省市。
直到高淳民歌首次亮相国家最高表演艺术殿堂。
“送春”是怎么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登台之后,它还将怎么发展?
01“送春”往事
孔庆刚今年七十一岁,是土生土长的南京高淳沛桥人。沛桥几十年来走出过不少送春艺人。
孔庆刚与谷顺福在沛桥表演《十绣荷包》
孔庆刚文革中辍学在家。村上34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一起自学送春,正好凑成17对搭子。大家聚在一起的理由差不多:五六十年代日子过得苦,出门送春一天可以得到不少吃食,还能补贴家用。
开始自学送春的这一年,孔庆刚十四岁。
读过四年小学的孔庆刚最喜欢也最擅长语文。他也是这群孩子中识字最多的,凭着自己的理解编写词曲,还将词谱纷发给同村的伙伴甚至邻村的艺人共同学习。孔庆刚的感知能力也很强,二十多岁时,他根据自己看的四场露天的红楼梦电影创作了一首送春曲,得到过高淳文化馆的公章认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孔庆刚们的“送春”表演很活跃。每逢年三十,孔庆刚一行人从沛桥出发,途径阳江,在高淳圩乡唱到正月初六回来。除沛桥外,高淳的双塔、固城等多地也都活跃着送春艺人的身影。
八十年代初,“送春”在乡村生活中渐渐褪色。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春风吹进家乡后,孔庆刚和其他许多送春艺人在农田里看到了谋生的新机遇。于是他们放下了锣片、扛起了锄头。此后三十年,他们中的大多数靠种田谋生。偶有表演,也只局限于年节日的小范围演出。
没有人再依赖送春“吃饱饭”了,但渐渐地,“送春”也在这片土地上被淡忘了。
02 种田的登上了国家舞台
2004年,我国成为第6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非遗文化逐渐受到重视,这为高淳送春的复苏带来了希望。
进入2010年后,高淳双塔的女艺人姜水英、姜旺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表演,可惜当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没人想到,沉寂已久的“送春”能再次在国家级的舞台亮相。
收到国家大剧院的邀请时,孔庆刚自己都不相信:“我只是最底层的农民。到国家级的剧院演出,一般的歌星都进不了,种田的怎么能进?”
孔庆刚回忆,转机出现在去年腊月。疫情与农闲相撞,他和同伴们在村里有些无所事事,当年一起学艺的少年已至古稀之年。大家聚在一起闲聊时,偶然间谈起了送春。于是,这群老人一拍即合,决定重操旧业。
重拾送春艺术的这一年,孔庆刚七十岁。
孔庆刚学着年轻人的样子,将自己表演“送春”的视频上传到了抖音。本来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想到视频收到了那么多的关注。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郭燕龙博士这几年也将高淳民歌的相关研究上传在抖音平台,以“一手伸向西洋,一手伸向民族民间”为理念,竭尽所能挖掘和保护各地民歌。通过抖音,孔庆刚联系到了郭老师。郭老师对高淳送春“眼前一亮”,孔庆刚则从郭老师口中第一次知道了送春是珍贵的“非遗”艺术。两人见面不久后,郭老师邀请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团队前往孔庆刚家拍摄,还向高淳区委宣传部大力举荐孔庆刚、谷顺福为区级非遗传承人。
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张天彤也关注到了高淳的民歌文化。2023年8月,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进入终评阶段。张天彤教授坚持认为高淳民歌是“江南吴语民歌的代表”、“古老农耕文化的产物”,独树一帜。张教授力荐评委组推选《高淳秧歌》入围,高淳民歌成功跻身全国前十。高淳民歌获得国家级荣誉,也为“送春”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铺平了前路。
郭、张二位民歌研究者为高淳“送春”做出的努力,并不是盲目的“押宝”。高淳“送春”确有其独特性,讲究的是“唱词有意义,调子也要好听。”
孔庆刚与谷顺福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后的合影 分别为二排左四 二排左三
谈论起登台国家大剧院的趣事时,孔庆刚还略有些不好意思。在成功演出后,工作人员问孔庆刚能否用普通话交流,孔庆刚有些为难地回答道:“我只能讲高普话。”
“送春”的确不容易听懂。虽然高淳是南京市的一部分,其方言却属于吴语。高淳话较好地保留上古、中古时期汉语的语音特点,发音与释义都较为难懂。用高淳方言演唱的“送春”,的确因为语言壁垒,有一定的传播困难。
“送春和高淳的其他一些民俗不一样。像大马灯和高跷,这些都是很热闹的活儿,大家可以参与进去。”孔庆刚说到“送春”的传播,也有些担心。
但方言壁垒的另一面是,它能唤起很强的地方文化认同。
03 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南京市区读书的高淳00后女孩小愉的回忆里,我们感受到了地方民歌文化在本地人心目中的分量。
小愉说,在她上小学的时候,高淳的少年宫曾开设过关于送春的兴趣课程,一度非常火爆。小愉曾逃了一节奥数课去隔壁教室旁听送春,本以为会被父母痛骂一顿,没想到父母却很支持她去学习。可惜的是,后来在越来越卷的升学压力下,曾经广受欢迎的送春课堂在各类学科辅导班的挤压下,慢慢沉寂。
没学成“送春”,小愉至今还觉得遗憾,“我的爷爷曾经也是送春艺人,也许我比其他人更能理解这项非遗艺术的价值。”
得知高淳送春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小愉很自豪。她希望本地媒体能对“送春”宣传得更多一点,否则一打开平台就是各种演唱会和音乐节的消息。
送春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去国家舞台“遛一圈”和获得一个 “非遗”的称号。地方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能深入本地人的文化生活。
“送春”再度被更多本地人看到,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2022年8月起,孔庆刚开始运营抖音账号,他给自己取的昵称是“一生奋斗”。近一年来,他坚持在抖音平台更新与送春相关的视频。
慢慢的,一些业余爱好者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送春。高淳用户“老大江”是一位民警。2024年6月28日,“老大江”发布了一条杀鱼的视频,即兴创作哼唱了一段送春曲,收获了不少好评。
孔庆刚的抖音个人主页
老大江抖音视频及部分评论区留言
对于他们而言,“流量”并没有那么重要。孔庆刚认为,去当下流行的平台上定期发一些视频,能为自己热爱了几十年的送春文化保温。
高淳送春能够适应网络生态,离不开“观众”的努力。五十多岁的魏女士就是抖音平台的“送春迷”。她不仅喜欢看送春相关的视频,还经常把视频分享给自己的女儿看。
“刚开始我女儿嫌这土,已读不回。后来给她发多了,她也觉得送春是个挺有意思的民俗。”魏女士指着她点赞过的送春视频说。她坚信:“只要我还在看、还在点赞,送春就还是有热度的。”
除了将送春表演搬上网络,表演者们还作出了一些创意“爆改”。例如,把普法故事改编成送春唱词等。
孔庆刚为高淳普法活动编写的送春唱词稿纸
孔庆刚在耘田时送春 来源:孔庆刚个人抖音视频截图
如今,兴致高的时候,孔庆刚就在家中哼两段送春。每当这时,他的小孙子就会坐在旁边摇头晃脑地跟唱起来。清脆童声代表的文化传承,也在祝福高淳“送春”真正迎来春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愉为化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家书工作室”。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WeChina微观中国”项目、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
欢迎您通过投稿、提供线索等方式,和我们一起,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联系方式:wechinatengxun@163.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