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脆皮打工人,靠中药食品养生

2024-10-11 12: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打工人真苦,先泡足美式咖啡,现在又被中药腌透。

当归、人参变成奶茶的小料,很多人还在奶茶里第一次吃到阿胶,黄芪、罗汉果、枸杞塞进面团,变成了布朗尼和欧包。

就连意大利传统手工冰淇淋Gelato,也有川贝枇杷膏味儿的了。

只要活的久,什么都会有。

最近一两年,食饮品类吹起一股“中药风”,吹得消费者热爱上益气养血,也吹得整个赛道气血上涌,开始涨价。

大部分吐司的价格在20元左右,布朗尼的单价看原材料和大小,最多也就30元。

而一份450g的五黑桑椹吐司可以卖到54元,一个陈皮肉桂苹果酥卖到了26元,加了西洋参和枸杞的布朗尼其单价也“攀升”至56元一块。

为什么中药变成了涨价利器和流量密码?

年轻人热衷于中药主题的食品究竟为哪般?

这个赛道是一门长久的好生意吗?

到了养生年纪

也爱黄芪枸杞

这两年流行的消费降级的规律,似乎对中药X食饮这个主题失效,这些品一个比一个天价,却一个比一个好卖。

上海的一家冰淇淋店,只要加了中药材,别管是八仙果、薄荷西瓜霜、山楂佛手柑,还是0姜汁红糖和川贝枇杷膏,基本很快就能脱销。

为啥和中药沾上边儿,就能直接变成“高攀不起”的样子?

因为这届年轻人也到了该养生的年纪。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年轻人已成为当下养生消费的主力军。

长辈们总念叨的养生,他们总算有了切身体会。

所以冬天泡脚,夏天晒背,“快乐水”要0糖0脂,旅游目的地也变成了吐鲁番沙疗中心。

就连夸人都从“你真好看”变成了“你看起来气血真好”。

喝进去的不只是奶茶,更是“滋补饮品”;吃进去的也不只是冰淇淋,而是“草本配方”。

中药在里面起的作用是提供价值感,同样是奶茶、欧包、冰淇淋,消费者有了一个看上去更养生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重构了这些食饮品类。

中药好不好吃,根本不重要,只要让消费者品尝到药味儿,今天的疗效就算是达到了。

越怪越爱

这届消费者很抽象

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中药+食品之所以能火,首先就在于这个组合足够跨界、足够怪。

咖啡里面放人参,面包里面掺陈皮,牛头不对马嘴的组合,能迅速引发话题和关注。

这个味道不奇怪吗?你不好奇吗?好奇就来尝一口啊!真怪,但也真爱。

在营销形式上,很多品牌也足够出挑。主打功效未到,噱头先行。

以往喝奶茶,是看着菜单选,加芒果西米西瓜哈密瓜。

现在喝奶茶,要望闻问切一条龙,根据脉象决定喝什么。本店有本草咖啡、神农咖啡、养生茶,搭配茯苓糕、姜糖饼,就讲究一个没病硬治。

固然这是国潮崛起,年轻人开始接受养生,但也更是因为中药有足够的神秘感和魅力,给了他们新奇的体验。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届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堪忧,相当抽象。

热衷于一边自救,一边作死。杯中泡着枸杞水,晚上熬夜到凌晨;泡脚比谁都积极,冬天依旧露肚脐。

这种赛博朋克式的养生观念,隐含着他们的一套理论:生命就是要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中寻找健康的因素,只要“我觉得健康就行”。

尽管我作死熬夜,尽管我超量摄入碳水,但只要这里面有健康的中药材,就可以没有负担地吃下去。

这不是给美好的食物掏钱,是给被亏待了的自己付费。

沥金点评

中药虽好,但胡乱添加也是可能“进去”的。

按这些商家的奇怪搭配,在中医的医理上,难保不出现“药性相冲”的组合。

吃了没效果倒是小事,反正消费者本来也没打算真正靠这个治病,但是把不属于食品的药材放进去,仅仅售卖就得倒大霉。

想做这门生意,先得学明白食品安全法。

不管怎么说,养生的年轻人靠买买买,让“中药+”主题变得火爆,也给出了很多品类重构的机会。

在人人都热衷于养生的时代,消费者往往喜欢更养生的那个,哪怕它味道要差点,因为口腹之欲好满足,健康的生活难买到。

做同样的食品,用中药材把内涵重构一遍,就是在向消费者兜售“健康的预期”,他们真的会掏大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