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糖友肚子疼,竟是致命并发症?

2024-10-11 06: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常笑健康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肚子痛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坏东西了,或者老胃病又犯了,这时候多跑两趟厕所,或者对症吃点药就会好转。

而对于糖友而言,肚子痛却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反复肚子痛,一定不能大意,这可能是身体发出危险的预警信号,需要立刻重视。

案例:

老蒋,68岁,已经连续三天反复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到社区医院就医后,医生初步判断是急性肠胃炎,便给予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但症状并没有缓解。

后老蒋前往市中心医院再次就医,医生监测血糖发现结果为28.9mmol/L,并且血气分析提示pH6.9,最终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何会肚子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指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极度缺乏,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以高血糖、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饮食不当(饮酒过度、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都是它的诱发原因。

而它为什么会出现肚子痛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点:

01

Num

身体内积蓄大量酸性代谢物,刺激胃肠道,引发胃肠痉挛;

02

Num

身体电解质紊乱,胃肠道缺失钾和镁离子,导致蠕动受阻,出现腹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肚子痛位置多为上腹痛,呈钝痛或隐痛,少数患者还会合并呕吐、腹泻的症状。因为症状不典型,所以大家很难将它和危急的酮症酸中毒联系在一起,多数认为是急性肠胃炎而延误治疗。

血糖一失控,各种并发症就来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很危险的急性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此外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会有很多并发症接踵而来,增加糖尿病引起的致残、致死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对眼部血管造成长年累月的损伤,就会引发视网膜病变,使得视物模糊,感觉视野里有暗色或浮动的斑点,甚至难以区分颜色。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血糖,比如杞菊地黄,可以与西药降糖药联用治疗视物模糊等症状。[1]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临床表现是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和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病人需要接受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比如肢体麻木、疼痛、蚁走感,呈典型的“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到了疾病后期会变成感觉减退甚至消失。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

由于糖尿病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使得骨吸收>骨形成,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形成。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

控制血糖,这4点是关键

01

不能擅自减药、停药

血糖控制的好,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被治好,一旦停药,血糖水平很有可能会再次升高,甚至酮症酸中毒这样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

02

吃饭要讲究

糖尿病患者吃饭时间要固定,两餐相隔5~6小时,晚餐时间不超过19点,用餐时间最好在20分钟以上,吃饭慢容易产生饱腹感,避免血糖上升速度太快。

03

运动不能停

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比如跳广场舞、打太极、练八段锦等,应尽量在饭后1至2小时后进行。

04

体重控制好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则需要减肥,应在3-6个月内,有计划地慢慢地减轻体重的5-10%。

常笑健康提醒大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症状比较明显,所以不容易被忽视,但以肚子痛为主的无特异性症状,辨别就很困难,容易延误治疗。

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视,控制好血糖,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琴.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775-4777.

[2]《2023年糖尿病诊疗标准》

文章作者:柯柯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